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
(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200241)
產品的質量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設計開發過程的質量對于產品的運行和交付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對于設計開發過程的質量控制十分必要,而在所有的控制活動中,離不開對人員的管理和控制。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中,經常能發現由于人員質量意識不足引發的設計錯誤、制造錯誤、管理錯誤等各類問題。中國航發商發設計研發中心深入研究AS9100D對人員能力和意識要求,初步建立了人員資質管理機制,包括基于研發過程要求的崗位準入機制和基于崗位履職績效的崗位退出機制,實現設計開發人員的全面受控。
AS9100D在人員能力和意識方面均進行了明確規定,7.2節在人員能力方面,要求組織應確定其控制范圍內的人員所需具備的能力,基于適當的培訓、教育或經驗,確保這些人員所需具備的能力,并評價措施的有效性。7.3節在人員意識方面,要求組織應確保其控制范圍內的相關工作人員知曉質量方針、質量目標、他們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貢獻、偏離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后果等。
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做法是通過入職培訓使得員工掌握公司的政策方針,但入職培訓側重于讓員工理解公司的文化和愿景,在專業知識培訓方面側重于普及性的基礎知識培訓。相比而言,崗位資質培訓是在員工入職或者更換新崗位后,針對其崗位對人員能力的要求,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后,給予授權,準許其開展工作,目的是確保員工勝任崗位基本要求。
依據各專業的崗位設置特點,圍繞設計開發過程的人員能力要求,對從事設計開發活動的全體人員崗位資質要求進行了系統梳理,形成了人員基本資質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共計241門培訓課程,其中根據設計開發活動的通用要求,形成通識類課程4門,包括質量管理要求、常用標準等。根據專業方向的能力要求,形成13門專業通用類課程,包括結構、強度、四性、需求管理、適航基礎、材料工藝等方面的課程。進一步根據特定崗位的能力要求細分,形成224門專業專項類課程。
參考“駕照記分”模式,對設計人員在從事設計開發過程中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通過量化評分的方式形成人員質量檔案記分,包括異常記分和正向貢獻記分兩種,按月度進行記錄。其中異常記分的行為包括不按照資質要求簽署文件、輸出文件不滿足輸入文件要求、標準未正確執行等,正向貢獻記分的行為包括主動報告質量隱患、積極推廣先進質量工具的應用等。
設計人員入職或者更換崗位之后,參加其對應崗位的基本資質課程培訓并考核合格,才認可其獲得了有效資質授權,以此作為員工可以開始從事崗位工作的準入條件。
從員工取得準入條件開始,依據研發過程的質量控制要點,對員工崗位履職績效進行監督檢查,并通過質量檔案進行績效記分管理。質量檔案異常記分滿12分時,其從事崗位工作的資質被暫停,須離崗重新參加培訓,通過考核合格后,再次上崗,形成了從崗位識別-培訓-考試-資質授權-履職績效測量-再培訓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如圖1所示。
圖1 基本資質培訓和質量檔案管理聯動機制
針對基本資質的培訓效果開展了用戶調研,共439人參與,參與率48%,調研結果表明,針對員工通識課程、專業通用課程和專業專項課程的組合,98%的人員認為其課程組合基本合理,通過基本資質培訓能夠獲得崗位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識技能,另外2%的人員認為其課程設置不合理并提出了改進意見。
基本資質培訓和授權作為崗位準入條件實施以來,設計人員的質量檔案異常記分值顯著下降,月度記分均值為57.6分,相較于培訓實施前的86分下降了33%,員工履職期間質量檔案異常記分滿12分的人員共計2人,相比于實施之前的15人有明顯下降。
圖2為基本資質培訓實施前后不同維度月度異常記分均值對比,分析發現,文件簽署資質異常情況有明顯改善,分值下降了71%,說明設計人員在滿足資質要求的前提下簽署文件的意識有較大提升。標準未正確執行記分值下降了33%,超期、單據填寫不規范等低層次質量問題下降了46%。但在輸出文件不滿足輸入文件要求的問題上,記分依然較多,反映出設計人員在“基于需求的設計”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2 資質培訓實施前后不同維度月度異常記分均值對比
設計開發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影響著產品的最終質量,標準以及公司的發展現狀都表明設計開發過程中對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能力的管控必不可少,本文建立了人員資質管理機制,通過崗位準入條件的設置,崗位履職績效監督和崗位退出機制的實施運行,設計人員的履職能力、質量意識、規則意識有所增強。另一方面,實際運行中發現該機制還存在不足和較大的改進空間,比如基本資質課程體系涉及課程數量龐大,部分課程質量不佳;履職績效的評價指標有待完善,不能全方位的評價工作質量績效等。未來,將基于運行中發現的不足持續優化流程,健全人員授權上崗機制,完善設計質量績效評價指標,最終保證設計過程受控和設計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