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高飛 石禮紅
【摘 要】構建初中法治教育體系旨在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可以從構建校本化課程體系、校本化活動體系、校園文化環境體系、立體式資源體系、校本化評價體系等五個方面加以推進。
【關鍵詞】法治教育;課程建設;教育體系;法治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8-0079-02
【作者簡介】1.裘高飛,江蘇省常州市第四中學(江蘇常州,213011)校長,高級教師;2.石禮紅,江蘇省常州市戚墅堰實驗中學(江蘇常州,213011)副校長,高級教師。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法治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構建初中法治教育體系有利于提高法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增加法治教育的豐富性與系統性,拓展法治教育的教育途徑,以形成立體式法治教育體系,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養。
一、構建初中法治教育的校本化課程體系
其一,優化法治課程的教學方式。初中法治教育主要依托道德與法治課程來實施,在法治教學中應挖掘法律知識所蘊含的價值與精神內涵,以法治的價值追求引領法治教育,以法治精神激發學生情感,以法治思維改變思維方式。教師可采用故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研討、法治辯論、價值辨析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法治教育課程的實效性,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
其二,加強法治教育的學科滲透。法治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法治教育蘊含在各個學科中。在初中各學科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學科需要,滲透法治教育內容。
其三,開發法治教育的校本課程。法治教育既有共性的需要,也有個性的追求。學校應圍繞初中階段法治教育的目標與內容,開發滿足學生共性需要的法治教育校本課程,進行系統性、全員性的法治教育;開發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法治教育選修課程,進行專題性、個性化的法治教育。
二、構建初中法治教育的校本化活動體系
一是組織蘊含法治文化的學生社團活動,開展法律知識學習、法律案例討論、法律問題辨析、法律實踐運用等社團活動。二是圍繞法治教育主題,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國家憲法日、全民國防教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際禁毒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等,普及相關法律知識,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治主題教育活動。三是組織針對法治問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對身邊的或社會熱議的法治問題進行探討,采用模擬人大、模擬法庭、模擬聽證會、社會調查、實地考察、人員訪談等方式,讓學生關注社會、走向社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學會觀察與分析法律問題,嘗試參與和解決社會法律問題,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公民意識和社會參與意識。
三、構建初中法治教育的校園文化環境體系
第一,呈現生動的視覺形象。校園內張貼法治宣傳圖片、法律標識、法規條文,擺放法律人物雕像、法治實物,建設法治展覽館、法治教育活動室。第二,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校通過法治文化的圖片資料、名人介紹、名言賞析、法治故事、法治實物等的展覽,為法治教育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第三,提供富有趣味的法治體驗。在法治活動室、法治展覽館中,設計法律體驗游戲、法治情景劇,開展模擬法庭活動,用體驗活動增加學生參觀興趣。第四,引發觸動人心的真切感受。利用法治展覽館、法治活動室、法治宣傳板等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使環境與法治教育相結合,實現情與景的交融。第五,激發參與法治活動的意愿。在校園環境中宣講學生學法的故事、體會、感悟,呈現學生參與法治活動的照片與成果,表彰在法治活動評比中成績優秀的學生。
四、構建初中法治教育的立體式資源體系
其一,利用家長資源。邀請法律素養高的家長到學校開展法律論壇、法律宣傳等活動;利用家長會、家長課堂,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其二,請進專業資源。聘請法官、檢察官、民警、交警、律師等專業人士走進校園,開展憲法宣傳、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治教育活動。其三,開發社區資源。社區具有豐富的法治教育資源,法治教育基地、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消防大隊、環境保護局、稅務局等都可以成為法治教育的場所。學校可以組織小記者進行采訪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法院旁聽庭審過程,開展廉政展覽館、禁毒教育基地等的參觀體驗活動。其四,拓展信息資源。學校可以建立法治教育在線學習平臺,上傳法律法規、法律解讀、舉案說法、法治建設新聞、法律故事等圖文材料和音像資料,供學生隨時點擊瀏覽、學習參考;還可以利用社交網絡平臺,推送有關法治建設的學習內容。
五、構建初中法治教育的校本化評價體系
對學生法治素養的評價,應該堅持學業檢測評價、日常觀察評價、法治活動成果評價相結合。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用發展性眼光看待學生,注重結合初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將反映法治思維、法治觀念的行為、態度和實踐作為評價的重要方面,增強評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一是建立學校層面的法治教育管理機制,統籌規劃、分工到人、明確責任。二是建立教師層面的激勵機制,激發教師參與法治教育的積極性。三是建立學生層面的評選機制,根據參與過程,評選“法律小衛士”,并將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考核,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