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瀅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不斷地提高,由此產生了網絡貸款等問題。通過深入剖析網絡貸款出現的原因以及其對大學生帶來的危害,幫助其建立極簡主義消費觀,不僅能保護大學生免受不良貸款的侵害,而且有利于緩解社會上的高消費現象,從而有效解決資源浪費等問題,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網絡貸款;大學生;極簡主義;消費觀
中圖分類號:G64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3-0090-03
一、大學生網絡貸款及其興起的原因
大學生網絡貸款要追溯到2014年興起的校園網貸,其從2015年開始發展壯大,業務對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校園網貸因其貸款門檻低、手續簡便、放款速度快等特點,吸引了大量學生,并迅速在全國各地迎來爆發式的增長。由于網貸帶來的大量社會負面影響,自2017年被教育部全面叫停,雖然校園網貸已被制止,但網絡貸款卻依舊存在著。
(一)網貸平臺及廣告泛濫,市場部門監管不力
根據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學生貸款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學生分期購物平臺滿足大學生的購物需求,比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是單純的P2P貸款平臺用于大學生的助學和創業比如投投貸、名校貸等;三是阿里巴巴、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1]但由于監管不到位,逐漸變相發展。各式各樣的網貸平臺爭先恐后地出現,APP和小程序的推廣、線上和線下的廣告傳單、電話和短信的無孔不入,在各網貸平臺泛濫的背后,是監管的不嚴格,運用的不恰當,以及種種為了吸引大學生貸款而花招百出的宣傳廣告,到處都充斥著虛假宣傳和深深的套路。事實上,大部分的網貸都屬于一種高利貸,是不法分子利用高校學生賺取利益的一種手段。而由于對這些網貸平臺市場準入監管的不力,導致其良莠不齊,甚至成為不法之地。
(二)大學生理性消費觀念淡薄,缺乏自制力
現如今,隨著大學生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他們的消費水平也不斷地提高,許多學生對于金錢也越來越沒有明確的概念,對于自己的生活費用也沒有明確合理的規劃,不正確的價值觀、消費觀引發盲目從眾、攀比心理,進而出現超前消費行為,導致大學生不得不在各個借貸平臺上多處借貸。而且由于學生網貸門檻低、手續簡單、放款快,無須抵押或者抵押物,迎合了大學生的需求,所以許多網絡貸款平臺也在大學生群體當中逐漸受到普遍歡迎。
此外,層出不窮的關于網絡貸款的廣告和宣傳,也對大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促使他們在資金周轉不暢時經受不住誘惑,不得不向網貸平臺尋求幫助。甚至有些大學生對網貸都沒有進行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對其后期可能會對自身造成的危害都沒有清醒的認識就開始貸款,有的甚至用自己的身份證等信息幫助他人借貸。另外,還有一些人打著兼職刷單的旗號,專門引誘那些自制能力不強和生活有些拮據的學生,假裝給出高額利潤和工資,借此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在網貸平臺上獲得利益等等。
二、大學生網絡貸款的危害
(一)信息泄露,不斷陷入貸款“騙局”
現如今,各種網絡貸款申請便利、手續簡單、放款迅速,僅憑一張身份證或是一張學生證,不用本人親自到場,甚至不必簽訂協議只要“刷臉”等行為,學生就能很快貸款幾千甚至幾萬元不等。很多學生可能沉浸在貸款給出的便捷之中,絲毫沒有意識到他雖然只需要填寫一份分期付款申請表,但其中涉及的重要信息卻一點也不少,除去個人的身份證號、照片、學號、學生一卡通這些信息外,有的平臺在注冊的時候,可能還要學生提交父母、同學,甚至是學校教師的相關信息,還包括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后果不堪設想。“而且部分貸款平臺存在信息審核不嚴、高利率、高違約金的特點,極易發生盜用身份證、學生證貸款的現象。”[2]
此外,許多網貸平臺在借貸時,通過虛假宣傳或者是隱瞞、玩文字游戲等等手段,學生在簽署協議之時如果沒有認真閱讀,根本無法發現或是理解,稍不留神就會吃虧上當。“很多學生因為沒有仔細閱讀合同文本,對滯納金部分并不了解,而產生了巨額滯納金,導致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2]還有的學生對貸款平臺所謂分期貸款的風險知之甚少,有些平臺貸款的利息并不低,并且對還款的限定期限模棱兩可,也可能會致使學生因還不起利息而不斷借貸還債,陷入貸款的無底深淵。
(二)消費觀扭曲,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大學生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與之前的階段相比,他們更容易受到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和消費觀念的影響,比如盲目跟風、攀比的消費心理,追求高端消費品,從前他們會因為自身經濟能力的原因放棄過度消費。然而網絡貸款的出現,不僅使他們的消費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也助長了他們的消費欲望。據悉,大學生校園貸的消費主要是用于購買高端消費產品,目的是滿足自己攀比心理以及對昂貴的消費產品的盲目需求,比如最新款的手機、明星代言的一款運動鞋、名牌皮包等等。在網貸的促使下,大學生的傳統消費逐漸變為超前消費、分期消費等,甚至出現了畸形的消費行為,以此造成了大學生消費觀的扭曲。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與傳統的校園生活相比,現如今大學生的生活圈子儼然是一個小型社會。如今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消費成本不斷增加,請客吃飯、節日禮物、外出聚餐、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越來越多,他們意識到了想要提早地融入社會,為自己的將來打下一定的人脈基礎。然而,他們自身的經濟條件卻無法允許他們過多地將金錢投入到這些消費中去,因此,有些大學生在網絡貸款的誘惑下,開始不斷透支自己的經濟信用額度,結果卻換來了極其沉重的經濟負擔。在這種壓力下,有的學生會拆西墻補東墻,借一個款去還另一個款,從而陷入了網絡貸款的陷阱,越陷越深,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三、極簡主義消費觀的含義及其內容
(一)極簡主義的溯源
事實上,“極簡主義”并不是要宣揚一種純粹的理論,在現實生活中,極簡主義始終植根于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從‘極簡主義’產生的思想淵源上看,它與西方新教(Protestantism)和清教(Puritanis)的教義和教徒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系,例如‘西多教派’和美國新教派別‘震顫派’都對‘極簡主義’產生過重要影響。這些教徒們大都主張簡單樸素的生活方式、反對鋪張浪費,所以他們的教堂設計都力避裝飾,結構清晰,塑造出神圣、靜默的宗教氛圍。”[3]這實踐了盧斯一句名言:“裝飾就是罪惡。”他們的生活也異常樸素,在器皿、房屋和日常用品上精心設計、細心保養,并且會使用多年。當然,在中國古代社會,不少文人雅士也奉行極簡的生活方式,比如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閑適,他們的欲望有限,所以能滿足于最簡單的生活。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在物質匱乏的條件之下,人類為了積累社會財富而實行的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
(二)當代的極簡主義消費觀
然而,我們當代所謂的“極簡主義消費觀”并不是由于物質匱乏而興起的,它是人類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由于超負荷的過度忙碌所提出的一種新的消費理念。在現代社會中,大量的閑暇、長期的休假也是一種奢侈,成了某些特定階層的享受。可以說,“時間就是金錢”已經成為現實,我們時時刻刻用金錢的標尺度量著時間。而富裕的人用放棄賺錢的方式換取了個人的自由和空間。例如當代新興的“綠領階層”和“背包族”,實際上很多來自社會的中上階層,至少他們要有作為基礎的經濟砝碼,有長期的、穩定的生活保證。極簡主義消費觀,是對自身的再認識,對自由的再定義。所謂的極簡主義的消費觀,就是要先深入分析自己,知道什么是對自己最為重要的,然后開始專注地追求,用自身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來獲得最大的幸福。我們要學會放棄,比如那些不能帶來效用的物品,我們還要學會控制,減少那些會徒增煩惱的精神活動,學會簡單地生活,從而使自己獲得最大程度的精神自由。
四、極簡主義消費觀構建的相關對策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種思想的碰撞交匯帶來了豐富多元的文化思想和社會思潮,頻繁的交流使得這些思想在全球的傳播變得更加迅捷。以美歐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通過一系列的文化產品和宗教滲透等手段大力宣揚他們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因此,在網絡貸款盛行的環境下,高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有關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理論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養成環保意識。自覺抵制拜金主義、鋪張浪費等行為,樹立極簡主義消費觀,從而促進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二)對各網貸平臺和社會消費環境進行監管
為控制網絡貸款風險,政府部門必須加大對各網貸公司的監管力度。其一,是對網貸公司的市場準入進行規制。依照“誰批準、誰監管”的原則,“法律應當要求網貸公司取得特許經營資質。”[4]由此,可以對社會上層出不窮的網貸公司“野蠻生長”的現狀形成約束。其二,是對網貸公司的借款行為進行控制。“首先,網貸公司應對大學生貸款進行嚴格審核和責任承擔。”[5]其次,應對大學生貸款的利率進行一定的法律規制。最后,對于網貸公司的一些不恰當甚至是誘導的虛假宣傳行為,進行合理的約束以及規整。
此外,針對社會上層出不窮的高消費問題,國家要及時制定相應的政策,對市場的消費環境進行監管,以此來遏制人們對物質的狂熱追求,減輕人們對物質的依賴性。比如,協助調控物價,嚴禁商家通過抬高商品物價,從中謀取私利;嚴格把控商家在廣告媒體上的宣傳,對虛假宣傳、夸大事實的商家給予懲戒,隨時隨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做好宣傳工作,呼吁社會公眾學會理性消費,不盲目跟風消費;大力扶持自主研發和生產綠色環保商品的企業,對于電子產品的研發以提升商品的節能和實用性為主,倡導綠色消費。此外,政府部門還可以調整稅收標準,以此來平衡社會公眾的消費心理,營造和諧的社會消費環境。
(三)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樹立極簡主義消費觀
如果一個人清楚了對自己來說什么是最為重要的,就可以干凈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生活中,你承載的物質越多,你的心靈就會越沉重。因此,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首先需要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認識到網絡貸款具有的危害性,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之風。我們要學會物質極簡,實現一種綠色、健康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例如,低碳出行,輕裝出行,選擇坐地鐵或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樹立環保意識,確有必要的物品,充分使用它,更注重電子產品的功能和能耗,減少購買功能重復的電子產品等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因為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家庭,所以我們在消費過程中,要考慮自己的消費能力,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在購買物品時盡量選擇價廉物美的商品,根據自己的需求添置物品,不攀比,不盲目跟風消費。發展科技的真正意義并不是為社會無窮盡地提供商品,而是讓每一件產品的功能都豐富到你不得不去縮減其他產品的程度。只要社會公眾一起努力,實現生活上的極簡主義,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就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結語
從網絡貸款和大學生消費觀構建的視角來探討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消費上的極簡主義,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這個萬物俱備、物欲橫流的背景下,對物質的占有已很難再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獲得長久的滿足感,從實物中獲得的滿足感維持的時間也很短。因而,當代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學會物質極簡,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水平,從而不斷地推動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參考文獻:
[1]? 潘志賢.網絡貸款瘋狂人侵大學校園是福是禍?[N].中國青年報,2016-03-21.
[2]? 李芬芬.大學生網絡貸款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
[3]? 謝婷婷.“由奢入簡”——談極簡理念下的包裝設計[D].天津:天津工業大學,2013.
[4]? 梁鵬.大學生網貸風險的法律控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5).
[5]? 余興園,邵琪,等.大學生網貸引發高校思政教育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10).
[責任編輯 文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