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已然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發展需求,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一直以來,英語都是一門與國際接軌的學科,英語教學模式也應當是與時俱進的。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考核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考核范圍越來越廣,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的考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相應有效的引導,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中推進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可謂是一舉多得。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學;教學路徑;策略探究
引言:在現階段高中讀后續寫當中,學生寫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續寫內容與原本銜接不上,無法匹配在一起,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基于高中英語教學,對讀后續寫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特點分析
讀后續寫作為一種全新的高考考核題型,具有傳統寫作所不具備的一些特點,首先是考驗學生對于文本語言特點的把握能力。學生需要閱讀給定文本,把握原文本的語言特點,或正式,或幽默,然后在續寫部分創造性地模仿和使用語言,盡可能的做到語言風格一致。其次就是學生創作過程中,對于創新語言的豐富使用,不僅僅是單純的將故事補充完成,還要有效的運用環境、語言、動作、心理等元素,將人物形象勾勒出來。考驗學生能否準確、恰當地運用多變的句式,以及一些較為復雜的語言結構。最后就是讀后續寫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求學生詳細、生動地描述情景、態度和感情,十分考驗學生的創造思維。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
(一)對情節進行合理的拓展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是根據給定的文本內容,對原文故事人物、故事情節進行把握,在此基礎上進行后續的寫作。學生要根據給出的句子提示,有邏輯性的符合常理的進行續寫,并且保證與原文故事情節、人物特點相吻合。就實際情況而言,一些學生過于追求創新,又或者是沒有對原文進行深入的理解探究,導致后續的寫作與原文內容脫節,情節發生了過度的反轉,這并不是一種可取的行為,學生要做的是在合理的情況下,進行內容的有效拓展。
例如,為了保證學生讀后續寫的合理性,在前期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選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帶領學生梳理原文內容,并對后續寫作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在浙江卷當中,就有一個十分典型的讀后續寫題目,教師可以將其拿出,與同學們共同進行分析。思維導圖的主題就是原文的題目“A Vacation with my mother”,教師可以讓同學先閱讀原文,并且布置一些閱讀任務,如文章主要人物,講述的故事情節。學生閱讀完成后,能夠找出文章中有“我,David,父母”,思維導圖就可以將人物寫在思維導圖當中。其次分支內容就是事物為tent, trip, camping, trouble,情感為:absent-minded, forgetful, nice。教師帶領學生將這些內容總結歸納到思維導圖當中,最后就是對續寫首句的分析。在這基礎上學生進行后續的寫作,就能依照思維導圖,進行合理的寫作,避免出現過度創新跑題的情況,學生在日后自主練習中,也可以選用此種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展開高效的讀后續寫創作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實質是模仿學習與再創造,學生所想后續寫作的語言風格與原文篇章基本保持一致,學生就必須要精準的把握好原文的寫作基調與語言特點,特別關注原文中能夠凸顯出人物情感的語句。學生在后續創作過程中,能夠從環境、語言、動作多方面多層次的體現人物與故事情感,實現讀后續寫的合理創作。
例如,有一個讀后續寫原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一位Arthur的人在上班的路上正常走著,突然看到路邊一個年輕人,因為車無法發動而著急,于是Arthur停下來,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年輕人請求他能夠幫自己將后排座位上的兩個行李箱,放在一旁的出租車上,正當Arthur拿起第一個行李箱時,突然傳來了警笛聲,據說一個銀行發生了搶劫案。聽到警笛聲,整個街道都是逃跑的人,場面十分的混亂。于是Arthur也隨著人群,提著箱子飛快地跑著,逃跑時還不時回頭看向銀行的方向,不小心撞上了一位年輕的女子,女子錯Arthur當成是搶劫犯了。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通過對原文的細讀,不難發現文章主要選用了直接引語與故事旁白兩種形式,語言表達并不復雜,簡單系統。續寫所給出的第一句“A funny thing happened ...",也印證了這篇文章應該是風趣幽默的,學生進行續寫創作時,也要沿用這一風格。
(三)構建常態化的讀后續寫活動
若想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教師就要將其作為教學的常態化內容。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將是一個長期培養的能力,教師要從日常英語教學內容入手,幫助學生逐步攻克讀后續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日常讀后續寫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需要每次都要求學生,完整的完成續寫寫作,可以選用片段描繪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展開練習活動,以此來不斷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也要盡可能的從教材中挖掘出能夠展開續寫的素材。每當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內容時,教師都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針對文章當中的某一段落,做出自己的論證與表述。在這里學生只需要進行一小段內容的續寫,續寫后就讓同學們在班級當中進行分享,也可以組建成為學習小組,相互進行分享,在思想的碰撞中獲得更多的靈感,讓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鼓勵每一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同學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讀后續寫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結束語:總而言之,讀后續寫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創新化題目,將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對于學生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是一種鍛煉。學生應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利用續寫部分給定的句子,充分發揮想象,寫出與原文思路一致,情節合情、合理的文章。
參考文獻:
[1]郭登勝. 高中英語深度閱讀中讀后續寫的教學模式探究[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2,5(6).
[2]陳雪春.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探究[J].英語廣場,2021(24):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