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小學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表達情感與記錄生活。三年級是小學基礎知識學習的過渡階段,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化階段,可以說三年級的作文教學水平和質量,與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做好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工作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做好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工作的有效策略,供各位同仁參考。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工作也越來越受重視,越來越多的從業者致力于教育活動的創新與發展。小學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階段,此階段的教學質量與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生活密切相關。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能夠反映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情況、語言運用能力,還關系到語文素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必須重視作文教學,尤其是小學三年級的作文教學,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個性與特點,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采用恰當的指導方式,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寫作,培養他們運用寫作知識表情達意的能力。
一、小學三年級學生寫作中的問題
1.作文內容空泛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系統地接觸寫作,掌握的寫作知識不足,寫作經驗也不多,所以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無話可寫或者不知道從何處下筆的情況,導致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空洞,語言干癟,沒有真情實感。換句話說,就是寫出來的作文像流水賬。這是寫作的大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一問題,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很難得到提升的,甚至會給日后的學習帶來負面影響。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寫作經驗匱乏。因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寫作,且生活和社會閱歷不足,寫作知識和寫作經驗也不豐富,所以在寫作過程中,要么不知道寫什么,要么不知道怎么表達所思所想,因而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空泛。此外,小學生的社會閱歷不足,對人、事、物等方面的了解也不深,分析和理解能力也差,這些因素也導致他們在寫作時無話可說。
2.錯別字多
小學三年級學生正處于學習文字的初期,還沒有完全掌握字的音、形、義。還有一些學生由于識字量不多、語言儲備不足,所以很多內容不能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要么有用拼音代替,要么用錯別字,導致作文潦草,錯漏百出,可讀性不強。而且錯別字多還容易導致所寫的內容與本來想表達的內容不符,讓作文質量受到影響。
3.主題不明確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表達能力有限,不可能將想要表達的觀點、情感等都通過文字呈現出來,或者在寫作時,由于寫作能力的問題導致闡述比較籠統,主題不明確。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比較少,也沒有掌握觀察日常生活的方法,積累的寫作素材少,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描述和理解能力不強,因而不能自如地在作文中記錄生活經歷、表達情感。此外,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不夠牢固,相應的寫作知識也不足,在寫作過程中不能運用學到的知識、文字來描述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想,寫出來的文章顯得比較籠統,讓人讀完如墜五里霧中。
二、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課堂教學氛圍不活躍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化,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作文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做好課堂教學的改革工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在課堂上出現走神,聽課不認真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有必要改變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課堂教學內容不夠系統
小學三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寫作,對寫作技巧和相關知識的認識是不足的,對一些理論知識的認識也比較模糊,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方法不恰當,不能進行系統地教學,那么學生就很難掌握足夠的寫作知識,寫作能力的提高就會變得很困難。目前,還有一些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沒有建立科學系統的教學程序,想到什么就教什么,教學思路混亂,這樣很容易遺漏知識點或者講錯知識點,影響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缺少課外知識的補充
還有一些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僅講授課本上的知識點,分析課本上的文章,不進行課外拓展,這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范圍,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和寫作技巧不夠,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也不夠深刻,因而不能自如地運用寫作技巧,也不能對事物表達出深刻的見解。因此,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應該結合課文,適當引入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經驗,提高寫作能力。
三、做好小學三年級作文教學工作的策略
1.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玩愛鬧,而且好奇心強,喜歡新鮮的事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仍然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重視講解理論知識,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覺得學習是件枯燥乏味的事,甚至產生厭惡和對抗情緒。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身心尚未發育成熟,耐性和定力不足,注意力也很難高度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出現開小差的情況。但寫作是件費心思的事,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切不可三心二意,否則就會出現思路卡頓,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的情況,導致文意不連貫,或者出現偏題、跑題的問題。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定下心性學習寫作是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心留在寫作上。但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僅僅給出作文題目,然后讓學生根據題目寫作,那么學生是很難馬上想出相關寫作內容的,自然也就無法定下心來思考,就會開小差,甚至放棄寫作。因此,教師需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寫作目標,組織一些相關的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學習中。如,利用多媒體展示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影片、圖片、文章等;或者組織與寫作主題相關的故事大賽,讓學生查找資料,講解相關故事,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通過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學“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這一單元時,教師要注意營造輕松、富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寫作。可以在課堂教學前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操場、小花園、陽臺等地,玩老鷹抓小雞、跳房子、躲貓貓等比較常見的游戲。做完游戲,帶領學生回到教室,趁機布置寫作題目,讓學生記錄剛才玩游戲的過程,說一說在游戲過程中的感受。如果學生覺得寫不出來,不能用文字將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很好地表達出來,可以先讓他們以口述的方式描述游戲過程。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根據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學習寫作知識,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活動中,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2.重視仿寫訓練
寫作不能閉門造車,僅依靠個人的經驗和憑空想象是寫不出佳作的。且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寫作經驗比較少,社會閱歷也不豐富,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所以很難寫出內容深刻的作文,寫出來的作文常常像流水賬一樣。對于這個問題,教師應該重視,但解決這一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形成寫作思維,培養寫作能力,可以多進行仿寫訓練,讓學生在寫作基礎階段多積累寫作經驗,學習寫作方法,鍛煉寫作能力,從而逐步提升作文的質量。寫作訓練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口頭作文訓練,另一種是實踐寫作訓練。口頭作文訓練很好理解,就是針對某個話題,用自己的話表達見解;實踐寫作訓練就是結合課文,開展寫作訓練,進行仿寫、續寫、改寫、補寫等。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寫作訓練時,了解到該單元的課文主題都是表達情感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生活日常小事表達真情實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顧這一個單元的課文——《可貴的沉默》《他是我的朋友》《七顆鉆石》《媽媽的賬單》等,總結這些文章表達情感的具體方法,并將自己認為寫得比較好的句子和段落摘抄下來,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總結出表達情感的方法。最后,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分享自己小組總結出來的寫作經驗和情感的表達方法。有學生總結道:可以通過某種事物表達情感,如在《媽媽的賬單》一文中,作者利用媽媽的賬單表現了她對兒子小彼得的悉心照顧,以及對小彼得的教育和期望。做完這項工作,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總結的方法寫作,先進行口頭寫作,用抽簽的方式,每個人給3分鐘的時間即興創作。抽查幾個同學的口頭作文后,剩下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列寫作大綱,具體的寫作在課下完成。如此,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重視課內外知識的積累
小學三年級學生的作文通常存在平淡無奇、沒有閃光點和特色的問題,這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閱歷和經驗不足,接觸的人、事、物較少,對世界、社會和生活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沒有形成自我意識,所以表達不出深刻的認識和見解。再加上語言運用能力不強,不能準確地將思想、情感表達出來。他們對典故和歷史的了解也不多,寫作素材的局限性比較大,缺少對這一類知識的運用實踐,作文內容通常是家長里短的小事。優秀的作文通常內容豐富具體且意蘊深刻,想做到這些需要具備高超的寫作技巧,掌握豐富的文學知識。據此,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學生積累知識,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內外讀物,積累相應的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和方法。例如,可定期組織閱讀交流大會,確定一個主題,給學生一周的準備時間,去閱讀和收集相關資料,然后在討論會上與同學分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子,將收集到的資料和其他同學分享的資料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素材。也可以鼓勵學生每周寫一篇作文,并進行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和自我評價等,評選出5-10篇較好的作文,然后當眾朗讀,讓學生互相學習,找出作文中的好詞好句,作為素材積累下來。
小學三年級是作文教學的初始階段,也是奠基階段,此階段作文教學的質量影響著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所以教師應該重視,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作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作文教學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