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教學法不能充分的體現出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從長遠來看,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削減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正因如此,國家提出了雙減政策,現階段如何推進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成為教師非常關注的話題。本文對雙減概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以期為相關的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理念;策略;探討
引言
隨著國家新政策的出臺,雙減成為教師教育努力的方向,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在教育實踐中經常會看到很多學生抱怨學習壓力過大,最直觀的癥狀就是學生課后作業多,占用時間多。為了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核心理念,國家提出了雙減政策,減輕學生作業的學習負擔,營造真正舒適的教育環境,為學生提供美好的童年。
一、對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進行不斷強化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思想教育對語文課本的滲透已得到充分證明。根據雙減政策的調整,語文教師可以開展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語文教師需要從積累的詞匯、諺語等相應的知識點中深入挖掘教育信息,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知識,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語言信息,拓展學習知識點,可以達到培養小學生心靈和情感的目的。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造字藝術、歷史典故等方面對學生學習中的詞匯進行探索和分析,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小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提高語言技能。同時,教師也可以設計一個填空題,將課本中學過和使用過的成語和古詩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填空,引起學生的注意,將學生的精力集中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積極大膽地對圖片進行猜測,并借助圖片信息,教師可以專注于空白單詞,提出問題,加強理解和記憶。通過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理解和閱讀能力,實現高質量的語文思維教育。
二、做好在閱讀過程中的素養提取,實現讀寫結合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在教小學生語文時,語文教師要把握閱讀信息,滲透知識,實現小學生的思想教育。聽、說、讀、寫是學生語言學習的基礎。閱讀教育要把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構建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模式。通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和成長,可以通過閱讀來提升寫作水平。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拓展語文思維的過程中,不斷地體會到語文知識內容的深刻價值。
三、豐富的文本信息和教育資源
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年紀還小,學習方式都是模仿大人的行為。同樣,在學習語文或其他學科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從“模仿”開始,學習語言知識學習,形成相應的思維。教師應幫助學生將感知的核心內容內化為他們自己的情感暗示,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
四、嘗試不同的閱讀教學法
語文閱讀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點,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探索。盡量使用學生熟悉的內容,如全書閱讀說明、單元說明、章節開始說明。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強化教育,培養學生豐富的語言技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進行知識總結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合理的進行作業設計
在作業設計中,有些老師的概念會稍有延遲,甚至通過提問的技巧迫使學生記住所學的內容。但是,這種記憶是背誦記憶,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導致思維固定,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這些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增加了老師的教學壓力。真正落實雙減政策,需要教師細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首先,教師應該減少作業。這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重復、機械的作業形式,為學生設計更多優質的作業內容。比如在過去的客戶端作業設計中,老師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這種格式機械化、重復,難以提高效率,為此老師可以為每篇文章設置閱讀內容或2個引導題學生一起閱讀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意思,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二是作業形式,過去多為書面作業,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實踐性的作業,以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
六、對課堂知識進行延伸
要真正落實雙減政策,教師不僅要從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做起,還要做好教育的延伸,讓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積極探索和學習不斷成長。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學習內容,實現雙減的核心理念。首先,通過小組課文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以《松鼠》為例,在教學中,老師可能會讓學生主動收集這些類型的相關文章,然后總結分享給大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被教導閱讀小組課文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師還要求學生畫出閱讀過程的整體思維結構,并像樹一樣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討論。這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是,促進思維的結構發展。這樣,課堂教學的內容就可以很好地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既減輕了教與學的壓力,又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語
雙減已成為現階段我國教育不可回避的主題之一,也是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利國利民的重要活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核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創新,找到更加合理、科學的教育形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遠.小學語文教學中減負的策略[J].才智,2020(15):79.
[2]林濤.小學語文的“減負”策略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120-121.
[3]趙柱山.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學探究[J].漢字文化,2020(08):129-130.
[4]張慶彬.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