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霞


回望自己走過的旅程,我時常會想起《傅雷家書》里的一句話——“像對著古戰場一樣存著憑吊的心懷”。沒有一個人的成長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一個班主任的成長,其中的酸甜苦辣、回環曲折,只有走過,方能懂得;只有體驗,方能感受。因為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突圍的過程。
繁瑣——在積淀中突圍
我一直認為,人的成長需要積淀,而這個積淀的過程需要有沉潛在日常瑣碎中的激情。
作為班主任,我們每天都會在繁瑣中度過,在重復中堅持。我很慶幸,在自己最需要積淀的年齡,沒有拒絕過一次麻煩的事情。學校缺高中老師,領導說:“吳老師,你來上。”我欣然接受;有一個問題班級來回換了好幾次班主任,大家都不愿意帶班,領導說:“吳老師,你去試一試。”我立馬接任;帶完了一屆問題班級,又開始接受實驗班、潛力班的挑戰。學校缺年級組長,領導說:“吳老師,你看,你能不能頂上?”我毫不猶豫地頂上了;有老師因為生小孩無法上課,我接替了她的課;沒有人參加比賽,我踴躍報名……記得工作量最大的時候,是同一年兼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班主任,教三個班的語文課,還負責工會的宣傳工作,并且要參加各種比賽。
當別人都覺得我傻的時候,我卻認為這些經歷是我人生最為豐厚的財富。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打扮成“麻煩”的樣子向我們走來。每天都會遇到層出不窮的問題,我也曾怨天尤人,也曾不知所措,也曾黔驢技窮。抱怨也好,無奈也罷,都不能解決問題。抱怨者只會被痛苦湮滅,改變者才能創造新生。唯有不斷地改變,不斷地突圍,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改進,才能適應日常工作的煩瑣和枯燥。
可正是這些繁瑣之事,讓我學會了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挑戰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因為轉變的過程需要時間的發酵、歲月的磨礪;需要把平淡梳理成詩意,把苦難過得有滋味;還需要承受得了壓力與焦灼,抵御得了誘惑與枯燥,守得住清冷和寂寞,扛得住艱辛與苦難。漫漫長夜,莫問收獲,執著守候。靜下來,沉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更新著自己的育人理念,經歷了由“制度育人”走向“智慧經營”,再到“文化熏陶”“個性化德育”“創意教育影響未來學生發展”等教育理念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把每一次的困境當作自我的超越,把繁瑣的事情做出情懷,把細微的事情做出深度,把平凡的事情做出精彩。我在一次次突圍中,實現了心靈的放飛、自我的突破,獲得了職業的幸福、專業的成長。
問題——在思考中突圍
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問題層出不窮,而問題的出現正是我們成長的契機。當然,不是問題出現了,就能成長,而是班主任能在問題的處理過程中,專注于理性思考,提升分析能力,增長處理問題的智慧。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學會了在思考中突圍。
在工作最繁重的時候,我生病住院了。那個時候,學生正處于初二年級,正值“身心驟變”的青春期,好動、好奇、好探索、好體驗。這個時期的學生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關心引導,而我卻因為生病不得不居家休息。果然,班級發生了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科任老師告訴我:班上的阿紅早戀了,竟然在體育課上和同學小王摟在一起!
這樣的事情,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阿紅是一個很有才氣、喜歡文學的浪漫女孩。也許是因為多愁善感的性格,也許是因為亭亭玉立的外表,她被異性愛慕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娜娜的媽媽打電話告訴我:“吳老師,我家娜娜在談戀愛,您幫我勸勸好嗎?我沒有辦法了!她說班上有好幾個同學都在談戀愛。”天啊,我才請假沒有多久,班上就出了好幾起這樣的事情,簡直是晴天霹靂!晚上,我輾轉反側,我該怎么辦?是一棍子打死,還是在班上公開發表一場不準戀愛的演講?我思考了很多。
對于班主任來說,早戀既是棘手又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我曾為自己年輕時生硬地禁止早戀,最后卻適得其反而感到懊悔;也曾為一個中學時期品學兼優的女同學在大學期間因為不懂得如何處理戀愛問題最后自殺而痛心疾首。
這一系列的問題促使我不斷地思考。為什么我們會反對學生早戀?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也是永恒的話題。因為我們擔心學生早戀影響成績,擔心學生一時情感失控,影響班風校風,所以反對。但是,一味地堵塞是否真的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我們應該認識到,早戀并非品德優劣,是孩子們身心發展的正常現象。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不斷地思考、研究,最終明白,如果我們的學生不會談戀愛,不會與異性相處,這將是人生的遺憾。所以,與其反對早戀,不如把問題當作機會,用來教會學生如何對待愛情,如何學會愛別人。作為老師,我們不能盲目生硬地制止,而要科學理性地去分析、去看待,將自己當作感情建議者,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并根據不同的情況,對癥下藥。其實,傳授青春期的知識并不難,難在我們對孩子們的人生、青春、幸福等生命成長的關懷理解和長遠考慮。作為一名班主任,需要把目光放長遠,關注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這樣,所有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甚至成為幫助孩子成長的契機。
后來,我設置了一系列體驗式課程,讓學生自己去領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辨析,把大家都認同的一些價值觀念植入自己的心里。我終于發現,原來觀念改變,一切皆變。
慢慢地,我學會了思考問題的時候變固定型思維為成長型思維。學生不做作業,怎么辦?學生反復遲到,怎么辦?家長不配合工作,怎么辦?學生學習不積極,該如何處理?一切的問題都可以成為一個課題,用科研的眼光去看待,用符合學生認知的方式去思考,棘手問題也可以實現突圍!
課程——在改進中突圍
班主任要有課程開發的意識,課程開發意識是班主任走向卓越的關鍵。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課程的開發考驗著一個班主任對班級的整體規劃,對學生教育的整體思考。班主任如果能立足班級的實際情況,開發班本課程,教育目標會更加明確,知識體系會更加系統化,班級教育也將變得更有深度和高度。
在開發班本課程的過程中,我以問題為導向,由單一、零散、隨性的班級活動,逐步走向有計劃、有目的、有序列的課程再造,并且不斷地進行實踐、改進、迭代和升級。
以愛情課程為例,我從愛情化學實驗班會課開始,考慮到后續的繼續教育,形成了愛情教育“十步曲”:
愛情實驗——保持最初的心
班級辯論——如何對待早戀
分享故事——愛情新觀點
男生女生——如何與異性交往
自我省視——男神女神的打造
書籍引領——名著里的平凡愛情
家長參與——家長如何面對孩子早戀
沖動懲罰——為過失付出代價
公益咨詢——我的青春不迷茫
升華目標——我和夢想談戀愛
經過不斷地思考,我把課程改進為三個階梯:初級版、高級版和終極版。后來,我繼續不斷地探索,反復實踐、思考,逐步開發出6個階梯30個主題的課程設計,并在每周的班會課進行實施:
常識版——用體驗構建認識早戀課程
交往版——用體驗構建交往文化課程
日常版——用體驗構建常態修煉之旅
家長版——用體驗構建家庭教育課程
人生版——用體驗構建規劃人生課程
性教育——用體驗構建身心健康課程
每一個版本又有相應的主題設計。以“人生版”為例,我設計了以下主題:
愛情預習課——戀愛前,我該考慮什么?
愛情理性課——如果戀愛了,該怎么辦?
失戀預謀課——失戀了,怎么辦?
借力時事課——如何優雅地分手?
婚姻成長課——做好妻子是一種藝術
婚姻成長課——做好丈夫是一種能力
每個課程都有相應的課時安排,并注重內在關聯和內在邏輯聯系,把課程盡力做得有溫度、有深度、有前瞻、有梯度。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仍然不斷地進行修正、改進。通過這樣的課程,我明顯感覺到,班級的孩子面對愛情這個話題,已經在感性的沖動下學會了理性地對待。
因為有了課程開發意識,班級活動已經不再是隨意地開展,而是進行整體規劃,以學生各個成長階段遭遇的困境和迷茫為內容,真正幫助孩子成長。班本課程以體驗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認清問題、解決問題、找尋方向,并進行階梯式實施:初一開設開學課程、班干部課程、意志課程和感恩課程。初二開設青春期課程、家校課程。初三開設生涯教育課程、學習動力課程和自我管理課程。班本課程豐富了班級的文化底蘊,讓班級烙上了獨有的文化印記。當每個孩子離開這個班級的時候,他仍然能記住這個班級的精神。班級文化流淌在血管里,浸潤在骨髓里。也許,這就是班本課程開發最終的走向吧!
實踐——在創新中突圍
班主任工作繁雜、瑣碎,而且有很強的重復性,時間長了,難免生出倦怠之情。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喜新厭舊,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班主任工作同樣如此。我們需要點燃自己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這些都需要在創新中突圍。
班級管理中,如果我們說上一句,學生就會知道下一句,做一件事,學生就知道下一件事情,這樣的教育有什么效果可言呢?時代在發展,學生的見識在增長,這就要求我們要懂得創新。一個老師,要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適應學生成長的變化,在實踐中有打破思維定式的勇氣,同時還要懂得教育規律,處理問題時出其不意,卻又在情理之中,讓學生不斷體驗創意的過程就是用創新突圍的過程。
陶行知說:“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生活中的每一種事物都可以成為我們創新的源泉,只要我們愿意常思考、勤積累,當我們有足夠的儲備后,就能聚焦思維,打開想象,憑借經驗,整合資源,最后生發出精彩的想法和創意。這樣,就能打破常規,創新思路,和學生一起玩轉班級管理。做學生創新潛能的挖掘者、創新品格的錘煉者、創新思維的啟迪者、創新人才的培養者,就是創造教育幸福的過程。
開學工作怎么做?舉行一場盛大的聚會,既把假期的任務檢查了,收心工作也一并完成了。班級文化怎么做?老師給同學取一個親昵的稱呼,讓學生體驗班級的溫暖;全班共用一個昵稱,凝聚班級精神。家長不配合工作怎么辦?用個性化邀請函代替單調的通知書,用親子大頭貼拉開溫馨序幕,組織一個“家長陪伴團”,建立一個“親子互動營”,來一場家長期末考試,家長自然而然地就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了。期末考試緊張怎么辦?“吉祥七寶”給予溫暖撫慰,“硬核佩奇勵志法”緩解緊張情緒。
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用創新突圍,多一些教育的創新,讓教育充滿智慧,給孩子不斷的驚喜和新的啟發,用創意去點燃學生內在的激情,讓學生源于興趣,陷于熱情,忠于夢想,這一路將會風光旖旎!
超越——在挑戰中突圍
人的一生是不斷地在挑戰中超越自我的過程,是不斷實現自我突圍的過程。生命的意義和蓬勃就在突圍和超越中實現,因為大膽突圍,才能精彩超越。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挑戰從戰勝自我開始,只有戰勝了自己,才有資格去挑戰別人。人生要不斷地歸零,學會不斷地走出安逸圈,接受新的挑戰,這樣才能永葆上進心和活力。
2020年,我主動參與了國家脫貧攻堅“教育部怒江州教育幫扶行動”,在最艱苦的貢山參與脫貧行動,并輻射到貢山縣的獨龍江學校、丙中洛學校、普拉地學校等鄉鎮學校。面對新的環境,我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實現新的超越。
由于貧困地區長期的文化養成,根深蒂固的觀念、習慣,在扶貧的道路上,我遇到了諸多困難。但是,我沉下心來,扎實推進日常工作。
在家校合作方面,我運用了積極心理學等學理知識,通過“翻轉三部曲”有效實現了家校合作:常態夸夸群、感恩生日會——讓家長感動到流淚;現場批改作業、同理心體驗游戲——讓家長深刻反思;私人熨帖家訪、心理按摩微聚會——讓家長信任學校。由個體影響,到群體效應,家校合作激活了教育磁場。
在教師引領方面,我堅持科研帶動、教研為根,運用體驗式備課方式、上示范課、開設講座培訓,帶領老師深入探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如何運用墻壁文化凝聚精神,特別是帶動畢業年級的老師,分析學情,對癥下藥。我帶動貢山的老師們一起行動,贏得了老師們的贊譽。
在學生培養上,我分析了學生的特點,他們基礎薄弱、習慣薄弱、意志薄弱,但是本性向真、向善、向高。我以課堂為突破口,著力激活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錘煉他們的學習品質,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思考、愛上探究,學生在發現問題、質疑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最后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我們贏得了領導、老師、學生、家長的信任和肯定,還被怒江政府評為“怒江州榮譽市民”。
在幫扶日記中,我寫道:“崇山峻嶺怒江水,不及貢山送我情。當我離開后,收到遙遠的貢山學生快遞到的思念,我不禁潸然淚下,他們寫的每一封信、每一個字都撥動著我的心弦,謝謝貢山的孩子們,謝謝你們讓我更加懂得:其實,貧困地區需要的是尊重,是方法,是真心地走進他們的心靈!不論鄉村還是城市,不管地區是否發達,把尊重放在第一位,哪兒都適用。這是做老師的第一職業操守。”
做班主任,學會在瑣碎中突圍,把瑣碎的日常之事編織得浪漫、有趣;在思考中突圍,把棘手的問題處理得風輕云淡;在課程開發中突圍,把每一瞬間轉化得詩意盎然;在創新中突圍,把枯燥的事情變得妙趣橫生;在挑戰中突圍,把每一次的歸零當作人生的又一次騰飛!
這就是一個班主任突圍的過程!在突圍的路上,我們和學生一同體驗成長的意趣,一同享受愜意、舒適和美好,一同體驗旅途的崎嶇坎坷。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滋養了我們未來成長的道路。愿成長道路上的每一個瞬間,都在突圍,它們都將豐盈我們生命體驗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