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富贊
摘要:口算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礎學習技能,并且口算能力的學習效率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為此,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數學口算能力也成為當今新課改下的重要話題。但是很多的教師認為口算只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部分,而忽視口算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口算教學過程中采用的還是比較單一化的教學形式,并且出現了“重結果 ,輕算理”的現象,這根本無法大幅度的激起小學生對口算產生濃郁的興趣,甚至會認為口算是非常枯燥無趣的學習。這很容易以形成不良的慣性思維,不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問題,在學習上產生懶惰性。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基礎都還不夠牢固,對一些概念方面的知識很難進行理解。這也就說明教師要在開展口算教學時,要結合他們的認知能力以及性格方面的因素進行。并且口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而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口算能力。為此,教師要加強口算教學,這樣才能有效的讓小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學習效率才能更進一步的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一年級學生;口算能力培養
引言;在新課改也明確指出;“要重視口算,加強估計,鼓勵算法的多樣化。”這足以說明了口算在數學教學中的占比性是不可替代的。并且小學口算能力能夠有效的起到提智的作用,以及幫助小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各種計算法則,從而讓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質的發展。這為他們日后的數學學習可謂是雪中送炭,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能夠學會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學以致用的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有效的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口算習慣。
1、加強思維過程訓練
教師在進行口算教學活動時,不能還是以機械式的方式進行教授,直接把口算的結果告訴學生,然后讓他們記住結果。這無疑是無法有效的提高他們的口算技能,教師要重視思維的引導,挖掘口算技巧,才有效的讓他們理解數學公式的應用性。在進行算式步驟的講解時,要清晰的進行過程的講解,才能逐漸鍛煉學生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從而培養小學生學會運用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尤其是處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對數字的認知比較陌生,并不能獨立的運用較難的數學原則進行練習。為此,教師要重視對小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才能有效的讓他們掌握口算技巧。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有關6、7的加減法的計算時,教師如果只是一味的進行結果的講解,忽視算理的過程,小學生很容易形成“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的現象。為此,教師要指導小學生能夠根據數學信息列出相應的加減法算式,并且能夠計算6、7加減法,最后能夠讓小學生能夠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如,教師可以通過PPT設計出理解題意的并列式,畫面中呈現出一直右手里面有4個棋子,左手有兩個,最后在出抱拳的手勢。讓小學生思考怎樣求握在一起的兩只手一共有多少個棋子,從而有效的引出“4+2=6”的計算算式。
2、多元化的口算練習
一年級的小學生對各種新鮮的事物都充滿好奇,更是有著喜新厭舊的習慣,照本宣科的教學手段只會逐漸降低他們對學習的欲望。為此,教師在開展一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形式要多樣化,才能有效的激發小學生的口算欲。才能營造出輕松快樂的教學環境,使得整個課堂氛圍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熱情,否則外面有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驚動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教師要創建出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口算課堂,促使小學生能夠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進行學習,享受學習帶來得快樂洗滌。為此,教師在口算練習中要注重趣味性的創設,才能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口算興趣。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小學生掌握算理的運用,而且還容易混淆公式的應用,久而久之只會失去對口算的樂趣。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如;“開火車,青蛙跳,水果消消樂”等。其次,還可以通過實物以及多媒體技術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這能夠有效的提高口算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加幾的各種方法”時,主要的重難點就是能夠讓小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出8加幾的各種計算方法,并掌握“湊十法”的運用,從而體會算法的多樣性。這里教師可以采用“水果消消樂”的游戲進行,教師可以在每個水果上貼上相應的算式,算式結果對的則可以消除。通過該游戲有效的讓小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這非常有利于激發他們的積極參與性,以此可以有效的提升他們的口算能力。
3、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我們的知識離不開生活的應用,教師要想進一步的讓整個小學數學口算教學質量得到發展,就要對數學算理進行剖析,并且要與生活實際進行相融合。讓小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進行學習,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只是一味的趕所謂的進度,忽視與生活中的聯系,是難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欲。并且這很容易讓小學生在口算時出現問題,思維不夠清晰,出現混亂的現象。為此,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元素,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性。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北師大版“一共有多少”的知識點學習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超市購物的場景進行模擬再現。如;“爸爸媽媽在超市分別為你買了5瓶牛奶和2瓶果汁,這樣總共有多少喝的呢?”在這樣熟悉的場景中,小學生更能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積極的參與到口算大隊中。教師還可以對問題進行在次升華,提問;“要怎樣列出算式計算你可以喝的飲料是多少呢?”這可以有效的通過采用湊十法的計算方法幫助小學生進行計算,從而有效的讓他們進行理解湊十法的算理,這對提高口算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口算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礎教學活動,教師不能忽視對口算教學的運用,要加強對口算的練習,才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口算技能,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 袁海民.中華少年.2020(10)
[2]關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幾點見解[J]. 吳延萌.新課程(小學).2019(08)
[3]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J]. 張倡源.考試周刊.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