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時代,我國的高校應明確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導向;在會計專業的具體培養中,應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確保會計人才的素質過硬;明確會計人才培養方向,把我國會計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為與時俱進并且具備嚴謹高效工作能力的人才,讓學生在未來投入工作崗位時,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優秀的職業意識。
關鍵詞:信息化;財會專業;教學模式;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把“創新”教學模式融入到實際教學中,既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會計專業的發展,又有利于培養和提高會計專業的核心素養。
1淺談會計專業在信息化背景下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意義
1.1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財會教學中,老師往往采用說教式、演習式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對財會表格、財會知識等方面的知識缺乏細致的認識,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使會計專業的學習目標明確,增強學習動力,就必須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專業的課程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老師的講解過程,從而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多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從而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財務管理人才。
1.2增強學生會計學習思維能力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在財會專業教學中,應充分運用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教學內容和形式,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和探究會計專業知識,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財會專業核心素養。此外,在信息化的環境下,可以利用大量的財會類課程資源,對學生進行財務知識的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綜合學習。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會計教育時,教師要轉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并培養出良好的會計學習思維。
1.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會計專業的知識是一種抽象化的學科,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財會知識的具體講解中,教師很容易被主觀因素所左右,從而打亂了課堂思維,無法確保財會專業的整體教學。通過對特定的教學過程進行簡化、分解,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在特定的學習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從而使其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2淺談會計專業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創新教學模式的實施對策
2.1制定遞進式的實訓教學系統
在傳授會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應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逐步建立起一套遞進的實訓系統。采用遞進式教學法,可以彌補會計專業課程的缺陷,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系統。在指導學生認識會計專業特征的同時,也要培養其對會計專業的認識,并運用具體的職業原理,以提高其運用效果。首先,利用計算機技術,開展會計基本知識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使會計專業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會計基本的知識。其次,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實踐性的教學。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應針對財會專業知識的具體內容,制定行之有效的、詳盡的實踐課程,使其在實際的學習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并使其能夠更好地利用財務專業知識,豐富實踐內容,以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2構建網絡教育信息化平臺
一個好的網絡教學平臺,既能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效果,又能提高會計專業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使會計基礎知識和實踐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建設信息化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要注意把信息化的內容與實際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確保信息化的教學目的能夠達到,從而使具體的教學內容得到有效的擴展。會計專業教師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的功能與價值,確保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在網上的展示,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搭建一個信息化的交流平臺,使同學們能夠及時交換學習意見、心得體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財會專業綜合能力。與傳統的溝通平臺相比,信息化的溝通平臺更能適應不同的教學方式。
2.3選擇恰當的教學實例以達到教學目標
對高校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恰當的案例教學不但能促進其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促進其對財務知識的認識與運用。在會計專業中,要有針對性地運用會計專業的教學實例,使其達到具體的教學目標,使其更好地了解會計專業的學習。同時,通過案例教學,使會計專業教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確保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在案例教學中,通過抽取案例的要點、知識點等,使學生了解案例的學習過程,豐富案例的展示過程,使學生的財務知識和運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通過運用財務專業的相關知識與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保證學習效率,突出學習動力,促進會計專業學生對財務知識的分析。
比如,在學習“資金的來源”這一知識時,老師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示了一個具體的教學實例: A證券公司通過借貸來籌集資金,以解決融資問題。在此階段,老師要指導學生明晰經費的來源,并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歸納出基金的使用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4組織專門教育活動提高會計業務技術
對學生而言,要掌握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通過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拓寬自己的專業視野,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是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技能。在實際工作中,應通過多種途徑、多種途徑,加強對會計專業技能的訓練,以提高會計職業的基本素質。
比如,在實踐學習中,要注意實現信息化教學的目的,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為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學習意識,增強學科素養。教師要重視與企業的緊密聯系,為學員提供實習的機會,深入企業、廠礦,利用專業的會計知識處理企業、工廠的會計工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3結束語
綜上述,在當前的經濟體制下,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應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工作熱情和技能熟練地走上工作之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會計教育也出現了質的質變和量變,會計專業的課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而且還提高了他們對財務軟件的運用,促進了他們的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為中國的企業、社會和國家輸送了大批的高級會計人才,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潘瀅.基于信息化背景下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2):73.
[2]吳明秀.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創新[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9):89.
作者簡介:陳珊瑚(1994.8—),女,漢族,單位:商丘工學院,郵編:476000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企業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