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洋 謝元山
【摘要】? ? 隨著大數據浪潮的洶涌來襲,現代社會幾乎每個工作崗位、部門都離不開計算機軟件的應用,但是在職業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普遍缺乏結合專業特點的實訓教學模式。為了提高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效性,職業學校應對計算機基礎實行措施優化,提高計算機學科的應用價值。本文主要分析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措施優化。
【關鍵詞】? ? 職業院校? ? 算機基礎? ? 實訓教學? ? 優化? ? 措施
引言:
職業學校教學模式與普通學校教學的區別在于,其更注重以職業為導向的教育實踐。但是現階段的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并不完善,許多時候只是要求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計算機操作,并沒有對實訓進行創新和擴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基于此,本文著重研究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措施優化,以期提高計算機基礎實訓的教學成果。
一、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特點與意義
(一)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特點
開展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活動過程中,其不僅能夠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還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考實踐,主動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具體特點如下:
1.計算機基礎實訓能夠更新教學理念,對教師而言,計算機基礎實訓的優化教學能夠解決傳統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而言,計算機基礎實訓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周期較短,能夠在短時間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果。
3.從教學大綱著手,做好教學實踐計劃,因材施教地滿足學生對本專業教學的要求。
1.2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意義
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應用可以實現教學目標,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意義如下:
1.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能夠突出學生出體性,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
2.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有些內容無法靠個人獨立完成,而是需要一個團隊進行攜手操作,因此現階段計算機基礎教學應增強團隊合作的教學意識,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3.自教育改革的驅動下,需要借助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措施優化,幫助學生熟悉計算機應用技能,為了今后能更好地適應崗位環境。
二、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現狀分析
(一)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與學生就業目標脫節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職業院校的一門公開基礎課,內容主要包括電子表格處理軟件、文字處理軟件、計算機基礎知識等。對職業院校學生而言,由于所學的專業不同,日后應聘工作性質存在差異,很容易對計算機基礎知識上的認知出現偏差。而且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訓課程沒有結合社會對人才的實際技能需求進行授課,導致多數學生從崗之后,遇到實際問題只能手足無措,無法更好地融入崗位環境[1]。
(二)職業院校對于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的意識薄弱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普遍為:以課程知識點為主,教師講解,學生模仿,完成課題任務,所有專業的學生都是一體化教學模式。職業院校領導對于實訓教學的意識較為薄弱,只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缺乏對實踐操作的興趣。同時很多職業院校沒有足夠資金投入實訓硬件設施的建設中,使院校實訓基地較為滯后,無法滿足現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實踐需求。
(三)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模式單一,考核方式陳舊
計算機應用是一門知識更新周期快的學科,計算機基礎在短時間內進行更新換代,許多教師沒有大量精力投入研究計算機專業的發展趨勢,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講解。同時只注重考試成績,忽略學生實踐的過程。陳舊的考核方式不能促進學生綜合成績的提升,并且考核與實際生活脫軌,沒有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學生全面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
三、職業院校計算機基礎實訓教學措施優化
(一)優化教學內容
自教育部大理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教育模式,極力鼓勵校企共進、產教結合、合作共贏的教育模式。在該背景下,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正有序地進行中。計算機基礎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任課教師應加強與相關企業人員之間的互動,從中了解各大企業中對計算機應用的需求。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方式來進行實踐,如教師可以到企業參觀了解其工作實情、企業邀請教師對本公司員工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等。
通過多種形式來獲取不同專業崗位使用計算機應用來完成相關的工作任務,如針對學前教育的學生,教師需要對該職業崗位進行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幼師要使用WORD進行設計教案,使用Excel來設計班費收支情況、幼兒家庭信息等統計類表格,使用PPT制作幼兒日常課間生活、上課課件等,使用多媒體軟件下載、編輯幼兒相關的視頻和音頻;又如電子商務專業的崗位,經過分析了解該專業需要具備使用Office辦公軟件制作產品手冊、各類銷售統計報表、產品策劃書等。因此,通過分析各個專業與其崗位工作需求,教師了解學生日后的具體工作,才能更有針對性、教學框架清晰地設計實訓教學內容。
(二)實訓教學優化設計
實訓是在教師引導下,將一個獨立項目由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到最終評價,全程都是學生自己負責,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掌握每一個環節及整個過程的基本要求,重點突出職業院校的教學特色。計算機應用基礎屬于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實訓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了解計算機操作技能,因此,以工作崗位需求為主的實訓教學優化設計顯得更為重要。實訓教學優化設計必須內容清晰明了,讓教師通過實踐而教授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以達到教學合一的目的,能夠幫助學生明確目標,掌握日后工作崗位的技術要領,有效地提高自身職業技能。在設計實訓課程時,教師應將崗位需求為基礎,以學生為主,以工作崗位的項目為載體,將知識點融入設計的若干個子任務當中。如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可設計四個項目,項目一,制作產品操作和宣傳手冊;項目二,制作工作匯報文稿和商業計劃文稿;項目三,制作產品銷售報表;項目四,制作發布產品的視頻。以上實訓課程均取決于電商企業真實數據,按照教程知識點進行規劃設計,不但體現出課程知識點的完整性,還能突出項目的實用性和真實性。使學生真實感受課堂上所學所做的內容在日后工作中的價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技能[2]。
(三)實訓優化實施過程
1. 創設實訓情境。針對某個企業具體工作崗位為背景,模擬一個真實工作環境,以實訓項目為紐帶進行教學。如電子商務專業,設定好每個學生的工作角色并為其布置工作任務,通過情境創設,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使學生體會企業的真實感,主動參與對企業知識的探索和認識,同時也潛移默化中提高對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
2.小組合作。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將其分成一號、二號、三號小組,一號組學生學習和擴展能力較強,學習態度積極;二號組學生綜合水平中等,基本能夠掌握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三號小組學生綜合能力偏低,經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每個小組由A學生擔任組長進行分配任務。在實訓實施過程中,小組間互相討論、分工協同完成各自任務,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實訓過程中。小組合作能使每個學生各得所需,既掌握與所學專業工作崗位的相關計算機應用技能,又能鍛煉自身探索創新、協同合作的職業能力,達到共同進步的教學效果。
3.考核與評價。考核和評價更注重多元化、多樣化及互動化。計算機基礎實訓的考核和評價包含以下幾點:一時實訓過程中學生參與的態度,如積極表現與交流合作的能力;二是實訓項目完成的情況,包括任務完成度和展示項目成果。評價等級來自教師評定、小組評定和自評,條件允許下還可要求企業人員參與評定,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進行匯總。在評價的驅動下,激發每個學生積極完成手上的項目任務,提高實訓教學的實效性。
4.教師需規范自身語言。教師在講敘實際操作方法時,一定要認真推敲自身語言的準確性,否則容易使學生產生誤解,犯下基本的錯誤。如,“存儲器”不能誤說成“儲存器”、鼠標操作的“單擊”不能誤說成“點擊”,不能將生化話語言歸類到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術語當中。同時,一個教育家的幽默能深深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因此,教師需提高自身的幽默和哲理,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如在講解對軟磁盤的使用,五寸軟盤是將缺口封上為寫保護,三寸軟盤是將保護滑片打開時為寫保護,容易使學生混淆。教師可以在這時拿出一張三寸軟盤,打開寫保護滑片,讓盤片兩孔對準兩只眼睛位置,告知學生,三寸盤上有一對眼睛,當雙眼都瞪著時,表示處于高度警惕戒備狀態,不能讓任何人侵犯。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時(把劃片封上)屬于放松警惕狀態,所以沒有進行寫保護。教師能運用自身風趣語言、恰當比喻將復雜知識化為堅簡潔,將古板化為新穎,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輕松掌握知識點,將教學難點在教師幽默的語言中得以解決。在多個職業院校基礎課程實訓教學優化的實施過程中,不但提高該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還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計算機基礎實現課程涉及專業范圍廣,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還需進行不斷地優化和改進。因此教師還需不斷地尋求提高學生工作崗位技能的方法,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社會提供應用技術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計算機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創新和優化教學模式,同時合理設計實踐課程,給學生足夠時間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的實踐和專業能力,通過運用優化實訓教學模式,使其符合崗位要求與快速適應崗位工作,提高職業院校在社會的地位和就業率。
作者單位:余洋? ? 謝元山? ? 蘭州現代職業學院農林科技學院(蘭州園藝學校)
參? 考? 文? 獻
[1]宋占斌. 職業中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嘗試教學法實驗研究[J]. 學周刊A版, 2020, 000(017):13-14.
[2]雷燁. 職業院校計算機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 數字化用戶, 2019, 25(005):204.
[3]陳松.淺談浙江省高校招生職業技能考試中機械技能操作教學措施[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30)22-34
[4]陳衛宇.淺談混合式教學在中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界. 2020(08)78-89
[5]金海波. 中職院校機械識圖課程教學措施研究[J].? 科幻畫報. 2020(1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