●王景青
現如今我國的科技發展早已今非昔比,而培育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就業精神也是社會需求促成的必然結果。因此,思政教育理念也應該借助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塑造一個適應雙創教育與思政素養能夠共同順應時代發展的大思政環境,達到“大思政”與雙創共同和諧發展的效果。由此對于“大思政”背景下大學生“雙創”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上,要系統的歸納出其現實價值,以此為基礎來激發高校大學生思政思想中的創新潛力。
為了在“大思政”背景下順利的推進“雙創”教育模式,一方面需要我們引領大學生們對于“雙創”教育模式下創新創業思政背景的正確價值觀認知,另一方面對于創新思維與創業思路的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要提供技術指導,從而構建全新的順應新時代創新創業氣氛的教育模式。
1.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方針。創新創業與思政思想教育面對大學生的渲染是基于國家教育部的方針需求,為了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創新人才。要在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創設美好前程的同時,促進祖國的發展與社會科技力量提升。“大思政”與“雙創”教育有著同一個明確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目的,為了從本質上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增強其對于社會的適應性,展現新一代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潛力,養成新一代順應我國國情的高水平高素質優質人才[1]。因此,“大思政”背景下“雙創”教育并不會與社會背景產生沖突,由于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自主思考創新能力,而“大思政”社會環境揭示的是學生品德,只有優良的品德素養才能引領優秀才能應用到正確地方,由此探索出“大思政”背景下大學生“雙創”教育模式能夠將當代大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
2.思政思想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共同的培養內容。在專業研究后發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大思政的思想教育方面擁有共同的培養方向。首先,近年來我國舉辦了很多大學生創新就業類的比賽,這樣既能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新與設計關于農村振興、精準扶貧、人才流失等相關社會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又能對于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品德教育。這不僅揭示了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多種思政品德教育因素,而且高校的思政教育目標之一就包含引導學生建立高遠目標、意氣風發地參與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創設為國家與社會做貢獻的愛國事業,這既展現創新創業的主旨,又切實的反饋了雙創教育與大思政背景的共同目標。
3.創新創業教育與大思政能夠相互促進發展進步。由于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品德教育擁有相似人才培養目的和共同的教育實質,決定了其互利共贏的關系。首先,在“雙創”教育的預熱、教學、競爭的工作中均融合了多種具有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元素,這是為了能夠養成學生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與政治理念素養,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踴躍參與、親身實踐,從而達到在耳濡沫染中優化政治思想素養教育的效果,從根源斷定了“雙創”教育工作的推進能夠催化思政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
“大思政”背景中,關于思政課堂、思政主題班會、思政宣傳講座、思政主題校園活動等都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引領學生能夠客觀正視自己對于人生態度,這也可以高效地加強學生對于“雙創”活動認知與了解,這也綜合的表現出“大思政”背景對于“雙創”活動的促進作用。
由于創新創業教育新型的課程,所以專業的系統教學課程不完善,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知不準確,定位不夠鮮明,大多情況將其規劃到大學生職業生涯的課程內,并不單獨設置專業課。這樣將創新創業教育打散到其余課程中去,致使教學的目的不鮮明、內容有缺口,整個專業教學沒有系統專業的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認知創新創業知識大打折扣,再加上創新創業實訓基地并未大量普及,導致學生缺少創新就業實訓機遇,學生的實踐素質與自主動手能力很難得到提升,遠遠達不到當前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培養創新型人才也是我國高校教育革新與發展的重點,在“大思政”思政背景下大學生的“雙創”教育獲得優異的成果[2],但伴隨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道路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所以在未來的雙創教育中,思政品德教育與之緊密結合必不可少,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而教師要記錄教育過程、調整教育思路、創設創新創業實訓機構,進而優化在“大思政”背景下“雙創”的教育模式[3]。
1.提升思政教育的娛樂性。“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培育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模塊,但是長久以來,高校主要應用思政教學課堂、思政主題班會、思政專題演講、提供校園宣傳等傳統思政教學形式進行思政教學,用固有的單向傳授知識方法。因此,使得學生對于思政思想抽象、哲學的理論產生抗拒情緒,或是影響學生對于思政的認知內容停留在一些表層的、低級的理論,從而降低了思政教學的教學效果。
在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火熱的時代,運用“雙創”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入大批國家政策需求、社會實踐、學習生活相關的思政知識,從而達到學生既能學習到“雙創”專業知識,又能耳濡目染到積極正向的健康思政理念,這樣不僅增強了思政教學的趣味性,還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4]。
2.從本質上深化學生的思政認知。高校對于思政教育的標準是培育學生具有正確認知的思想、正視史實的政治、健康快樂的生活等全方面素質,這是一項內容深厚的學科,因此,也被稱作需終身學習的課程。而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內容主要被限制在教材資料與指向性的內容,既受教育方式影響,會產生抽象的、單薄的、空泛的問題,又受教育理念限制,導致思政教育與現實生活狀況和社會環境脫節,致使傳授內容迂腐落后等問題。
3.將思政教育的真實價值展現出來。從本質上來講,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并不只是單一地培育學生養成樂觀健全的思想、品德、情緒素養,而是未來高效地打造學生的行為模式,一種將內在的品德思想外顯的能力,這種能力塑造其成為能夠保證社會和諧的高素質人才。
常規的高校教育工作開展方式都是單向性的灌輸,不能將思政內容的本質轉換為行為,致使教學效果缺少點睛之筆的實踐意義。但創新創業活動恰好給思政教育的實質革新提供了道路,教師借助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關于思政的項目,引領學生去深度思索其真正的本質,而且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表達出自己探究的知識,更加優化了將創新創業活動與思政教育結合的道路。
“雙創”綜合實踐活動是高校培育大學人才的重點活動,而且與“大思政”教育具有共同的人才培育目的,既能烘托出濃郁的校園學習氣氛,又能實現與其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發展方針[5]。不僅可以把固有的思政教育增添樂趣,更能加深學生對于思政本質的思考,將思政理念應發揮的教育意義實現,把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交匯形成創新型的高質量教育方式。因此,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應從思政的角度解析創新創業項目,立志將“雙創”項目中融入思政的理念,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踐創新創業思政教育的成果,達到在校園中創新創業活動的氛圍帶動思政教育創新工作。
1.從思政方向解析“雙創”教育。在“雙創”活動的預熱宣傳、教學比賽項目要將正能量的思政元素融入創新創業的項目中,使其蘊含思政層面的元素,達到真正的思政教育價值。想要創新創業教育真正意義上達到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先要讓教師們重視“雙創”項目中蘊藏的思政教育價值,從而舉辦對于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內思政知識分析教學活動,將這個活動變成全新的思政教學方案。
在具體細節上,校方既要對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選擇與宣傳力度進行增強,又要為學生解析出其真正的價值與意義,或是對進行實訓活動組織時選擇政治、品德、情感多方面入手。從而促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了解創新創業項目,耳濡目染地受到思政教育的教誨。
2.在思政教育內容的基礎上確立創新創業項目。“雙創”教育活動在大學校園實現的主要表現方式是組織學生積極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賽等競賽活動或是紅色知識方面的比賽,主要是要求學生構造和實踐有實際意義和思政內容的“雙創”項目。而在這些“雙創”活動中“正能量”也是必備的元素,這直接揭示了好的創新創業項目要有深度的思政思想作為依據與輔導,展示其思政理念的真正價值[6]。因此,教師要從思政方面來準備和組織創新創業活動,首先是按照創新創業項目要求,主動地探尋具有優良思政理念和教育價值的“雙創”活動,計劃出有效果的、系統的可行方案,豐富表達其蘊含的思政意義和教育水平,而整個過程也是將學生思政理念潛移默化地灌輸在學生印象之中。其次是在界定其余的創新創業項目后,將其思想政治內在知識發掘出來,從側面烘托思政的價值與教育水準,從而達到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品格也具有啟蒙教育的效果。
3.綜合現實生活來發展創新創業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學生通過創新創業項目的特點,去選擇參加具有豐富體驗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把思政教育當作推廣創新創業意識的工具,發掘大學生心中創新創業意識的萌芽,伴隨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推廣,創新創業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人們對于這一教育方式逐漸認同。
與此同時,有些急于求成的人,過分地將創新創業意識功利化,卻忽略了其本質是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這也致使部分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個人素養不能全面發展,縱使創業成功,也沒有真正的文化素養支撐[7]。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蘊含獨特性、先進性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由此,在應用教學時,應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學生的思維、品德,從而為學生建立正確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價值觀。在此之上,增強思想政治理念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運用學習自覺性推動學生落實創新思維與創業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專業能力。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隨著我國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致使在大學的校園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地位升高。在此方向深度鉆研后,真正意義上確立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與特點。“雙創”教育本身作為嶄新的一種教育模型,憑借培育高素質人才的實質,強化當代大學生應該認識事物的道理將其緊密聯系后全面發展,倡導要讓學生展現自己的創新思維與理念。而我國在摸索“雙創”教育的途徑中找到了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首先是在創新創業教育綜合實踐活動中,將學生的身份隱藏,讓社會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也讓大學生們提前對社會有準確的認知。其次是我國倡導創新創業教育的多項政策,將各行各業向大學生打開全新的開放程度,給予學生新的實踐、思考和積累經驗的途徑。
在愈加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與教育革新背景下,增強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育大勢所趨。“大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成為當代大學生教育的重要模塊,對于提供學生的思政素質、創新創造水平、動手操作能力有很大幫助。而在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思想氛圍的發展道路上,加強二者的關聯,營造出一個互利共生的發展教育體系。與此同時,對于高校的師資力量也要加強研學實訓,從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合作發展的根基來使其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