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出此“險招”,實乃權宜之計,主要是為了保護勇于說出這件事的人,不使其他學生有想要找出告密者的心理,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在一個星期五的早晨,隔壁班主任私底下跟我說:“你要注意一下,你們班的學生好像在網上開了一個微博罵政治老師哦!”得知這個消息后,我知道這件事情一定要處理,只是得好好思考一下該如何做才能手到擒來、一擊中的,并把傷害降到最低。
或許是心有所思,午餐吃得索然無味。突然,靈光乍現,我趕緊利用午休時間上網搜尋影片和資料,做成上課簡報,打算利用下午第一堂課對學生們“曉以大義”。
“一個女學生在網上被三十幾個同學辱罵,甚至恐嚇將她殺害,女學生精神受到壓迫而掉頭發,她的父親一口氣將三十幾個未滿十四歲的同學都告上了法庭……”連續播放了兩則中學生在網絡上因霸凌同學而受罰或被告的新聞后,我隨即向學生說明使用網絡暴力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此時已有幾個學生開始互相對看,眼神閃爍。于是我話鋒一轉,問道:“有誰知道老師今天為何突然跟你們談論這些呢?”
整個教室靜默數秒后,一個學生怯生生地說:“因為我們也在微博做了類似的事情。”此話一出,立刻有人激動地大喊:“喂!你干嘛說出來??!”班里開始騷動,有些人說話分貝提高了。緊接著,局促不安、眉頭深鎖、瞪大眼睛的焦躁情緒在教室里蔓延、擴散……
我揮手示意要大家安靜后,說:“大家不必猜測是誰告的狀,老師會知道這件事是因為我接到一個秘密電話?!蔽姨氐卦凇懊孛堋眱勺稚霞又卣Z氣。學生聚精會神地盯著我,生怕漏了哪一個重要環節,專注地聽我往下說:“昨天,派出所的警察打電話給老師,跟我說所里的網絡警察發現我們班有人在網上謾罵政治老師,希望老師能了解一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p>
是的,我把消息來源的“黑鍋”推給警察背了。出此“險招”,實乃權宜之計,主要是為了保護勇于說出這件事的人,不使其他學生有想要找出告密者的心理,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說真的,這招“保護線人”的方法還真的奏效了,不僅完全杜絕學生揪出“抓耙子(告密者)”的行動,甚至在我的追問之下,全都乖乖地“配合辦案”,連始作俑者都“自首”了,我這才知道全班無一幸免地都參與了這個“犯罪組織”。
我語重心長地開導學生:“你們天真地以為在網上開微博罵老師這件事,只要大家不說就不會有人知道?也不會有事?其實大家都已經觸犯法律了。警察要老師調查這件事,目的并不是為了要治誰的罪,畢竟你們年齡還小,不懂法,但法律可不是不知者就無罪。為了保護你們,警察和老師的立場都是希望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只要你們立刻關閉微博,永不再犯,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闭f完,我當場打開班級電腦,讓學生退出微博,并親眼“見證”這個不當微博的關閉。
故事有沒有后續發展呢?自然是有的。
隔了一個周末,星期一一早,果然有兩位警察到學校與我對話,學生緊張地認為警察是來查“網絡謾罵案”的,因此我因勢利導地再次詢問:“你們確定關閉微博后沒有再開?以后不再網絡霸凌了?”學生們點頭如搗蒜。得到學生的肯定答復后,我也松了一口氣:“如果你們都明白了,今后也不再犯類似的錯誤,警察同志要老師轉告你們,以后要堂堂正正做人,不必再擔驚受怕了。”
同學們不知道的是,這兩位警察其實是來調查校園失竊案的!
(作者系重慶市萬州區清泉小學教師)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