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健
關鍵詞:無創正壓通氣;藥物干預;呼吸衰竭;急診治療;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8--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科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本研究經本院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納入標準:均經實驗室檢查、動脈血氣分析檢查及肺功能檢測等相關檢查確診;均在發病后6h內入院;入院前生活自理能力均正常;均符合無創正壓通氣指征;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的目的與相關內容,并自愿簽字參與。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心、腦、肝、腎)病變;存在傳染性疾病以及血液系統疾病;存在精神障礙、認知障礙以及語言障礙;治療依從性差。對照組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51~78歲,平均(65.82±3.14)歲;原發?。郝宰枞苑渭膊?4例,肺氣腫11例,肺栓塞1例,其他4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52~78歲,平均(65.96±5.46)歲;原發?。郝宰枞苑渭膊?5例,肺氣腫11例,肺栓塞1例,其他3例。兩組相對應臨床病歷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吸氧、祛痰、濕化氣道等治療;給予支氣管擴張劑噻托溴銨(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454,規格:18μg/粒)18μg/次,1次/d,口腔吸入;給予抗菌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鈉 4.5 ivgtt bid;均實施無創通氣治療,使用Bilevel ST22呼吸機,選擇S/T的通氣模式,通氣頻率設置為16次/min,氧流量設置在3~6L/min范圍內,吸氧濃度設置為45%,血氧飽和度超過90%,初始壓力+設置在0.49~0.69kPa范圍內,后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相關參數;通氣時間為3~5h/次,通氣3次/d,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延長其停機時間,直至完全脫機。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糖皮質激素,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5d。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研究數據進行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PaCO2、PaO2及Sa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5d,觀察組PaO2、SaO2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PaCO2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FEV1、FVC及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5d,觀察組各項指標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呼吸衰竭可導致肺功能下降,然后出現呼吸困難、二氧化碳潴留、酸堿和電解質紊亂,甚至肝腎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會進一步損害肺功能,還會增加多器官衰竭的風險,隨時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可用于治療呼吸道衰竭,如除濕、化痰、吸氧。噻托溴銨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莫西沙星能減輕氣道炎癥性水腫。然而,由于呼吸衰竭病情嚴重且迅速惡化,上述常規治療措施只能暫時緩解呼吸困難癥狀,調節動脈血氣指數和肺功能指數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應根據患者的各項指標水平給予針對性治療。本研究結果表明,無創正壓通氣聯合糖皮質激素干預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動脈血氣指標。 提高呼吸衰竭患者血氣分析指數的最基本方法是增加通氣量和改善二氧化碳潴留。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是無創正壓通氣,主要使用無創呼吸機幫助患者度過呼吸負荷加重期。無創正壓通氣可以控制或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降低氣道阻力,增加肺通氣,減少呼吸、呼吸和耗氧量,防止氣道關閉,進一步消除二氧化碳潴留,緩解患者癥狀,糾正身體酸堿和電解質紊亂,改善他們的血氣分析。研究發現,呼吸衰竭患者不僅存在呼吸和通氣障礙,而且常伴有氣道阻塞和呼吸抑制,導致通氣時間延長和脫機困難。因此,除了對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和機械通氣外,還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糾正呼吸抑制狀態。
結論
綜上所述,無創正壓通氣聯合聯合糖皮質激素干預在呼吸衰竭急診治療中的應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這種治療方法有助于調整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臨床癥狀和肺功能的改善,達到減少疾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關晶,李建民.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療效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15(3):41-43.
[2]楊海霞,王生偉,湯煒煒.清金化痰活血方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0,28(5):77-81.
[3]劉迪丹,劉國明,洪銀湖.多沙普侖聯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意義[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9,25(4):313-316,324.
[4]徐輝,張和平,陳凱,等.無創正壓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動脈血氧分壓及pH值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4):1731-1733.
[5]李鎮,鄭輝才.無創正壓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2):378-380.
[6]楊寶春,王麗東,孫欣.乙酰半胱氨酸膠囊聯合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治療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觀察[J].中國藥師,2020,23(3):485-487.
[7]張琦婉,吳林柯.精細化護理干預在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8,22(3):57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