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澄邁縣思源高級中學 (海南省三亞市 571900)
限時閱讀是在限定時間內閱讀英語文本并完成與文本相關的習題,以此檢驗閱讀成果的一種訓練手段,在限時閱讀模式下,學生面對緊迫的時間壓力能夠相應提升對所閱讀文本的關注度,從而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由此可見,限時閱讀在高三英語教學中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
首先,限時閱讀訓練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緊迫感,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提升自身閱讀速度與閱讀效率。限時訓練是強調的是分秒必爭,因此學生在進行訓練時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長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后,學生則易形成積極的條件反射,面對閱讀時立即能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且在閱讀過程中需要調動思維能力,同時記憶自身閱讀內容,學生在此情況下也能相應保持活躍的思維。
其次,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屬于一種競賽情境,學生在進行限時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將不自覺進行競賽狀態,此時其好勝心理能發揮重要作用。在限時閱讀訓練過程中,人人爭先恐后,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注意力將同時得以有效調動,而在其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下,閱讀速度也將相應提升,因此也將更具閱讀效率。
最后,限時閱讀能夠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記憶能力,修正答案的過程也是討論的過程,學生可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散思維,鞏固自身知識結構,最終實現有效糾正自身做題時的錯誤理解與錯誤記憶,因此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對高三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升具備重大意義。
高三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涉及的閱讀文本內容較為廣泛,不僅有國家地理,也有各地文化風俗與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的文本,因而其面對的英語閱讀文本是思想性與知識性、真實性的有機統一體。但在實際閱讀過程中,高三學生往往受制于緊迫的學習時間與自身學識能力的欠缺,使得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易出現各類障礙。為解決此問題,限時閱讀應運而生。限時閱讀的主要目的在于短時間內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使其在閱讀文本時自發拓寬對文本的理解深度與廣度,從而能對自身所閱讀文本的主旨內容有更為全面且有效的掌握,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能自覺形成獨具個性化特征的邏輯與思維,并在此邏輯與思維下對文本中蘊含的深層含義進行合理挖掘[1]。與此同時,英語閱讀能力考察的是對文字信息進行捕捉的能力,此項能力的強弱對學生獲取英語知識信息與運用英語知識信息的難度產生直接影響。而限時閱讀訓練正是提升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在高三英語教學中落實限時閱讀訓練,能使學生更快且更精準地掌握文本主旨,同時能有效提升其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由此可見,限時閱讀訓練對高三英語教學而言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2]。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充足的前期準備工作,限時閱讀訓練也不例外,一旦前期準備工作不到位,限時閱讀訓練也將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因此對高三英語教師而言,限時閱讀訓練前期準備工作尤為重要。
高三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積累,且其在英語學科中也具備了一定水平,但其英語閱讀能力存在較大差距,參差不齊的情況較為明顯。因此教師在限時閱讀訓練前期準備工作中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并以學生閱讀水平為依據選取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材料。
在進行限時閱讀前,教師需要先向學生說明英語課堂限時閱讀訓練的相關問題,使學生準確理解限時閱讀訓練的基本理念與意義,并對限時閱讀訓練的具體實施過程有所認知,進而學生也能在限時閱讀訓練中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教師也需要建立限時閱讀成績評價表,以此為學生提供參考依據,使其能在限時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檢測做題速度與準確程度,并由此對每次訓練及時進行反思。成績評價表可包含“閱讀時間”“閱讀得分”等各項。
對閱讀訓練材料進行合理選擇是限時閱讀訓練的重點部分,也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首要條件,更是保障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環節。對教師而言,在大量英語閱讀材料中選擇合理且有效的閱讀并非易事。在高三生涯有限的學習時間與繁重的學業壓力下,教師可將高考真題中的閱讀理解與完形填空作為限時閱讀材料,由于高考閱讀真題語篇具備真實性較高且題材較為豐富的優勢,且其語篇普遍具備語言簡潔且信息含量大的特點,因此高考真題是高三英語限時閱讀訓練的最佳選擇。與此同時,高考英語真題的篇目布局極為合理,無論在時間角度、空間角度還是邏輯推理角度,都采取了極為高級的組篇手段。且高考中的文本均取材于英文原版書籍或報紙雜志、網絡媒體,其所用語言極為地道且純正,具備較強的時代感,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備較強的關聯性。在高考英語文本設置中,生詞量被控制在總詞匯量的3% 左右,此生詞率與學生訓練閱讀速度所需材料的要求極為契合,因此具備較高的可信度與有效度。
囿于限時閱讀時間緊迫,學生往往易出現做題速度慢且質量不高的問題,此類問題的產生原因與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有關。因此教師應當在帶領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時糾正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以使其提升閱讀效率。
4.4.1 逐詞閱讀的不良習慣
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存在逐詞閱讀的習慣,其往往使用手指或筆等物件對閱讀文本進行指讀。在此閱讀習慣下,學生的閱讀視幅較小,難以提升閱讀速度,且難以將注意力集中于文本整體上,而僅能停留在每個字詞的理解上。因此學生應當在閱讀時避免此類不良習慣。
4.4.2 回讀的不良習慣
部分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易出現回讀習慣,此類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對自身剛閱讀的內容記憶不深,因此習慣重復閱讀甚至再三閱讀。一旦回讀次數過多,學生的閱讀速度則難以有效提升,因此應當引導學生多進行閱讀訓練,同時培養學生自信心,相信自身的記憶是正確的,從而逐步減少回讀次數。
4.4.3 依賴工具書的不良習慣
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依賴工具書的不良習慣,此類學生只要遇到生詞就開始求助于詞典,久而久之則形成了離開工具書就不能進行閱讀的局面,因此也難以形成獨立思考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在英漢詞典中查詢到的漢語解釋往往難以與原文絕對等值,而工具書往往不能容納全部語言現象。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練習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的含義,而不應當繼續借助工具書。
4.4.4 念讀的不良習慣
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念讀的問題,相較于默讀,念讀的閱讀速度更低。且在今后的高考考場上,念讀是絕不能出現的情況。因此教師應當及時糾正此類學生的不良習慣,引導學生有意識改變閱讀習慣,將念讀的聲音轉化為腦內默讀,以此改下不良習慣。
完形填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必然需要面對的項目之一。對高三學生而言,完形填空考察的是其對自身具備的英語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能力,且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對自身英語基礎知識加以鞏固,以此獲取更多運用英語知識與儲備英語知識的能力[3]。
為在完形填空中應用限時閱讀訓練,教師可為學生規定閱讀時間,如在10min 至15min 內完成對文本的閱讀,并對自身所閱讀文本中存在的空缺進行補充,且能夠做到以自身補充的內容為依據自測閱讀效果[4]。
例如在2021 年全國乙卷英語高考試題中,第三部分第一節即為完形填空題。在此題中,教師可限定閱讀時間為15min,以此促進學生更快完成閱讀。在此文本開頭,Simply saying thank you doesn’t seem enough in certain situations.I was considering this while working as a ____just a few weeks ago.單從此句來看,并不能有效判斷中空缺處應選擇的選項。而在限時閱讀的引導下,學生即可采取迅速瀏覽全文的方法對有效信息進行捕捉。從第二段第二句話We had a woman patient…即可推斷出作者從事的是醫務工作,但四個選項中除A 項cleaner 與醫務工作無關外,其他三項都與醫務工作相關,因而需要學生進一步抓取有效信息。在對第三段進行瀏覽時可發現she was eager to say____to each of us in the nursing team 一句,由此句可知作者就職于nursing team,即得出了第一題應當選擇C 項nurse。在此限時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粗略瀏覽的方式迅速做出判斷,并以此為依據檢測自身閱讀效果。在完成對此完形填空進行限時閱讀訓練后,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對出錯原因進行分析,并妥善引導學生對自身出錯原因加以改善與糾正。如部分學生面對第一處窯空缺易錯選D 項,在了解其錯誤原因時,學生給出的理由是并未注意第三段中she was eagerto say…一句,而僅注意閱讀了When she___one nurse 一句,并由此句片面判斷出作者所擔任的工作并非護士,一旦擔任護士工作則應將one nurse 替換為one of us。此問題可歸因于粗心大意或邏輯思維不強,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在后續限時閱讀訓練中避免此類問題發生[5]。
閱讀理解考察的是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文本信息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閱讀理解所選取的文本往往篇幅較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易出現效率較低的問題,部分學生存在刻意浪費時間的情況,在閱讀文本時花費較長時間而并不能提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在解決此問題的過程中,限時閱讀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文本閱讀時間進行限定的前提下,學生相應更具緊迫感,因此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也將更為集中注意力,從而對文本信息的處理能力也將相應有所提升[6]。
例如在2021 年全國乙卷高考英語試題中,第二部分第一節屬閱讀理解題,以A 篇為例,此篇是可歸類為風土人情介紹,其介紹主題為the Colosseum 與the Circus Maximus。針對此類篇幅相對不長的文本,在對學生進行限時閱讀訓練的過程中將閱讀時間控制在10min 以內,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處理文本中的有效信息,也可從問題入手,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以此提升自身閱讀效率。如第21 題How many people could the Circus Maximus hold ?提 問的是the Circus Maximus 能夠容納的人數。面對此問題,學生在瀏覽文本后易發現the Circus Maximus 一詞在文本第一段最末一句,即However,that was small fry compared with the city’s Circus Maximus,which accommondated around 250,000 people,則易得出此題應當選擇D 項。而第二題Of the following stadiums,which is the oldest? 考察的是信息類比能力。針對四個選項中的Michigan Stadium、Beaver Stadium、Ohio Stadium 與Kyle Field,都可在文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時間。A 項中的Michigan Stadium 對應的時間節點是1927 年十月一日,B 項中的Beaver Stadium 對應的時間節點為1960年九月十七日,C 項Ohio Stadium 則對應1922 年十月七日,D 項Kyle Field 則對應1927 年九月二十四日,經過對比易知時間最早的選項是C 項Ohio Stadium。在解決此篇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限時閱讀可有效增強學生的緊迫感,使其提升處理信息的效率。
綜上所述,在高三英語教學中落實限時閱讀訓練,不僅能讓學生提高自身在英語中的聽說讀寫能力,更為全面地了解英語知識的奧秘,也能強化學生在短時間內的學習效果,使其在單位時間中能獲取更多英語知識。因此限時閱讀訓練在高三英語教學中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每位高中英語教師對其落實方法進一步深入探究。但在實施限時閱讀訓練前,教師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具備全面了解,再向學生傳達限時閱讀訓練的理念,同時建立閱讀成績評價表,選擇合理的閱讀訓練材料,并糾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