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
摘要: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特別是平面設計這一塊,美術同信息技術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美術素養具有個性,每個學生的美術素養都不同,因此聯合了美術教師參與,先給學生確定主題,收集材料,加以構思,最后布局,繪圖,在信息教師的教導下,學會一定的電腦操作,形成電子作品,最后在校園網上共同賞析。不僅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養,又促進了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的興趣。使信息技術教學得以提升。
關鍵詞: ?信息技術 ?美術素養 ?整合 ?提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一、美術是個性的表露
首先老師和學生必需具備一定的美術素養。美術素養是指學生學習了美術課程及相關知識之后,所形成的美術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維、表達、設計、審美、評鑒和參與人際交流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及其所伴隨的情感、意志、態度等個性品質。我所教的學生是高二學生,經過小學、初中及高中美術課程的學習及日常生活中對美術的理解,都或多或少具備一定的美術素養,因為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生時代是生長的關鍵時期,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可以通過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使學生素質得以提高。同樣美術素養隨著他們的認識能力的加強及教師專門的引導,也逐步形成。每個人對待同一事物的審美觀也許不同,但都有自己的認識。
二、美術素養具有個性。
因為每個人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對美術素養的發展是不同的,那他的審美觀念也是不同的。當一個人注重或喜愛美術方面的發展,自然在美術上多下功夫,美術素養方面就有一定的提升。大多數老師都知道,學科優秀的學生在美術方面一般有很高的造詣,但一些專門喜歡美術的學生在學科成績上不一定很顯著,他們只對自己喜歡的事情感興趣。這樣的學生我們要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他們經過自學或教師的指導,也具備很好的美術素養。只有具有良好的美術素養,才能很好地感受美和創造美。例如我在教學生用PHOTOSHOP軟件制作賀卡時,就能體會到每個學生美術功底的不同。那堂因為9月份上的,正值中秋節,我讓學生或利用我給的素材,或上網自找素材,或自己想像,親手繪制,利用手繪板,轉化為電子作品。我一共教了七個班,362位學生,在課后我做了個統計(見附表)。約61%的人是根據網上或我給的素材經過自己構思,布局,軟件加以處理圖片,最后合成作品。有一定的新穎性,但又局限在框架之中,沒有太多的創新。約28.5%的同學也是利用現有的素材,但與前面的學生有著很大的差別,他們的構思上很是用心,具有一定的審美觀和創新能力。并且在圖片處理上下了一定的功夫,與先前的圖片截然不同。大部分效果都很好。最后這10.5%的學生有一定的繪畫技能,并且在美術方面有一定的造詣,所畫出的圖片有創新,布局新穎,與第二部分同學的作品相比較,色彩上面有很很大的懸殊。經過電腦處理的圖片色彩飽和,鮮艷,立體感強。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通過這一課例,可以看出美術素養在信息技術教學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特意與我們學校的美術聯系,與他一起開展課堂。
三、加強信息技術與美術的整合
通過幾堂課的教學,我發現學生之間的差別太大,在軟件的運用上不是差別很大,大多數學生都能利用軟件來處理圖片,但效果很是不同,體現了學生的美術素養的不同。針對這一情況,我和我校的美術老師經過交流,協商,最后達成一致意見,我們先確定一個主題,先由美術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去收集材料,帶領大家來學習如何對一作品加以構思,想象,布局,并把它們繪畫出來,在信息技術課上,通過軟件或手繪筆,把它以電子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其實這就是平面設計的過程。這樣既完成了美術教學,又鍛煉了信息技能。而且避免了學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最后再把學生的作品通過校園網掛出來,共同欣賞,既培養了美術素養,又拓寬了眼界。例如我讓學生制作“美麗的校園”,首先美術老師從學校的各個方面拍攝了學校的圖片,把學校先前的照片拿出來,特意挑了不同季節校園的風景,放在電腦上,和學生共同探討在制作這一作品時,從什么角度,什么時間,什么季節,什么天氣,去畫學校,體現了學校不同的風景,表達了不同的意思。從不同的角度如何布局這一副畫,各個事物之間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在這一作品中,因為是寫生,所以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多,最主要是構思和布局,以及層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各事物之間的比例等表達,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感知。通過美術老師的講解,學生對這一作品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在課前就做了自己的設計圖,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上起來,不費很大的力氣,我把學校的各個景物單獨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布局,放大,縮小,組合,這次的效果很顯著,雖然在個體上還存在差異,但總體效果很不錯,大約95%的學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品,雖然校園的局限性比較大,但幾乎找不出一樣的作品。學生無論對美術課,還是信息技術課的興趣提高了,參與也加強了。
隨后我開展了一例“阿凡達的制作”,更是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變為主動。在這一課上,我先是給大家介紹了軟件的使用,并播放了“阿凡達”片斷,讓大家有了一定的認識。又通過三節課的時間把如何制作眼睛,耳朵,鼻子等面部特征都教給了學生,然后布置了任務,讓學生自己找個素材去制作阿凡達人。隨后我把這一課題交給了美術老師。美術老師把阿凡達人拿了出來,在電腦上和學生共同探討了阿凡達人的體貌特征,從美術素描的角度上讓學生注意眼睛,額頭,鼻子,耳朵等特征。這讓學生對阿凡達有了更深的了解。這次學生送的作品五花八門,有老人,青年人,小孩。部分學生拿自己的照片做的,隨后我和美術老師一起對學生的作品加以當場評價,課堂氣氛熱烈,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感受頗多。在這一作品制作過程中,學生對信息技能的掌握尤其感興趣,了解了原來PHOTOSHOP有這么強大的功能。對影片中許多電腦特技的處理也很感興趣,極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結束語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使我深深意識到在信息教學中由于美術的介入,使教師,學生改變了原來的地位。信息技術成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而老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而成為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學習,對信息技術的操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并且在信息課程中對于自身美術的素養,感知,認知,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沈艷麗.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 美術教育研究, 2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