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要:音樂教育教學廣泛體現于多個方面,如音樂知識傳授、音樂事跡分享、鑒賞能力培養、演唱能力培養等。其中演唱能力培育可謂是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感受音樂魅力,促使學生于實踐中實現音樂核心素養綜合化發展的基礎與關鍵。為了有效落實演唱能力培育任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針對性地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盡可能以科學、合理而高效的方式展開教學。
關鍵詞:中職院校;教學;演唱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引言
興趣是學生參與到音樂演唱練習中來的關鍵基礎。但凡學生缺乏足夠的演唱興趣,那么他們往往會抱著被迫完成任務的心態進行學習,自然學習效果較差。反之當學生演唱興趣足夠濃厚,他們往往是自發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積極探索,主動挖掘,進而在學習與實踐中實現演唱能力的良好發展。故而對教師而言,培養學生演唱興趣是音樂課堂教學的第一步,需要盡可能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對音樂學習、歌曲演唱產生濃厚興趣,以便為后續教學打下基礎。
一、培養聲音準確把握能力
為了可以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演唱能力,首先需要培養他們的準確把握能力,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基本歌唱技巧。為了使中職學生有效控制演唱中的聲音,教師在實際的授課中可以靈活地運用“三步走”策略來培養他們把握的能力。其一,使學生可以正確認識以及使用自身的發音器官。通過系統化、全面化講解發音器官的生理構成與作用,指導學生進行發音訓練,使他們可以更加深刻理解和使用這些發聲器官。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內外訓練自己的發聲器官運用能力,使他們可以科學地運用自身的發聲系統,形成準確的發聲習慣。其
二、培養學生把控歌唱氣息的基本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來訓練學生控制演唱中氣息使用的能力,使他們在形成正確發聲習慣后可以對氣息進行更好地控制,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后續的演唱過程中保持統一、流暢的聲音。其三,培養學生的音色把控能力。在通過上述兩步訓練之后,中職學生基本可以具備科學發聲習慣以及流暢的演唱能力,然后可以選擇一些中職學生感興趣的經典練聲曲作品,以此提升他們準確辨識音色的能力,尤其是要形成具備個人辨識力的特色音色。通過上述三個步驟的演唱訓練,可以使他們逐步自主完成演唱各類曲目的任務,這樣就可以為后續他們的舞臺歌唱表演奠定堅實的演唱基礎。
三、培養演唱技巧運用能力
在掌握科學發聲以及聲音把控能力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演繹演唱作品,還需要靈活地運用一些演唱方法與技巧去對歌曲歌唱中的音色和音調進行潤色,力求可以惟妙惟肖地展現出歌曲作品的人物思想與意境,確保所演唱出的歌曲具有婉轉動聽、字正腔圓的特性。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地分析演唱的歌曲。在對某一首歌曲進行演唱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和意圖、歌詞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剖析,確保學生可以深刻理解這首歌曲的真正含義及其包含的意境和情感等。其次,要進一步指導學生對所演唱歌曲中包含的情感或情緒基調進行準確把握,使他們可以明確采取何種演唱技巧和方法去對歌曲所要表達的真正寓意進行表達,確??梢詫Ω枨那楦凶兓闆r進行真實地展現。
四、培養舞臺熟練駕馭能力
考慮到演唱是一個藝術表達的過程,最終需要呈現在舞臺上,所以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舞臺演唱能力,學校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舞臺熟練駕馭能力,具體就是學生能否完美地征服臺下的聽眾,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訓練學生的“唱功”,也要注意訓練他們的舞臺演唱表演風格,力求使他們在舞臺進行歌唱表演的過程中形成個性化的舞臺表演風格。在培養學生舞臺駕馭能力期間,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指導與訓練,其一,要重點訓練學生肢體語言控制運用能力。雖然歌唱過程不同于舞蹈舞臺表演那樣涉及到豐富的肢體語言,但是同樣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去對自己的舞臺歌唱表演進行完善,所以教師可以將一些歌唱家在舞臺上進行歌唱表演的生動視頻展示給學生。讓他們觀察這些演唱家在舞臺表演過程中的肢體表演情況,逐步學會從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肢體律動等方面入手來表達自己對演唱作品的理解和認識,最終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舞臺演唱風格。其二,要注意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表演的機會,如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專業比賽、音樂會、專業匯報等實踐表演活動。使學生通過實踐訓練提升他們的舞臺駕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消除他們伴有的怯場心理,使他們形成成熟、自信的表演心態,最終可以實現提升他們舞臺協調表達能力和舞臺歌唱能力的目標。
五、培養學生過硬心理素質
除了上述提升學生演唱能力的對策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過硬的心理素質,避免學生因為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因為怯場而影響他們的舞臺表演效果。特別是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往往會使學生在舞臺歌唱表演過程中出現低水平發揮的情況,影響最終演唱的效果,所以平時的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培養他們的過硬心理素質。教師必須要使全體學生切實意識到偶爾的破音或高音失準是正常的,不能夠因為偶爾的歌唱失敗而失去繼續追求成功歌唱表達之路的勇氣,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勤加練習和反復揣摩,力求在持續思考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教師要將一些常用的緊張和焦慮等負面情緒消除方法傳授給學生,使他們可以靈活地面對各種舞臺表演中的突發情況。
六、創新拓展教學方法
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拓展,盡量以豐富多樣、契合教學內容且適合學生的方法展開教學,能夠最大程度地改善實際課堂成效,促使學生演唱能力實現良好進步。于實際課堂中,教師既可以采取自己伴奏、學生單獨演唱這一方式進行引導,也可以采取集體合唱這一方式引導歌唱,還可以采取分角色對唱這一方式指導學生演唱,另外再配合上游戲玩耍、情境營造、任務驅動、競爭動力等不同方法,能夠營造出豐富多彩、歡樂有趣的優質課堂,進而確保學生可以在學習與練習中實現演唱能力顯著進步。
七、結語
提升學生演唱能力是中職院校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之一。因此,音樂教師在展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從培養學生聲音準確把握能力、演唱技巧運用能力、舞臺熟練駕馭能力和過硬心理素質入手,加強音樂演唱訓練指導,提升學生演唱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陽.中學音樂演唱課教學方法實踐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8,(09):192-193.
[2]胡愛華.高校聲樂教學對學生演唱能力培養分析[J].明日風尚,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