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燕飛
摘要:讀寫結合是語文課程當中較為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模塊。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需要學生思考并實踐的科目。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將寫作與閱讀融合進行學習,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此時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無法將讀與寫兩者進行轉換,同時學生的文化積累程度也比較淺顯。教師應在小學課程中,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展開語文教學,使學生能輕松的捕捉到文字的情感轉變,從而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讀寫結合;語文課堂;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小學語文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課程,是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組織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學好語文知識內容,對學生的今后學習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將讀寫結合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中,使學生養成累積詞匯、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幫助小學生加強口語敘述能力,滿足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需求。教師應重視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不斷的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每名學生的學習習慣,切實的達到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1.現階段讀寫結合的教學分析
1.1機械化讀寫模式
在現階段的日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閱讀以及寫作的內容,離不開教師的布置與指導。在老師出示相關閱讀內容后,通常會布置一些相關題目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將其中的文字或內容進行背誦抄寫。這類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現偏差,更使學生無法理解語文中所呈現的核心內容,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重心停留在表層理解。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要求學生將自己所講述的內容,進行筆記整理與抄寫,將中心內容進行機械化的背誦,學生無法理解文章當中的中心主旨,無法更進一步的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內容。大量的寫作任務,在長久的訓練下,將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成熟,學習語文知識也只是在教師的推動下進行,失去了學習的靈活性以及自主性。
1.2讀寫側重不均衡
在語文的讀寫課堂當中,部分教師對讀寫結合的開展出現偏差。部分教師只能在課堂當中重視其中一項教學內容,一些教師認為閱讀只是為寫作進行鋪墊,擴展學生的思維層面,幫助小學生的寫作成長,從而導致課堂當中的寫作任務增加,閱讀任務減輕,而部分教師卻恰好相反。長期以往的讀寫側重點不均衡,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現混淆,學習能力下降。
2.開展讀寫結合應用策略,點亮語文課堂教學
2.1尊重學生的思想領悟
每名學生的學習思維、成長環境,以及學習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應尊重每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了解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有效的讀寫結合課堂,并認識到不同學生對一篇文章的閱讀,將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與感悟,教師應尊重學生多元化的思想。在閱讀當中,學生會將自己所產生的情感進行閱讀代入,從作者的角度產生不同的感悟以及觀點。學生在個性化融入的閱讀中,產生獨特的感想,教師在尊重理解的態度中,應正確的看待文章的中心主旨內容,使學生能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成長。并引導他人將自己觀點表達,與同學之間展開分析討論,細細的品味作者的情感表達,并能根據同學的分享產生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鳴。教師可以在閱讀中引入恰當的辯論比賽環節,教師設計辯論內容,使學生圍繞內容開展正方以及反方的討論,將自己的閱讀理解進行書寫。例如在《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時當中,教師使學生了解有關地球的知識,增強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并且在學生閱讀后,教師根據文章主旨采取辯論環節,引導學生說一說保護地球的方式有哪些,并將自己找到的資料進行記錄。
2.2從學生的生活出發
在閱讀與寫作中,學生最直觀的知識來源是在生活當中,學生會將自己生活中的內容進行記錄,并在一定的時間內展開反思。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展開讀寫結合時,應考慮到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使語文課堂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革,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觀察自身周圍世界的能力成長。并且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加強,體驗生活與語文課程的密切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的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的創作欲望不斷加深。教師應正確的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將課程閱讀的資源與生活中的經驗結合,發揮自身巨大的潛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例如在《北京的春節》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文章閱讀,使學生能了解我國的民風民俗,根據自己的經驗閱讀,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并能在閱讀后,根據閱讀所產生的思想情感,寫一寫自己過春節時的趣事,感受春節熱鬧的氣氛。
2.3發揮想象力對文章續寫、編寫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發散自己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將文章的內容進行創編、續寫。但是在續寫與編寫的開展下,教師應注意學生的能力發展,采用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教師應圍繞著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文章的改寫與續寫,將小學生的學習空白之處進行填補,激發小學生對文章更高層次的感悟。例如在《在柏林》這一課時當中,教師使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了解戰爭的殘酷,并且能領會微型小說的寫作效果。教師使學生在閱讀后,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并討論作者的寫作手法,對文章的結尾進行編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展開全方面的教學,采取創新形式的讀寫結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教師應使學生了解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加強學生的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晨. 讀出新意,寫出樂趣——淺談如何讓讀寫結合點亮語文課堂[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