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摘要:主題班會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基于項目式學習理念,參照項目式學習的設計流程,結合中學生特點開展主題班會,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對主題班會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策劃組織、交流合作、問題解決等能力。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主題班會;班會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2A-0064-04
主題班會是圍繞一定主題而舉行的班級成員會議,是中小學開展班會活動的主要模式。當下很多主題班會課存在著主題選取缺乏整體規劃,主題活動實施形式單一,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理念不夠突出等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賦權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德育活動中去體驗、領悟道德準則的要求,這樣學生才能將道德準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項目式學習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借助工程中項目流程的模式,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激勵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基于項目式學習理念開展主題班會,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對主題班會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策劃組織、交流合作、問題解決等能力。
一、項目式學習理念下的主題班會的主題來源與組織形式
對于項目式學習而言,一個操作性強的項目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對于主題班會而言,一個可以促進學生發展的主題的設計是主題班會成功開展的重要因素。主題的選擇上要廣泛聽取學生意見,做到內容豐富、針對性強,主題班會的組織形式要基于不同主題的特點以及青少年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特點和發展需要,不拘一格,做到形式多樣,讓學生喜聞樂見[1]。
一般而言,班會主題的來源可以有以下幾種:
一是選取樹洞問題開展活動。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樹洞信箱,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一些困惑、感悟投遞其中,教師可以選擇樹洞信箱中的問題作為班會主題,開展的形式可以是匿名回信,鼓勵同學針對匿名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做班中同學的解憂人。筆者曾在樹洞信箱中梳理出了情緒管理、青春期、集體榮譽等主題,并在班會課上就這些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理解及解決措施,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班級同學關心的問題,也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
二是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師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主題教育,開展的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畫手抄報、同唱一首感恩的歌以及拍視頻祝福等。這個過程不但對學生開展了感恩父母、老師的教育,而且在這些活動中學生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藝,提升了自信心,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亮點,然后進行鼓勵賞識教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是抓住社會問題開展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針對社會的一些重大新聞開展具有“學習意義”的主題活動。開展的形式可以是視頻觀后感分享、個人學習目標卡制作等。筆者曾在袁隆平院士去世后,組織學生觀看了他的追悼會,學生看完之后潸然淚下,更加仰慕袁隆平院士的學術成就和家國情懷。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向優秀的科學家學習,培養學生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明確自己的理想追求。
四是針對學生生活問題開展活動。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表現,結合典型問題開展班會活動。此類主題班會開展的形式可以是情景劇、小品、話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去經歷、體驗,這比教師一味的說教效果更好。如有一段時間,筆者發現班級學生中攀比的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同學以穿大牌服飾為榮,于是及時開展了主題班會,通過小品的形式,夸張地再現學生攀比的行為方式,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視角去觀看、感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多元化的主題結合適切的形式開展主題班會,才能滿足當下學生發展的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能在主題班會中有所表現,有所收獲。
二、項目式學習理念下主題班會課開展的一般流程
(一)確定主題,民主招標
開好主題班會,一是要確立一個好的主題。主題的確定對于順利開展班會而言,具有導向性作用,它將確立班會的發展方向,并達到預期的目的。班會課主題的選擇一是要具有鮮明的目的性,每一節主題班會課都應該提前預設教育目標,圍繞教育目標設計班會,圍繞教育目標評價班會效果。二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行為表現特點及思維方式特點來選擇主題。如初一學生剛入校園,對于新學校比較陌生,可以開展“新環境 ?新起點”的活動,鼓勵學生談一談自己對新校園的認知,對初中學習的認識和目標。還可以開展規則認同教育,使學生了解初中和小學在管理方面的區別和聯系。初二學生生理、心理變化較大,可以開展關于“生理健康”的主題班會,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青春期的各種困惑,更好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初三學生面臨中考,既有動力同時也伴隨著壓力,可以針對性地對學習動力不足的同學進行“目標意識”主題教育,對于壓力過大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教育,降低他們的焦慮水平。三是在主題的確定上要多聽取學生的心聲,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意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民主商討的方式確定學生想要開展的主題活動。
班主任可以在每學期初的第一次班會中,將提前準備的部分主題交給學生討論,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提案,最終確定出本學期要開展的主題班會,然后通過小組招標的方式分配這些主題班會活動。每一個小組選擇一個主題,招標過程中側重考察學生選擇該主題的原因,初步策劃設想的可行性,并引導班級同學就該主題班會策劃構想進行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營造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參與招標的小組同學提供一些新思路,有助于接下來的班會設計。
(二)組內協商,集思廣益
成功“競標”的小組,接下來便需要結合主題的特點通過組內協商,進行班會設計以及任務劃分。劃分任務的原則是:責任到人,組長負責。組長與組員協商之后撰寫策劃書,包含主題活動目標、形式、人員分工等。gzslib2022040114531.確定主題活動目標
小組首先要商議確定主題活動的目標,目標必須清晰、明確并且可以檢測,檢測的方法也要一并寫清楚。如在“我的教室我做主”的主題班會設計中,策劃團隊給出的的目標是:每位同學主動請纓,自主選擇負責班里的一部分事務,最終呈現出了一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級事務分工表。
2.明確主題活動形式
策劃書要寫清楚:我們組要通過哪種形式開展班會活動,為什么選擇這樣的形式開展,怎樣開展?有哪些問題需要提前預設,發生這樣的問題如何去解決?如在以“早戀”為主題的主題班會中,策劃團隊就確定以辯論賽的形式來開展班會,原因是關于早戀的利弊爭議性較大。通過正反兩方相互辯論,進行思維碰撞,會使這個問題的結果越來越明晰,同時也能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該策劃組預設的問題是部分學生可能不善于公開表達,不能參與其中。基于此問題,他們預設了解決方案,即除了辯論賽的正方、反方及評委之外,還設置了計時員、書記員、場外外援以及匿名嘉賓(即使用匿名信的方式參與)等席位,有效地讓全體同學全部參與進來,提升了班級凝聚力,達成了本次班會的既定目標。
3.明確組內人員分工
小組要根據組員的特長確定主持人、課件制作人、文案設計者、攝影攝像師等。人員分工的原則是民主為主、兼顧特長,讓學生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在正面強化下提升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筆者所帶的班級中有一位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酷愛剪輯視頻,同學們便讓他擔任班會的首席攝影師,通過相機記錄主題班會的過程,最后再通過視頻剪輯、制作,給全班同學留下了寶貴的過程性資料。該同學在這樣的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極大提升了自信心,學習成績也穩步進步。
當策劃小組通過協商將班會活動目的、活動形式、人員分工確定清楚后,班會策劃組還需要進行一次答辯。班主任、班委會成員可以作為答辯專家,評估策劃方案的可行性,對策劃內容進行簡單提問,并給出相應的參考意見。答辯通過后,策劃組成員才可以根據個人分工,開展相應的工作。
(三)各顯其才,反思總結
在正式開展班會之前,班主任還必須親自把關,讓承擔本次主題班會的小組進行一次簡單彩排,對班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彩排結束后,再放手讓學生充分去開展班會,給他們足夠的自主權。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說班主任可以做甩手掌柜不聞不問,相反,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能力水平較為有限,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比如在進行辯論會的時候,有的同學的發言可能會帶有明顯的個人感情色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斷,容易激發沖突、引發矛盾。因此班主任必須時刻在場,注意控制會場的的節奏,觀察每個同學的情緒,對于一些異常情況要及時給予干預,做好引導,確保主題班會順利有序地進行下去。當主題班會臨近尾聲時,班主任再做主題發言。因為學生的知識能力有限,對于一些問題的理解不是特別深入,這時候班主任就需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升華本節主題班會課的思想。
當然,最后要梳理反思。反思不是為了批評,反思是為了更好地前進,通過班級同學頭腦風暴的方式,總結本次班會的優點和不足以及改進的方式,同時安排專人記錄,將最終結果裝入本次活動的檔案袋中,作為本次主題班會開展效果的評價內容中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以給下次主題班會策劃組成員提供一定的參考,避免類似的問題再發生,從整體上提升主題班會的德育質量和水準。
三、項目式學習理念下主題班會的評價策略
有效的評價方式對主題班會的開展起著導向性作用。主題班會中主題的多樣性、開展形式的豐富性,要求班會的評價方式不應該是單一的、片面的,而應該建立起多元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將評價量表、檔案袋、問卷調查三種評價形式結合起來,對主題班會開展效果進行評價。
在策劃組策劃主題班會之前,班主任可以指導班委會成員設計評價量表。評價量表可以將主題班會中的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并對每個子任務不同層次的表現進行詳細描述,表達對策劃組成員完成某項任務的具體期望。這樣策劃組就有了行動方向,可以有的放矢地開展主題班會的設計工作,同時對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也有了一定的參照。在主題班會開展過程中,可以采用檔案袋評價。檔案袋可以包括封面、目錄、內容、總結。檔案袋可以在主題班會從選題到結題的整個時間跨度內自然生成,班會策劃組成員在合作完成主題班會的設計、實施之后,隨之也就完成了該檔案袋的內容。通過對檔案袋中各種資料的梳理分析,可以充分反饋、評價策劃組成員在班會設計的各個過程中的學習收獲、態度意志和進步情況等。班會結束后,可以給學生分發調查問卷,通過問卷了解學生在班會中的收獲情況、班會目標的達成情況,更為客觀地對班會策劃小組的工作進行評價。
多元評價可以改變班主任固有的評價觀念,幫助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從而更好地審視自己的德育工作,因材施教。對策劃組團隊成員而言,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策劃團隊中的貢獻以及所做任務的質量,從而在比較中激勵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對班級其他同學而言,這樣的班會發揚了民主精神,提高了學生對班級事務的參與度,有助于德育目標的順利落地。
項目式學習理念下的主題班會從集體確定主題、小組競標主題、小組任務劃分、班會開展形式及最后的多元評價,每一個環節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各抒己見,民主討論,各執其事。全班學生共同努力完成主題班會的開展,每位學生都在主題班會中得到了成長與進步,收獲了豐富的情感體驗,促進了自我教育,實現了道德品質的自我建構。同時,這樣的主題班會促進了師生和生生之間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構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真正實現了言傳身教和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高倩.例談主題班會的設計、實施與評價[J].作家天地,202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