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傳明,王振杰,紀 忠,杜召輝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國多地蔓延,由于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政府要求群眾盡量減少出行和避免聚集。與此同時,各大高校延遲開學,在此期間,如何做好停課不停學,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1-3]。21世紀是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滲透人們的生活,在教育領域,伴隨著信息技術逐漸深入課堂,新環境激發了大眾對學校教學過程中方方面面的思考,助推了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創新[4-6]。本研究通過探討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旨在為急診醫學教育模式改進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2019年11至2020年11月選取蚌埠醫學院2018級臨床醫學本科專業學生100人作為教學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人。兩組學生均為相同教師帶教,并且入科時對兩組學生分別進行理論測試。觀察組中男28人,女22人;平均年齡(22.30±3.50)歲;入科平均理論測試成績為(60.53±11.66)分。對照組中男26人,女24人;平均年齡(21.80±4.10)歲;入科平均理論測試成績為(62.53±12.76)分。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入科理論測試成績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模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法,帶教教師依據教材大綱、典型案例,將全部理論內容制成PPT展示,示教室內結合教材現場教學,由帶教教師講授完成。觀察組采用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建立班級微信群,帶教教師、急診醫學科主任、副主任等建立臨床教學小組、臨床教學督導小組,臨床教學督導小組監督考核臨床教學小組教學計劃實施情況。(1)課前:臨床教學小組組長將教學計劃、急診科及醫院基本規章制度通過微信群發放給學生,并在微信群內對學生的疑問一一解答。然后依據教學計劃,帶教教師分批次將收集臨床診療過程中有教學價值的典型病例、影像學資料、手術圖解及視頻等教學素材,借助網絡資源,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視頻,時長20 min內,線上發放給學生,學生通過觀看網絡視頻先進行自行學習,并提出重點關注的問題。視頻中的內容包括急診科常見的臨床操作,如清創縫合基本操作、換藥術、拆線,急診如何接診患者,如何對急診患者進行系統查體,遇到危重癥患者如何處理等。部分視頻為臨床診療過程中實際錄制。(2)課中:教師在線上課堂集中為學生進行指導講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答疑,課堂上學生與教師進行充分交流互動,直接聚焦知識盲點。最后進行課程總結,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在線點評、分析及指導。同時對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3)課后:學生在進行所有課程學習后進入臨床,由帶教教師指導下,對部分患者進行接診、查體,并完成基本臨床操作。由帶教教師點評其中的不足,并進行指導更正。學生課后2~3人為一組,針對臨床學習中的不足反復進行訓練。
1.2.2教學效果評價 (1)出科時進行急診科理論知識及臨床技能考核。理論知識及臨床技能考核滿分均為100分,考核內容參考急診醫學教學大綱,包括入院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病例書寫、診斷及鑒別診斷、急診科臨床基本操作等。(2)評價教學效果。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評價教學模式是否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及專注度、是否能提升自學的能力、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急診科的學習興趣及繼續接受該種教學模式的意愿。

2.1兩組學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出科理論考核成績及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分)
2.2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比較 在提高學習效率及專注度、提升自學的能力、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急診科的學習興趣及繼續接受該種教學模式的意愿5個方面,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比較(n)
線上教學最大優點突破了上課時間的限制,教師有充裕的思考時間,可以更好地利用課外的時間解決問題,但是缺乏互動是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最主要因素[3]。小規模的線上教學可充分利用教學平臺的優勢,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討論,實時互動,靈活性更高[7-9],可以形成師生間、學生間一對多、多對多地互動交流,并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學習體會和經驗,讓學生沒有顧慮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討論互動中,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培養了學生更多的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10-11]。翻轉課堂使得教學由“教-學”模式變成了“學-教”模式。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哈佛大學[12-14]。早在2006年,翻轉課堂的創始人薩爾曼·可汗將自己制作的輔導內容視頻首次上傳到網站上,讓許許多多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有公共視頻可進行參考學習。這一舉措很快風靡全網,至此,人們開始聚焦翻轉課堂教育理念[15]。翻轉課堂其實就是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觀看網絡視頻先進行自行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直接聚焦知識盲點,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16]。相比于傳統教育而言,翻轉課堂以微視頻為載體,將“教”與“學”融合起來,由傳統的先“教”再“學”轉變成先“學”再“教”,學生能夠完全按照自身的喜好和習慣,安排學習進度,配合教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其教學效果與教師時間分配、課堂組織、資源制作能力、學生主動性和評價方法具有密切相關性[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出科理論考核成績及臨床技能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相比于傳統教育模式,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可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擺脫傳統理論及操作技能的枯燥性,學習過程中記憶更加深刻。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提高學習效率及專注度、提升自學的能力、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急診科的學習興趣及繼續接受該種教學模式的意愿5個方面,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更加強調教師在對學生學習的指導、輔助支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并在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翻轉課堂環節要求教師有更多知識準備[18-19]。因此,教師的主導地位在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中不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強。此外應該重點關注到線上教學+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新出現的教學特點,其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結構,且教學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面對面教學模式轉變為在線視頻教學模式。同時,教師的角色和任務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由以往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20-22]。在線上教學聯合翻轉課堂中,學生的上課感受有別于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通過翻轉課堂,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與主導權,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程度,學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此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醫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積極主動性及語言表達能力[23-24]。線上教學聯合翻轉課堂,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及時對學生進行答疑解難,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并能夠給出正確意見或建議。只有有效轉變教育思想,逐漸更新教育理念,在急診醫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才能取得切實有效的效果。客觀上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線上課堂進行討論和交流,要求課前對施教內容精心準備,并且在課堂上仔細觀察教學進程及學生的反應,努力將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在實踐中落實。學生和教師均參與、交流、討論進而使受眾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這就是小規模線上教育+翻轉課堂的優勢所在[25-26]。
小規模線上教育聯合翻轉課堂作為新型教學模式,這是醫學教學改革前進路上的一大創新,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需要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改善。在疫情期間,翻轉課堂得到大力推廣,成了停課不停學的重要手段,為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育工作者更應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將對教學改革的理論研究進行科學探索,應用到醫學的教學實踐中來,為更多的醫學生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