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干預方案和臨床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病例89例回顧分析資料,按護理分組,A組(針對性護理)44例,B組(常規護理)45例,比較護理成效、患者心理狀態。結果:護理成效比較,A組[97.73%(43/44)]優于B組[84.44%(38/45)](P<0.05);心理狀態比較,A組抑郁[(34.51±5.24)分]輕于B組[(43.87±4.92)分],A組焦慮[(35.37±6.40)分]輕于B組[(44.93±5.01)分](P<0.05)。結論:在肝病上消化道出血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可調節患者心理狀態,增強護理效果。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肝病;針對性護理;護理成效
前言: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韌帶以上消化道病變所導致的出血。臨床研究發現,肝病患者,多伴有門靜脈高壓,由此所導致的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是誘發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肝病患者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后,及時給予治療,效果較好。但治療期間,如護理不善,患者的預后將受到一定的不良影響。有研究指出,實施系統護理干預,效果較好。肝病為臟器常見病變,分為眾多病型,危害性較大。在肝病病程末期,常見上消化道出血,此時期通常合并黃疸、感染以及昏迷等癥狀,治療難度高,較易病死。上消化道出血嚴重性受出血量、發病部位影響。此時期開展科學護理具有必要性,對病情控制,抑制不良進展有積極作用。針對性護理是在常規護理外針對病情完善護理方案,以疾病控制為核心預期的護理模式[1]。本文從2019年3月~2020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患者中選取89例,闡述針對性護理實施方法,觀察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據護理方法分為A組44例,性別:男/女=27/17,年齡(38~83)歲,平均(56.32±9.93)歲。B組45例,性別:男/女=29/16,年齡(39~82)歲,平均(56.33±9.91)歲。兩組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肝病確診;(2)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癥狀;(3)資料完整;(4)自主意識清晰。
排除標準:(1)精神病史;(2)智力障礙;(3)溝通能力異常;(4)存活期<3m。
1.2方法
A組行針對性處理:(1)癥狀觀察:監測病情變化,預防出血性休克以及肝性腦病。監測出血量,出血>70mL可見黑便,出血(250~300)mL可見嘔血,出血>400mL可見心肌頭暈等,出血量>1L時存在失血性休克風險。觀察出血量變化,及時對癥處理。(2)休克預防:監測尿量與生命體征,休克發生前常見呼吸急促以及肢體溫度降低,應及時搶救補液,進行輸血治療。(3)肝病腦病預防:對肝病腦病患者不可進行肥皂水灌腸,應嚴格控制蛋白攝入,監測血氨濃度。(4)急救護理:休克患者予以吸氧支持,監測凝血狀態,吸氧速率為(4~8)L/min。
B組行常規護理。
1.3觀察指標
護理成效:(1)顯效:5d內止血,并發癥消失;(2)有效:10d內止血,輕度并發癥;(3)無效:無以上表現。有效率=[(1)+(2)]÷(本組n)×100.00%。
心理狀態:評價工具選用SAS量表與SDS量表,評分、消極表現正相關。前者評價焦慮狀態,后者評價抑郁狀態。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4.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成效
A組有效率(97.73%)>B組(84.44%),A組顯效率(75.00%)>B組(28.29%),P<0.05。見表1。
2.2心理狀態
干預前未見可比性(P>0.05);干預后A組3討論
肝病中多種病型會誘發上消化道出血,因發病危急易致死,應行嚴密觀察和及時、謹慎處理,及時抑制出血。針對性護理的實施依據是病情,強調干預措施具有針對性,保證處理實效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肝硬化誘發時,同時合并便秘、咳嗽,應調節飲食,促進患者放松,否則情緒緊張會加重出血或誘發二次出血。為減少出血部位刺激,在急性出血時應采取禁食措施,抑制胃酸分泌,減緩胃蠕動,合并營養供應和調節電解質,適時血液輸注。針對性護理從病因出發,癥狀監控嚴密,處理更加準確、及時[2]。
本次研究中,A組肝病病例接受針對性護理后,出血癥狀控制較好,98%左右患者可在10d內成功止血,未發生重癥并發癥;75%患者在5d內抑制出血癥狀。與之相比B組控制效果相對較差,尤其是5d內止血占比較低(A組為75.00%,B組為28.29%)。
上消化道出血癥狀多見于肝病晚期,肝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因出血癥狀而加重,患者消極心理較普遍,數據顯示A組不良心理較輕,經分析該組所行的針對性干預實效性強,病情監控處理更及時,使患者對干預影響更具信心,因而心理適應性更強。穩定的心理狀態對配合治療、緩解應激影響有正向影響,積極心態也可促使患者糾正治療預期,加速病情穩定。
綜上,在肝病上消化道出血階段實施針對性護理具有科學性,應用實效性強,干預作用顯著。針對性護理后,患者心理趨于穩定,消極心態減弱,出血癥狀改善迅速,護理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彭姍姍,俞海英,鐘艷丹,等.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病死亡的回顧性隊列研究[J].預防醫學,2019,31(11):1140-1142+1146.
[2]施愛輝,劉春穎.探討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措施及護理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0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