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燦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提升了對綠色環保,回歸自然的重視,中草藥來資源自然環境中,具有價格低廉、療效高、副作用少等諸多優勢,對我國醫學改革具有重要作用。為此可以在醫學領域中多家研究中草藥的應用,探索將中草藥運用于農村合作醫療中的方式,創新我國醫療水平,實現綠色環?;貧w自然的愿望。基于此本文專門針對中草藥在農村合作醫療中的作用進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中草藥;農村;合作醫療;作用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醫療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當前醫療領域中主要以運用西藥為主,西藥具有價格高,療效快的顯著優勢,但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副作用,在我國新聞中常能發現運用西藥不當對身體造成損傷的情況。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一個加強對中草藥的研究與應用,為我國醫療行業的創新發展方向。應根據綠色環保理念,加強中草藥的研究,將中草藥運用于農村合作醫療中,提升治療效果,減少醫療成本,減少西藥運用的副作用,促進醫療行業創新發展。
一、合作醫療歷史久遠,惠及農民
合作醫療最早起源于40年代,在甘肅、陜西及寧邊等地區所廣泛運用,主要方式為群眾共同集股,解決區域生病的問題,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削減醫療風險,解決沒有資金看病的問題。在我國1955年階段正式成立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在此階段在山西、河南等農村環境中出現了大批的合作社保健站,由群眾所成立,共同籌集醫療資金,解決醫療問題。在1959年的11月山西省,召開了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明確了合作醫療制度。在會議結束后衛生部向黨中央呈上了相關報告,在報告中國詳細羅列了切實可行的農村衛生意見,由此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重視,在同年的12月關于農村合作醫療的消息公布于人民日報中,一經發布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我國1976年,我國已有95%以上的地區推行了合作醫療政策,在此期間關于農村醫療成效的報道消息有很多。其中提及了農村合作醫療缺醫少藥的問題,未解決缺醫少藥的問題,我國開辟的中草藥園區,在草藥園區中種植大批常用易種植的草藥,一時之間大量廉價的中草藥進入了衛生室及圖藥房中,一時間農村合作醫療、青草藥及赤腳醫生,解決了我國廣大民眾的治病問題,由此實現了運用最少花銷,實現治病救人的目標,有效減少的農村合作醫療的經費支出,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合作醫療制度的落實,解決了我國治病救人的難題,深受我國群眾的愛戴,至今仍被我國譽為衛生革命。
二、經濟管理模式特殊,使用草藥勢必提倡
經過對以上合作醫療體制的了解能夠發現,合作醫療主要的經濟管理模式為集體經濟,運用互助形式建立形成的一種集資醫療制度。屬于低補償的農村集體福利事業。在傳統合作醫療中農民每年只需繳納1元合作醫療費用,將費用交給大隊,大隊預留每戶5角錢作為合作醫療的運行資金,去除常年需要吃藥的農民在外,每人看病只需花費5分錢的掛號費用,掛后后的農民不需額外花費吃藥的費用。由此能夠體現當時合作醫療屬于民眾自愿籌資的集體性公益醫療機構,在平時農民看病時只需花費較少的費用,在傳統合作醫療管理中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資金籌集、資金分配與補償、醫療費用支付與控制,將以上環節有效結合形成一體化管理機制在管理中將醫療制度作為標準,開展合作醫療。但是這樣的運行模式很難滿足當時群眾的醫療需求,在此在此期間開展了三土與四自,其中三土是指土藥、土醫及土方。而四自指的是自種、自采、自制、自用,通過以上方式我合作醫療的有效運行提供醫療保障。在此期間我國為了保證合作醫療,積極挖局民間的中草藥,進中草藥應用于合作醫療中,有效解決了我國這一時期的醫療經濟問題與醫藥問題,由此能夠體現在當時將中草藥融入合作醫療中是必然性選擇,一當時社會的發展特點十分契合,解決了我國醫藥問題與經濟問題。
三、普及知識使用中草藥,具有維持經濟的作用
通過觀察我國合作醫療發展的鼎盛時期能夠發現,在當時三土及四自是我國合作醫療維持的主要經濟支柱。其中土醫是合作醫療的主體,在當時主要有會村的知青所擔任,在當時被稱為赤腳醫生,在合作醫療中赤腳醫生處于邊勞動邊看病的工作方式,有效解決了當時的醫療問題。而土藥是指在當地自行種植的中草藥,在當時環境中除了名貴藥材之外,常用的中草藥價格十分低廉,有些草藥可以自行種植,因此不用花錢,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土方是指在民間流傳的醫藥方。在傳統合作醫療中,需要組織赤腳醫生、農民與衛生員一同參加培訓班,通過培訓班的形式學習辨別草藥并認識草藥,在培訓班中主要邀請當地的老藥農為培訓班中的學員講解中草藥知識。在中草藥種植區帶領學習成員共同參觀中草藥園區,學習辨識中草藥。在傳統合作醫療中自采自種屬于一種群眾運動,學生及社員會在空閑時間進行中草藥種植與采集,運用勞作的方式換取醫療機會,在采藥過程中需遵循采大留小的原則,如果當地所需的中草藥苗過少,可以從外地引進的方式進行中草藥種植,對中草藥產量較少的種類可以在家中進行單獨培育并種植,保證稀有中草藥的種植量,能夠滿足藥用需求。在當時合作醫療管理中,運用自種、自制、自采、自用的方式有效解決了我國看病費用過高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合作醫療經費不足的問題。
四、恢復完善合作醫療,構建天然藥庫
(一)制定法律法規,完善合作醫療,采用中草藥
經過分析傳統合作醫療中運用中草藥能夠發現,中草藥的運用能夠解決要用成本,緩解醫療經費緊張的問題,有利于綠色環保與回歸自然的實現。為此應在我國制定運用中草藥的制度,通過法律制度,對醫療用藥進行硬性管控,在農村合作醫療中加強中草藥的應用,減輕農民與國家的經濟壓力,促進我國醫藥行業創新發展。
(二)構建中草藥種植區,為中草藥使用提供便利條件
在合作醫療中要想實現中草藥的運用,首先,應在我國開辟大量的中草藥種植區,對常用藥材進行種植,為合作醫療運用中草藥以供藥材基礎。其次,應在草藥種植中構建一體化的種植流程,加強自動化機械的應用,提升采藥種植、采集、制作的效率。最后,應對民間土方進行收集與整理,將民間土方交由醫藥研究部門進行研究,確定藥方的作用后,將其納入農村合作醫療中,保證中草藥的運用科學與合理,提升合作醫療的經濟效益,滿足我國的發展需求。
(三)加強中草藥醫學人才的培養
將中草藥運用于合作醫療中,應加強醫療人才的培養,具有將中草藥科學運用于各種疾病治療中的能力,提升中草藥治療效果。為此應在我國培養大量的中草藥研究專業,專門研究各項中草藥的藥性與作用,通過研究能夠運用中草藥配制出治療不同疾病的中草藥方,為合作醫療運用中草藥奠定基礎,支持我國醫療領域創新發展,發揮中草藥運用作用與價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草藥運用在農村合作醫療中有效解決了我國開展合作醫療鼎盛時期醫療、醫資短缺的問題,為我國合作醫療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此我國應完善合作醫療法律制度,明確中草藥的應用,同時在我國開辟中草藥種植區域,構成機械化種植、制作一體化管理模式,加強中草藥人才的培養,研究更多的中草藥疾病治療方案,緩解我國醫療壓力,促進我國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若冰,荔志云,任海軍.中醫中藥在腦膠質瘤治療中的作用研究[J].西部中醫藥,2018.
[2]黎武權.中藥藥劑師在醫院合理使用方面的作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