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波
摘要:如今,根據新課綱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正面臨改革。而從初中語文的教學改革實踐來看,運用“微課”來開展教學,是一種有積極意義的課堂模式。“微課”在初中語文當中最大的價值在于,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啟發性,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共享程度。為情境化教學、探究教學等新型教學方案的開展創設了條件。本文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踐方案出發,談談微課在教學當中的有效運用,總結出一些實用價值比較強的運用方案。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微課;運用
引言
“微課”已經成為教學當中一個并不陌生的名詞。它是信息技術、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當中的體現,通過信息化的平臺來體現出學科認知規律,對碎片化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對教學流程進行有效的優化,對教學素材進行有效的拓展。“微課”由教學視頻及與之相搭配的各種方案、反思和測評等環節構成。在初中語文當中,通過微課來開展教學,事實證明對推動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來說是有利的。
一、“微課”的特征和在初中語文當中的運用優勢
(一)“微課”的特征
1.量小而實用
微課的主要框架是教學視頻。在中小學的教學當中,視頻的長度短則五分鐘,一般不超過10分鐘。同時,它的形式豐富,內容貼近重點,層次突出。并不盲目追求大的信息量,而是要選取最貼合學生需求的主題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教學要點,可謂量小而實用。
2.實現了教學環節的情境化
微課由課件及素材、教師的反思環節、學生的反饋環節、業內人士的點評環節等構成,可以稱得上是“主題單元資源包”,有效地實現了教學環節的情境化。通過對教學情境的改善,學生可以從中有效地實現對知識的遷移,實現對他們的高階思維之建構。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當中的運用優勢
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微課”的主要運用優勢在于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1.有利于優化前置性作業的質量
隨著“高效課堂”觀念的普及,主張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前置性作業,讓他們提前熟悉教學內容,給課堂效率的提高創設前提。不同于課后作業,前置性作業不宜盲目讓學生做題,而是采取輕松有效的方式,讓學生提前熟悉課堂主題。
而“微課”給前置性作業的質量優化帶來了便利。因為“微課”本質上是對教學主題的濃縮,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周期內熟悉教學主題。然后,再搭配少量的前置性作業,就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
2.提升了教學的趣味性
新課標要求加強課堂的趣味性。“微課”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情境更加豐富,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在課堂導入當中,通過豐富的動畫外加生動的課文朗讀,能夠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受到全方位的刺激,提升課文的感染力,讓學生快速地進入課文情境。在教學當中,通過微課視頻可以將教學主題與實際生活當中的情境進行關聯,讓學生在生活情境的元素當中學習課文,改變了語文教學的單調、枯燥印象。
3.有效塑造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塑造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這是新課標對于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而“微課”給語文素養的塑造和提升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微課”教學,有利于專題探究、合作學習等教學項目的展開,同時可以有效地給學生拓展知識面,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當中的主要運用方案
初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階段[1]。根據初中語文的教改要求,本文認為,“微課”在初中語文當中的主要運用方案包括:
(一)運用“微課”來引導學生開展預習環節
有效的預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將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點記錄下來,從而在課堂上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語文教學中,傳統的預習方式就是簡單的識記生字,就是簡單的瀏覽一下課文內容,至于課文描寫的主要內容,課文中所反應的深層次含義,學生們很少去做深層次研究,因而預習的有效性非常低下。微課背景下,教師可以設計專門引導學生展開有效預習的微視頻,讓學生清晰地明白預習內容中的重難點,然后為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題,促進他們檢測預習效果。
像“社戲”這篇課文,在通過微課開展預習方案時,其一是關于預習生字、新詞。在該微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文章中的生字和新詞標注起來,要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式,將課文中的攛掇 cuān duo 絮叨 xù dāo 怠慢 dài màn 家眷 jiā juàn 等生詞的拼音和含義弄準確,理解清楚。其二是關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要結合文章內容,提出若干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來品味文章中精妙的語言,學習文章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提高語言分析能力。如課文可分為哪幾部分?試著概括段落大意。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如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感受?等等。
(二)運用微課來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們單調地學習語文知識時,會比較困難,但是他們樂意在教學情境中高效地構建相關知識[2]。微課件集聲音、視頻、文字、圖片于一體,因此可通過微課來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教學《安塞腰鼓》時,這篇課文呈現了安塞腰鼓雄壯有力、扣人心弦的氣勢。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件中呈現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段,帶給學生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帶給學生更強烈的情感感受。從而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
(三)通過課件來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
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單純的閱讀教材文章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展開課外閱讀,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而微視頻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大量的文字信息,便于群文閱讀的開展。
比如在教學《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時,就可以在微課當中給學生展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其他作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去積極地閱讀阿西莫夫創造的其他作品。
結束語
“微課”對于落實新課綱的方案,推動初中語文的教學改革,塑造學生的語文素養來說具有積極的價值。對此,教師可以分別從預習環節、課堂開展和群文閱讀等多個角度,通過“微課”來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實現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
參考文獻:
[1]李西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微課的運用微探[J]. 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中國會議,2020,10(16):90-92.
[2]于永霞.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微課的運用初探[J].學周刊,2020,6(2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