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松
細節描寫對文章的質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它可以使人物更加豐滿,物品更加立體,事件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提高文章質量。教師應積極開展細節描寫的教學,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也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想寫好細節,先要提高觀察能力。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可利用多媒體進行細節描寫教學,展示如何觀察以及觀察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從而讓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另外,還可以用多媒體全方位展示物體,讓學生能夠多角度觀察,這樣不僅能夠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觀察活動中,培養觀察能力。又如,培養觀察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與生活相結合,教師可以在教學細節描寫時,將生活中的事物帶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或者將學生帶到教室外,在室外教學學生會很放松,學習積極性也更高。比如到公園去,讓學生觀察公園中的人、物以及景色。之后教師傳授學生觀察的角度和方法,比如觀察人物時,主要觀察身形、動作等。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能夠鍛煉觀察能力,發現以前忽略的細節,從而積累更多新鮮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時能夠寫出更加生動的細節,提高文章的質量。
比如,在指導學生觀察植物生長情況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前,可以在網上找到有關植物生長的視頻,然后上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學生可以直觀看到植物從種子到發芽、長高、生枝、開花、凋謝的過程,了解植物的“一生”,也能發現很多細節,如此,當學生遇到描寫植物的作文時,就可以進行細節描寫,提高文章質量。
二、增加閱讀量,幫助學生積累細節描寫的素材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細節描寫教學時,除了要培養觀察能力,還要幫助學生積累有關細節描寫的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更好地優化文章內容,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借助閱讀達到這一目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課文,詳細講解課文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在講解課文時,教師也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在講課前,可以先提出問題,比如課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寫風景的,哪些是描寫人物的,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利用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大腦會不停地思考,當讀到與教師問題相關的段落時,就會對這部分內容產生深刻印象,從而能第一時間記憶下來。教師講解完文章并提問時,學生就能根據記憶回答,使這些內容更深刻地印在腦海中,成為寫作素材。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上閱讀課時,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細節描寫挑出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作者在描寫細節時使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之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角色表演這部分內容。學生表演的過程也是記憶的過程,而且通過表演,學生可以生動形象地看到細節描寫的內容,更有利于記憶和學習,并積累更多有關細節描寫的素材。通過閱讀,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寫作素材不足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寫作時對重點內容進行詳細描寫,使寫出來的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比如,在學習《開國大典》時,文章中有很多細節描寫。例如,對參加典禮的群眾進行了細致描寫,寫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典禮,表達了新中國成立人們的喜悅之情。通過閱讀課文,學生能夠掌握更多典禮活動的細節描寫方法,為以后寫作積累更多素材。
三、加強寫作練習,鍛煉學生運用細節描寫方法的能力
細節描寫教學最重要的目標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細節描寫能力,能夠寫出更加優美的文章。小學生剛接觸寫作,因此在描寫細節時不能較好地運用觀察能力以及積累的素材,使寫出來的文章質量不高,這是因為教師沒有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細節描寫,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多寫、多練,在實踐中提高細節描寫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進行細節描寫訓練,在上課時,可以提前準備幾篇有關細節描寫的文章,然后帶領學生分析,讓學生快速了解文章是如何進行細節描寫的。之后讓學生仿照范文寫作,即學即用,消化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幫助學生提高細節描寫能力。另外,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也積累了一些細節描寫素材,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可以給出某種情境,讓學生針對這一情境寫作,只寫一個片段即可,但必須盡可能使用積累的素材。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寫的片段給出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改正。進行此種寫作練習,學生能夠有效利用掌握的素材,還能大大縮短寫作時間,教師有更多時間指導學生,對提高學生的細節描寫能力大有益處。
《北京的春節》一文中有關于春節前人們準備年貨的描寫,教師可帶領學生認真研讀,并詳細講解文中描寫準備年貨與售賣年貨的細節描寫,讓學生充分理解,然后仿寫。在參考文章的幫助下進行練習,學生能快速掌握文中的細節描寫方法,并能有效運用,從而提高細節描寫能力。
四、運用分層模式教學,提高細節描寫教學的效率
學生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存在很大差異,但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制定教學計劃和設計教學內容時,仍然采用傳統的模式和方法,形式單調,內容枯燥。這不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對于那些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課堂內容可能比較簡單,會降低他們對細節教學的重視程度;而那些能力不強的學生,就很難掌握觀察的方法,會覺得課堂學習很困難,從而打擊學習的積極性,導致細節描寫教學效率低下。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使授課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開展細節描寫教學。在上課前,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能力,并將學生分成幾個層次。在備課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層次,將教學內容分層,每一層的難度要有所區別。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先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劃分到一起,然后給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樣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計劃也更有針對性。對于學生來說,在分層模式下,能夠減輕學習壓力,輕松掌握觀察方法和細節描寫技巧,逐漸提高觀察能力,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細節描寫,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在圍繞“多彩的活動”這一主題寫作時,教師可以進行分層教學。第一層教學的內容主要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在本層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發現每種活動的不同特點,詳細講解活動的規則和內容,從而使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學生能夠掌握更多活動的細節,并學會觀察細節的方法,在寫作時將活動描寫得更精彩;第二層主要讓學生自主思考活動中的細節,針對某項活動進行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啟發學生,從而使學生發現活動的細節,提高發現細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圍繞“活動”寫作時,能夠寫出更好的文章。
五、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觀察細節
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時,會把自己當成課堂的主人,要求學生完全遵守教師的教學安排,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這樣的教學形式會禁錮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強烈的壓抑感,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所講的都是觀察和描寫細節的方法,并不是學生自主體會和理解的。這樣,學生是被動的,就會有一部分學生很難做到快速掌握,從而導致作文細節教學的效率低下。而且在被動學習的情況下,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也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學生得不到全面提高,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和成長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一定自由,讓學生自主探索和揣摩,學習有關細節描寫的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研究”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很難快速理解學習內容,從而降低了教學效率。“合作研究”的形式能夠很好地彌補學生的弱點,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在教學時,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要讓作文能力和觀察能力比較好的學生當“領頭羊”,組內還要有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這樣才能保證合作研究的順利進行。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和探索作文主題或文章內容,運用合作交流的形式,總結觀察細節的方法以及事物有哪些具體細節,歸納細節描寫的方法,相互幫助,學習更多有關細節描寫的知識,促使學生寫出更好的文章。此外,合作的形式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散思維,鍛煉綜合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養。
例如,圍繞“家鄉的風俗”這一主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如“在我國的節日中,都有什么風俗?這些風俗有什么特點?”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交流。學生在交流討論中能夠根據自己的經歷,闡述節日的特點,還可以探討節日風俗的細節,從而積累更多有關節日風俗的素材。此外,還可以學到觀察節日細節的方法,從而發現更多新穎有趣的素材,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六、高質量點評,讓學生學會觀察和運用
在傳統教育觀念中,教師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因此很多教師在工作中會“樹立”比較嚴肅的形象。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強,對很多事情的認識比較片面,因此會被教師嚴肅的形象嚇到,不敢主動和教師交流。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細節描寫時經常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由于“害怕”教師,他們不愿意和教師交流,因而不能掌握觀察和描寫細節的方法,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在日常教學時要樹立和藹可親的形象,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積極和學生探討細節描寫的相關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提高點評的質量,以教會學生觀察細節以及描寫細節的方法。教師可以將點評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在課堂上,教師在教學時,要讓課堂交流活躍,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在觀察細節和運用細節描寫方法時存在的問題,也能發現哪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強。對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對于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批評的方式,采用鼓勵法,讓學生既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為日后更好地學習做鋪墊。第二個環節是在課后,學生在寫作時會用到細節描寫,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認真點評。對質量較高的作文,要標注出哪些細節描寫得比較好,寫明好在哪里,并給予充分肯定;對于存在問題的作文,也要注明哪里出現了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并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鼓勵作者不要氣餒。這樣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更加自信,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研究有關細節描寫的內容,掌握觀察細節和描寫細節的方法,提高文章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寫作時對重要部分進行細致描寫可以使文章更加飽滿、內容更加生動,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質量,因此教師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細節描寫能力,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積累及運用,讓學生能夠將事物的細節生動地呈現出來,寫出高質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