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敏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文件的頒布,課后服務的開展,以及教育體系的改革,作業成了熱門話題。恰逢深圳市有學校開展“舒展課堂”課題研究,“舒展作業”作為課堂的有效補充和延伸,契合了“雙減”政策落實工作,培養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本文從小學高年級英語舒展作業的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兩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英語;舒展作業
一、緣起與動因
隨著“雙減”相關政策文件的頒布,課后服務的開展,以及教育體系的改革,作業成了熱門話題。“雙減”意見中提到:“雙減”工作之一是減輕學生不合理的作業負擔,總體目標之一是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作業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和延伸,可檢測和反饋教學活動。
然而,筆者通過對所在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作業的跟蹤調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英語作業多以抄寫讀背為主,形式單一。第二,作業多以教材內容為主,內容單一。第三,作業多以對錯評價為主,答案“唯一”。它們加重了學生英語學習負擔,暴露了教師對作業科學合理性和舒展性實踐研究欠佳的問題。恰逢深圳市有學校開展深圳市教育科研規劃課題“舒展課堂”的實踐研究,貼合了“雙減”文件,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凸顯學生個性和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筆者意識到,“舒展作業”作為“舒展課堂”的有效補充和延伸,對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和深化英語課程改革有著促進作用,創設小學英語高年級“舒展作業”的構想由此而產生。
二、內涵與要義
“舒展課堂”符合讓教育舒展學生生命底色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克服傳統課堂中存在的片面性、低效性。舒展課堂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培養學生探索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和舒展。筆者所實踐研究的“舒展作業”作為“舒展課堂”的有效補充和延伸,貼合了“雙減”政策,滿足了課后服務中學生在校基本完成作業的要求,還能有效地反哺課堂教學,檢測和反饋教學效果。“舒展作業”的實踐研究還可強化“以生為本”的理念,有利于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舒展作業”讓學生在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中鞏固知識,舒展個性,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小學高年級英語“舒展作業”的設計與實踐
筆者以“舒展作業”為視角,小學高年級為對象。緊密貼合“雙減”意見內容,以提高英語作業質量為主,對創設“舒展作業”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按照“雙減”意見及《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的相關內容,筆者將英語“舒展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兩個大類。第一類是基礎性作業,主要圍繞教材和兼顧全體學生為主。第二類是拓展性作業,其下分為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
1.以舒展為指向——通過系統設計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性作業
(1)基礎性作業,學生皆可完成
基礎性作業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設置作業難度和作業量。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兒童期向青春期的過渡時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明顯增強,在學習上,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舒展作業”的基礎性作業要適合全體學生,布置他們在能力范圍內都能完成的作業,作業難度不能高、作業總量不能多。讓全體學生在基礎性作業中鞏固知識、收獲自信和肯定自我。筆者的實踐是:第一,當天布置的作業內容是本課時學習的內容,一一對應,不能超綱。第二,控制作業難度,不使作業功能異化。第三,不僅要考慮書面作業,還要考慮聽讀作業和網絡作業等作業,做到作業布置不超量,各類作業均衡一致。
(2)基礎性作業,圍繞教材完成
基礎性作業以教材內容為主,圍繞教材知識點展開。舒展作業以掌握基礎單詞和學習基本句型為切入點,設計題型多樣形式多樣的書面作業。筆者對其做出了一些思考和實踐。第一,在書面作業方面,設計統合多感官的題型。例如:看圖寫單詞/句子,聽音選詞/句,讀讀寫寫等題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豐富做題感受。第二,關注書面作業題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設計判斷、選擇、畫圈、連線和補充等多種形式的題型,豐富學生的做題體驗。第三,《評價手冊》和《活動手冊》等優秀資源都是緊扣教材的,教師可從中擇典擇優布置,這也體現了舒展作業來源的基礎性。
(3)基礎性作業,校內基本完成
“雙減”意見中提到,教師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這點也滿足了課后服務中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作業的要求,兩者不謀而合。舒展作業的設計也考慮到了這點,在校內基本完成作業,就需要教師在作業批改和評價方面做出一些調整和反應。對此,筆者做了一些探索。首先,教師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切實督促學生完成相關作業。其次,在學生完成書面作業后,教師及時面批講解,做好解答輔導,掃除學習障礙。最后,教師布置的作業應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或家長檢查批改。
2.以舒展為目的——以體現素質教育導向,培養新型人才為目的設計拓展性作業
拓展性作業具體分為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
(1)分層作業,共同發展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思維、認識、興趣和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日益明顯,舒展作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他們在英語基礎能力、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異,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性、當前的學習現狀和心理狀況,將學生分成三個或若干層次,布置不同內容、難度和題量的分層作業。就此,筆者的實踐例子如下:例一,布置分層書寫作業,各層次學生寫的次數、內容和形式不同。教師將單詞抄寫作業分層分為A組不用抄寫、B組抄寫兩遍和C組抄寫四遍三種層次的作業。例二,布置分層練習作業,教師根據不同層次設計練習,第一份A組是基礎性練習為主,鞏固為主;第二份B組是基礎性練習和拓展性練習各占一半;第三份C組是以拓展性練習為主,延伸為主。例三,布置分層習作作業,教師對習作提出分層要求,A組寫四句話、B組寫六句話和C組寫八句話。
(2)彈性作業,立足發展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希望得到更多的自主權力和選擇權力。舒展作業的彈性作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權。彈性作業關注的是作業量的彈性和“無作業日”的彈性獎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自主選做作業。筆者的實踐是:布置彈性書寫作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抄或者不抄,自主選擇抄的次數等。另外,教師設置“無作業日”。學生通過良好的表現獲得教師所獎勵的“免作業條”,“免作業條”再兌現“無作業日”,讓學生收獲彈性作業帶來的樂趣。
(3)個性化作業,長足發展
“舒展作業”考慮到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時期,求知欲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發展迅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增強,自主意識明顯增強。為此,筆者做了一些思考與探索:第一,根據學生個人的能力特長來選擇作業。有的學生口語能力強,他們可以選擇聽說作業為主;有的學生書寫能力強,他們可以選擇讀寫作業為主;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他們可以選擇手工作業為主。善用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在作業中收獲自信。筆者的實踐是:在習作作業上,邏輯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思維導圖寫作,繪畫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畫圖寫作,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第五,關注STEM理念,注重多學科融合作業。由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可知,除了常規的英語學科類作業,還可設計多學科融合類作業。筆者的具體探索是:與美術、數學和語文等學科等相結合設計作業,教師在5A Unit1 My future“Read a story: Froggy's new job”中布置改編改畫文中故事的作業。學生根據自己的邏輯推理把故事結尾改寫并畫Froggy is good at teaching, he becomes a teacher或者Froggy is good at cooking , he becomes a cook等。
第七,綜合評價類作業,用發展的眼光評價作業。根據作業評價的方式、主體和反饋設計個性化作業。傳統作業多以“對錯”為評價標準和方式,以教師為評價主體,沒有關注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舒展作業提倡布置開放性作業,不局限于對錯標準,注重過程評價和評價主體的多樣,給予學生思維上的指導和幫助。筆者的探索是:在評價改編改畫作業時,采用小組評價模式。教師組成一個評價小組,各英語小組長為成員,考慮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作品的邏輯性和英語寫作、畫面美感等方面,對作業進行綜合評價。
四、成果與成效
“舒展作業”貼合“雙減”意見,凸顯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中得到提升。通過實踐,相較于傳統作業,學生非常喜歡英語舒展作業,特別是思維導圖、改編改畫故事等。在新課后,他們通常高質量完成作業。此外,“舒展作業”推動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給予學生自由選擇權,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發揮個性,全面發展。隨著實踐研究的深入和推進,我們看到可喜變化,也看到了不足。這需要研究者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再反思。目前,有兩點問題比較突出:一是作業的銜接性沒有考慮清楚。二是分層作業實施前,調查不足,導致部分學生的分層不夠實際。
參考文獻:
[1]Alfie Kohn.家庭作業的迷思[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江薇薇.小學低年級英語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教學探新,2012(10):47-48.
[3]胡曉梅.創設小學英語“情智作業”的實踐研究[J].學科教育,2017(18):59-61.
[4]鮑淑琴.基于核心素養的網絡作業及評價創新[J].考試與評價,2017(3):61-64.
責任編輯 ?黃 ?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