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R日娜
摘 要: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本質是堅持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茖W把握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內在關聯:愛國是基本紐帶、愛黨是政治保證、愛社會主義是現實載體。厘清歷史虛無主義、世界主義、極權主義、個人主義觀點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問題的認識誤區。實現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是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敢于同一切錯誤思想作斗爭、以共同富裕為指引建設偉大國家、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從嚴治黨和以豐富的儀式感營造濃厚氛圍四個方面全面推進。
關鍵詞: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歷史虛無主義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1.025
中圖分類號:D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22)01-0135-06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1]。這一論斷豐富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理論的時代內涵。面對“愛國過時論”“愛國可以不愛黨和社會主義”等錯誤論調,我們必須講清楚新時代愛國主義為什么是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三者之間存在怎樣的內在邏輯,如何能實現三者的高度統一,這些都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新熱點、新重點、新難點。
一、新時代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內在邏輯
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具體內容,它一脈相承且與時俱進地發展著。新時代愛國主義本質上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從內在邏輯上闡明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關系,有益于增進人們對新時代愛國主義內涵的認同,從而自覺做到理性愛國。
1.愛國是凝聚三者高度統一的基本紐帶
愛國是人類最樸素的情感,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演進的全過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的內容和要求既是具體的也是不同的。就近代以來的中國而言,表現如下:首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深深契合了近代以來愛國的具體要求。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無數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走上了抵御外辱、尋求真理的探索之路。期間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多次的嘗試與奮斗,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擔負了時代重任,尋求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救國救民的科學真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成功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頭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又通過實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初步確定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更是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黨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契合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潮流。其次,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深深契合了近代以來愛國的具體要求。愛國和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是近代中國革命實踐的必然結果。在嘗試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發起自上而下改良運動,通過革命推翻帝制走向資本主義道路的方案行不通后,是社會主義引領中國人民走出黑暗深淵,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是歷史的必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成功地探索出一條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人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與祖國的前途共命運成為時代最強音,從而內在地實現了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的相統一?!芭c愛國主義的相遇,使社會主義在中國有了更堅定更廣泛的群眾基礎;而與社會主義的相遇,也使愛國主義得到了新的升華”[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探索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人民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事實證明,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緊密聯系,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強化。
2.愛黨是確保三者高度統一的政治保證
現今社會,政黨是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愛國主義與對待政黨的態度有密切關系。在當代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4]。首先,愛國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將政黨剝離出去空談愛國,而是要承認政黨與國家的無法分離關系。擁護和熱愛使國家走向興國安邦繁榮富強的政黨,就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充分地調動了14億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帶領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從建國時的“一窮二白”到2010年時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落后的農業國發展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從溫飽不足到實現全面小康,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速度。這些驕人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其次,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總體來說是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其所取得的成就與進步偉大輝煌,其所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也世所罕見”[5]。這些偉大輝煌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尋求到的一條順應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并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的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全體人民的團結和統一的意志和行動,才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不斷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正如習近平所說:“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6]。
3.愛社會主義是實現三者高度統一的現實載體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興衰、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幸福。在當代中國,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不是一句空口號,而是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它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凝聚了愛國力量,充實了愛國的行為實踐。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和強國富民的艱辛探索與成功實踐,同時也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歷史結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造性地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成功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制度前提、物質基礎和理論準備。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唯一出路”[7]。在這一時期,全國人民愛國熱情高漲,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將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結合起來,成為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鮮明特征和行為指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指出:“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的光榮”[8]。這一時期,改革開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動力,愛國以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實踐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我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習近平指出:“弘揚愛國精神,必須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9]。這一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深入人心,愛國的向心力進一步增強。其次,愛黨必須愛國,黨和國家人民的發展目標一致,承載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品格,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始終秉持人民立場,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之路。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性鑲嵌到黨的理論及實踐中。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多次強調:“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0],這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一直遵循的根本宗旨。據此,黨帶領和依靠人民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稱自己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深愛著祖國和人民”[11],他以深厚的為民情懷激發了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新時代,習近平也始終強調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黨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他深情地指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12],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追求,提綱挈領地詮釋出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gzslib202204021816二、新時代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認識誤區
厘清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認識誤區,有利于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國家力量,維護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1.以歷史虛無主義觀點否定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歷史虛無主義打著學術研究尤其是歷史學的旗號,以主觀臆想為基礎,慣用“重評歷史”和“還原歷史真相”的幌子,以雞零狗碎為考察對象,披著“私人回憶”的外衣,表面上滿足大眾的好奇心,實則誣陷和丑化黨的領袖和英雄人物,借以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是一種帶有強烈政治目的的有害社會思潮。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問題上,歷史虛無主義意在反黨反社會主義。他們迎合西方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政策,鼓吹馬克思主義是革命斗爭學說,是“過時論”“無用論”,進而否定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他們通過無限地放大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曲折一面,借此否定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們以共產主義未實現為由,對我國的社會主義進行道德捆綁,惡意制造“中國崩潰論”,借此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性。他們通過戲說黨史國史、抹黑領袖和英雄等方式否定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引領民族復興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等。這種錯誤觀點的本質是掩蓋客觀歷史的全面性與規律性,以截取的局部的歷史代替全部,以臆想的東西代替真實,從而達到否定特定對象的目的,是唯心主義史觀的具體表現。它虛無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百年來的奮斗史,從歷史流變上攻擊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
2.以世界主義觀點消解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世界主義最早起源于古希臘的“世界公民”一詞,有著明顯的世界一體化隱喻,其延續西方的普遍主義和理想主義,在研究對象上試圖以人性的普遍同一塑造無差別的抽象共同體,在實踐內容上嘗試打破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以共同的倫理道德結成價值聯盟,在最終目標上企圖擴大以價值聯盟為政治取向的空間,以實現所謂的普世倫理運行的理想世界。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問題上,世界主義者意在“西化”和“分化”中國。當今世界,民族和國家仍然是長期存在的最重要的政治單元。然而,他們卻主張取消國家邊界,把民族和國家納入同一性范疇,無需再提倡本民族和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將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視為一種狹隘的民族利己主義。他們以虛假的政治愿景瓦解愛國主義理論的存在,最終達到煽動民族情緒、分裂國家的政治意圖。他們不能彌合理想與現實的差異,無從確定可行性的實現路徑,是一種迷惑人心的烏托邦思想。這種錯誤觀點的本質是一種自我矛盾的虛假理想,是缺乏現實依據的形而上學觀點。它看似是以整體性和包容性的思維解決全球化所帶來難題,實則是在宣揚世界主義的過程中,夾雜著資本主義控制全球的主張,是西方中心論的思想再現。
3.以極權主義觀點污名化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極權主義是由個人或集團控制一切社會力量來構建社會運行秩序,以宣傳和恐怖為主要手段誘導民眾參與極權運動的國家政治制度。它強調一貫正確的專制統治,壓縮私人自由的空間,把人當做“玩偶”和機器,是破壞人存在真實意義的反人類制度。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問題上,極權主義意在破壞黨和國家的形象。他們將強調三者的高度統一污名為中國共產黨實現極權政治的一種思想控制,對于強調熱愛政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嗤之以鼻。他們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等同于極權領袖,妖魔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們極盡“撒謊、偷竊、胡編亂造”等卑劣手段抹黑黨的領導,挑唆黨和人民的關系。他們將人民民主專政污蔑為“極權國家”,將社會主義制度誣陷為“極權制度”。這種錯誤觀點的本質是濫用概念,顛倒黑白,帶有明顯的制度性歧視。
4.以個人主義觀點對抗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個人主義源自私有制,是西方的核心價值觀念。它強調個人至上,以追求個人利益的滿足作為行為的價值取向。強調個人中心主義,以個人為出發點看待世界、社會和人際關系。它是資本主義道德觀的核心要義,與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形成根本對立。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問題上,個人主義意在制造個人與黨和國家的對立。他們認為強調集體主義是不尊重個人的發展價值和平等權利,是反對個人利益甚至是迫害個人存在的理論。他們認為三者的統一與否是應該按個人意愿的自由組合式選擇,他們秉持一種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態度,宣稱“我愛國了,國什么時候愛我了?”這種錯誤觀點的本質是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和國家之上,割裂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依存關系,是一種孤立片面看問題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其理論上是錯誤的,實踐上是有害的。
三、新時代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實現路徑
貫徹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不僅表現為對祖國的真摯情感,還表現為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以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其轉化為實踐自覺。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敢于亮劍:旗幟鮮明地同反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錯誤思想作斗爭,樹立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正確認識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發展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面對在新時代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問題上存在的思想矛盾,我們必須敢于亮劍,敢于同反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錯誤思想作斗爭。首先,堅守馬克思主義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中的指導地位,增強主動力。面對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問題上的各種錯誤觀點,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正本清源的理論基礎和根本遵循。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中的指導地位,運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豐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內容,阻斷錯誤觀點的滋生和發展路徑,搶占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話語權。其次,占領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網絡輿論斗爭主陣地,增強戰斗力。截至2021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網絡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如何在網絡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關鍵一環。要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快中國故事的資源整合,提煉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傳遞中國故事的精神內核。要從戰略被動向主動轉化,搶占網絡輿論的話語權,及時引導和控制網絡輿論的走向,不給錯誤觀點留機會和平臺。要融合媒體技術,創新理念,改變“說教式”“填鴨式”等枯燥的宣傳做法,突出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宣傳,借助漫畫、動漫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中國聲音。對攻擊污蔑黨、政府和社會主義的極端言論,堅決打擊,涉及違法的依法嚴懲。再次,突出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真理性,增強信服力。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明白堅定。同背離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錯誤傾向作斗爭,關鍵是要把重大理論問題研究透徹、闡釋清楚。明白新時代愛國主義為什么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清楚為什么是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三者的高度統一,懂得不良社會思潮為什么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有危害,只有闡明愛國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基本理論和現實問題,才能讓人民群眾有效地甄別錯誤思想,提升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gzslib2022040218162.大展宏圖:以共同富裕為指引建設偉大國家,夯實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力量之基
實現三者的有機統一,離不開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社會主義發展的越好,三者統一的認同感就越強。進入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已經成為我國新的發展目標。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以共同富裕為指引建設偉大國家,充分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增強“四個自信”,進一步夯實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力量之基。首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底線要求。習近平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13]。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是讓全體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2021年我們已經打贏了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質性的共同富裕提上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日程。在新的起點上,要繼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關切,做到民生無小事,努力增進民生福祉,讓人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14]。始終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持續和有保障。要做好這些方面的制度建設,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兜底網”。其次,加快結構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習近平對我國經濟發展特征做出的重大判斷。要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做好“六穩”工作,完成“六?!比蝿铡RJ識到中國發展的曲折性,做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準備。要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努力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再次,建設生態家園,繪制人民的美好生活,這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在保護生態中發展經濟,在發展經濟中保護生態。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則。要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要“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與責任制度”[15]。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人民創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環境。
3.強基固本: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從嚴治黨,凝聚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向心引力
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取得一系列的巨大成就,與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優秀特質不可分離。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共產黨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使中國共產黨深受人民的擁護與愛戴。首先,加強黨的政治性建設。習近平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16],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具有統領作用。黨的政治建設首要任務是堅決捍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的“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能力,找準政治站位,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心中有黨,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對黨中央決策部署不講條件、不打折扣、不搞變通。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把“講”落到具體行動上。其次,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保持先進性才能使黨永立時代潮頭,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百年的奮斗進程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要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以理論強黨。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要強調理想信念教育,補足共產黨員的精神之鈣,強化黨性修養,發揮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再次,加強反腐敗斗爭。腐敗問題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評判一個政黨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但是當前加強反腐敗斗爭仍然是關系到民心向背的頭等大事,要始終堅持反腐斗爭高壓態勢,常抓不懈。當務之急是加強對百姓身邊腐敗行為的治理,必須根治“微腐敗”這個直接關系百姓民生福祉的“大禍患”。必須加大對腐敗行為的懲罰力度,要建立起一個“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保障有力”的高素質的隊伍,才能使反腐敗斗爭取得更好的成效。
4.潤物有聲:以儀式的涵養,營造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濃厚氛圍
儀式是軟實力的表征,既是一種活動也是一種象征。習近平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17]。形成潛移默化的情感記憶。首先,要用好大中小學思政課課外實踐的主課堂。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8]。課外實踐是思政課的重要環節,要充分利用這一環節持續開展儀式化的教育活動,使得從兒童到青年這個人生成長的“扣扣子”階段,能有一個持續性的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教育體驗,從而增強他們的情感認同。比如,參觀博物館、紀念館、參加重大事件和人物紀念活動、參加升旗儀式、參加志愿者社會活動等各種形式。通過參與這些活動的氛圍,會加深他們對黨和國家以及社會主義的認知,潛移默化地深化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情感。其次,要用好旅游活動的社會大課堂。通過對國內旅游資源尤其是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浸潤情感。我國歷史悠久,國土廣袤形成了豐厚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資源(包括紅色旅游資源)。要利用旅游資源吸引人們以親身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活動,在游覽中以物動情,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可以結合專項主題開展文旅深度融合的紅色旅游,增強紅色旅游資源的內涵式發展。如打造學習“四史”主題教育旅游線路,用活紅色旅游資源,講活歷史故事,達到“悟得到情懷,觸得到心靈,見得到行動”的學研教育。再次,要用好媒體平臺。通過直播或報道重大紅色節日的慶祝活動以及現時發生的重大事件,熏染情感?!凹t色節日是紅色歷史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事件標志性時間的集體記憶,是銘刻在歷史上的重大時刻”[19]。如“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都承載著整個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演變發展歷史。在紅色節日的慶?;顒又校瑥姷膬x式感更能突出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內容和精神。如2019年國慶佳節進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直播節目,伴隨著70響禮炮拉開序幕,隨之進行升國旗、奏國歌,大閱兵等一系列震人心魄的儀式,展現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氣神,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崇高的國家情懷,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給全國人民上了一堂行走的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的思政課。同時,現時發生的重大活動也會激發人們的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情懷,“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需要嵌入到公民對國家大事的自覺關注”[20],比如,2020年以來中國防疫的巨大成就和感人事跡、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開閉幕式等,都可以深深震撼人的心靈,引發人們對黨和祖國的情感共鳴。gzslib202204021816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2).
[2][4][14][16]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3] 劉建軍,曹一建.思想理論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8.
[5] 習近平.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J].中共黨史研究,2011(10):9.
[6]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7]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378.
[8]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9] 習近平.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報,2015-12-31(1).
[10]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11] 何學元.贊“我是人民的兒子”[J].四川統一戰線,2004(8):26.
[1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44.
[13] 習近平.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 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N].人民日報,2015-11-25(1).
[15]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1).
[17]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18]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19] 常衛國.紅色節日體系的價值觀養成功能——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長效機制的探索[J].黨史縱橫,2010(9):4.
[20] 吳明濤.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生成、鍛造與根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