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孫小葉 潘海惠


【摘要】? 目的? 探析高熱驚厥患兒接受中醫特色護理,對患兒心理健康及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9年9月- 2021年8月醫院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性別、年齡、體溫、病程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實施分組。對照組(n=30)采取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n=30)采取中醫特色護理方式,評估兩組患兒心理健康狀態與護理效果。結果? 實施中醫特色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顯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熱驚厥患兒接受中醫特色護理,能夠保持患兒心理健康狀態,護理效果也明顯提升。
【關鍵詞】? 高熱驚厥;中醫特色護理;心理健康;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8.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07-03
高熱驚厥是一種兒童常見的驚厥性疾病,該病的發生通常與發熱性疾病中體溫升高等因素有關[1]。當前臨床針對小兒高熱驚厥,主要采用控制患兒臨床癥狀、降低復發風險、改善預后效果等措施[2-3]。中醫將小兒高熱驚厥歸為“小兒驚厥”“急驚風”范疇,認為該病病位在心肝,發病原因一般離不開小兒自身生理特點[4]。中醫特色護理是一種借助針刺、穴位按摩、刮痧、中藥湯劑、中藥灌腸等療法,縮短小兒高熱驚厥發作時間的臨床護理方法,配合飲食指導等措施,能夠達到快速降溫止驚、減少發作次數等目的[5-6]。鑒于此,本研究對高熱驚厥患兒給予中醫特色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匯報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9月- 2021年8月醫院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實施分組,對照組(n=30)采取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n=30)采取中醫特色護理方式。納入標準:60例患兒均符合小兒高熱驚厥的診斷標準;患兒無復雜性高熱驚厥。排除標準:患有系統、精神類及感染性疾病患兒;臨床資料不全及難以配合本次臨床護理患兒。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7個月~6歲,平均年齡3.57±0.85歲;體溫39.4~40.8℃,平均體溫39.8±0.3℃;病程3個月~4年,平均病程2.46±0.89年。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個月~5歲,平均年齡3.25±0.76歲;體溫39.1~41.2℃,平均體溫39.8±0.3℃;病程4個月~3年,平均病程2.26±0.73年。兩組患兒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征得患兒家屬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60例患兒均給予監測體溫、脈搏、呼吸等指標,給予止驚退熱、抗感染治療、清理口腔鼻內分泌物等干預措施,如果患兒驚厥時間過長,給予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藥物治療。
1.2.1? 對照組? 患兒接受病情觀察、心理疏導、飲食及日常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解開患兒衣領,將頭偏向一側,使患兒處于平臥位,保持患兒呼吸通暢。
1.2.2? 觀察組? 患兒接受中醫特色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穴位按摩:接診患兒后,使用按法、揉法等按摩手段,對患兒合谷、印堂、太陽、風池、人中等穴位進行按摩,每個穴位每分鐘按摩80~100次,不留針。結合中醫辯證實施推拿療法,如常見的推三關、清河水及清肺經等方法。
(2)中藥足浴:選用15g柴胡,10g葛根,10g艾葉,3g干姜,6g羌活,6g徐長卿,12g蘇葉,10g青蒿,并配合1000ml水煎煮,取藥汁,并進行真空包裝,100ml/包,指導家屬掌握足浴點,將藥包加入200ml開水中,給患兒進行泡洗,2次/d,15d為1個周期。
(3)穴位針刺:為達到退熱目的,以直刺手法刺激患兒大椎、風池、曲池等穴位。針對患兒具體病情,做好針消毒后,刺激患兒人中穴位,待患兒清醒拔針。當患兒處于較高發熱狀態,選患兒耳尖、耳背、十宣、曲池、合谷等部位,使用三棱針進行針刺,放4~5滴血。為達到止驚效果,對患兒人中、涌泉、合谷、內關等穴位進行針刺。
(4)刮痧及中藥灌腸療法:以瀉法刮痧患兒肘窩、腘窩,輔助患兒進行退熱。取患兒背俞穴進行刮痧。如果患兒存在大便秘結癥狀,則給予中藥灌腸退熱,待患兒癥狀消退,則指導患兒開水沖服清熱熄風中藥顆粒,視患兒病情,每日口服1~2劑。
(5)中藥湯劑療法:選用9g竹葉,15g金銀花,100g甘蔗,6g桑葉,120g蘿卜干,20g白糖,用水煎煮服用,每日口服1次。
(6)使用中藥降溫帽:選用10g薄荷,10g雙花,10g冰片,10g連翹等中藥粉劑放在帽子內部的吸水凝膠外層,高熱加入5g人參;嘔吐加入5g荷葉;懶言納呆加8g藿香,8g苡仁,5g佩蘭;咳嗽加入馬兜鈴、杏仁、貝母各8g。使用前,將200~400ml涼白開、礦泉水均勻撒在帽子內側,將做好的帽子放在溫度為0~4℃的冰箱例,放置30~60min,取出后放在患兒頭上,佩戴30min,休息30~60min。
1.3觀察指標
(1)患兒心理健康狀態:從焦慮與抑郁兩個方面評估患兒心理健康狀態,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估,前者分為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69分以上),后者分為輕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以上),對比患兒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差異。
(2)臨床效果:從顯效、好轉、無效3個方面入手,評估患兒護理總有效情況,當患兒高熱癥狀消退、驚厥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為顯效;當患兒高熱癥狀得到有效改善,驚厥次數有所減少,驚厥時間有所縮短,體溫有所下降,為好轉;當患兒高熱、驚厥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與護理前相比,無明顯變化,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患兒心理情緒等指標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護理顯效率等計數資料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心理健康狀態比較
實施中醫特色護理后,觀察組患兒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護理顯效率比較
實施中醫特色護理后,觀察組護理顯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熱驚厥作為一種急診兒科常見疾病,從中醫學方面看,該病通常是由暴受驚嚇、外感風寒、內蘊痰熱等因素引起。中醫特色護理是一種以辯證護理體系與技術為依據的護理服務模式,除重視整體觀念外,還充分關注患兒個體差異性,向患兒提供穴位按摩、中藥足浴、中藥湯劑、刮痧、針刺、佩戴降溫帽等護理服務。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中醫特色護理后,觀察組患兒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表示高熱驚厥患兒經中醫特色護理,能夠確保患兒處于心理健康狀態。由于高熱驚厥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速度快等特點,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給患兒帶來嚴重后果。護理人員通過針刺、中藥足浴、刮痧等中醫特色護理措施,能夠迅速轉變患兒恐懼、害怕等情緒,并積極配合臨床護理。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顯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中醫特色護理服務于高熱驚厥患兒,更有助于提升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患兒基于以往常規治療措施,接受中藥灌腸、中藥足浴、中醫降溫帽、穴位按摩、穴位針刺等中醫特色護理,不僅能改善患兒高熱、驚厥癥狀,還能避免患兒因持續高熱狀態,誘發驚厥情況,減輕患兒腦部損傷,進而提升臨床護理有效性[7]。
總之,高熱驚厥患兒接受中醫特色護理,能夠保持患兒心理健康狀態,護理效果也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對患兒高熱驚厥癥狀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4? 參考文獻
[1] 韓芳芳.綜合護理在小兒急性高熱驚厥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1):8-10.
[2] 石詠梅,張小芹,石紅梅,等.全程綠色通道護理路徑對急診高熱驚厥患兒急救效果、并發癥及家屬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3):298-300.
[3] 陳艾香.綜合護理在提高小兒高熱驚厥治療效果及改善家屬心理狀態中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1,16(8):87-88.
[4] 郭愛萍.全程綠色通道護理路徑對急診高熱驚厥患兒急救效果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 20(22):3872-3874.
[5] 董麗.個性化護理在重癥肺炎高熱驚厥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2):225-226.
[6] 劉琳.個性化全程護理在重癥肺炎高熱驚厥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14):148-150.
[7] 戚冠群.針對性護理在小兒高熱驚厥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20):145-146.
[2022-12-0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