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融合;情境;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9-0065-02
【作者簡介】孫婷,江蘇省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江蘇揚州,225000)教師,一級教師。
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發展和表現的載體。因此,語文課程的學習應當為學生創設具備真實性、綜合性的語言運用情境。本文以歐陽修的兩首詞《踏莎行·候館梅殘》《蝶戀花·庭院深深》為例,探討基于融合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情境設計。
一、融情于景,以情境理解為主體確定教學內容
融情于景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基本創作手法。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蝶戀花·庭院深深》兩首詞情境豐富、情感細膩,是造境生情、情景交融的絕佳典范。因此,筆者在設計課堂教學時,第一步就是以融合“詩情”與“畫意”的方式,指導學生理解兩首詞的情境。在課前筆者先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詞意解讀小組或詞境繪畫小組,各自完成初步的詞意解讀寫作和詞意畫面創作,再到課堂上進行成果的展示和討論,完成詞意畫面和解讀文字的篩選、匹配,課后再加以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品讀詩詞時入境、悟境、造境的能力,提升其語言建構、思維發展、審美鑒賞、文化理解的學科核心素養。
以《踏莎行·候館梅殘》為例,此詞境界迭出,交織如幻。筆者在設計課前指導時,便以梳理情境為主問題,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其想象并繪制詞中呈現的畫面,運用邏輯思維,理清意象間的關系,同時建構語言加以描述,以此引導學生逐層品讀詞境。
學生在解讀詞情與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情與景融合共生,隨著讀詞的深入,繪畫組從一開始的畫面景物的基本呈現和較為隨意的布景設色,逐漸發展到對景物遠近組合、色彩搭配、虛實留白等深入研究,力求表現主人公的情韻。情景交融的教學情境設計使學生對“境界”的理解愈發深入,基于情景融合的情境理解是古詩詞教學設計的重要一步。學生只有悟出“所處之境皆含人物心境,詞中所見所聞皆為境界”,才能進一步走向詩歌審美與鑒賞的天地。
二、融詞于聲,以情境流轉為導向理清教學思路
古詩詞的精品佳作,其藝術魅力絕不僅僅體現為某一層情境的構建與設置,而是多層情境間的自然流轉、圓融自洽、文氣綿延且情感思緒也隨之起伏。這也為詩詞教學的設計提供了極佳的教學思路。教學時筆者采用了鑒賞與聲樂相融合的教學設計,注重對音樂片段的選擇和對朗誦者聲音的設計。在音樂選擇上,筆者提供了音樂作曲家林海的純音樂作品《Secret garden》,要求學生在理解兩首詞不同情境的基礎上,分別選出這首曲子中與兩首詞情感表達比較契合的兩段音樂作為詞作的朗誦配樂,并給出理由。在朗誦的設計上,主要從誦讀時的停頓、音調、輕重以及與音樂的配合等方面入手,以學生討論和嘗試為主,輔以教師示范,標注朗誦提示等內容,指導學生進行配樂朗誦的設計。
以《踏莎行·候館梅殘》為例,作者先實寫游子啟程遠行時的“眼前之境”;又由明媚的春光引出離愁別緒,隨著路程漸遠,離情也汩汩流出,情緒和眼前溪水巧妙糅合,化無形為有形,是為虛實“交織之境”;春水的柔情纏綿又引發了主人公的“設想之境”,聯想到了那位思念自己的閨中女子,其形象也如這溪水一般,必是柔腸寸斷,眼中噙著淚水;情到深處,主人公不禁要對心上人體貼而深情地囑咐,不僅設想愛人的淚水,設想她的登樓遠望,還去設想對方望而不得、情思寥遠的心境,是為“遙寄之境”。通過對情境流轉相承的細化品讀,再配以悠揚旋律,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把握全詞的情感脈絡,深刻地感悟作品中悠遠綿長的思緒意蘊。
古詩詞的教學思路設計應以情境為導向,引導學生的理解隨著層層情境的流轉而逐漸深入。學生在上述教學中,通過思維碰撞、情感互融,再通過音樂和人聲的演繹,把文字轉變為藝術化的情境世界,從而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共情。
三、融知于行,以情境創設為手段豐富教學活動
除了指導學生品讀詞作中的情境,教師還應在教學方法上為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創設“廣泛、深度參與的學習情境”,指導學生以跨學科、跨媒介、跨場域的方式不斷發掘資料,主動求知。
兩首詞都是歐陽修的作品,且主旨都表現了男女相思離別之情,但在情境設置和閱讀感受上卻又大相徑庭。因此,可以進一步設計,讓學生在之前鑒賞學習的基礎上,從歷史學的角度,搜集北宋政壇、文壇的資料,從“論世”的角度分析兩首詞情境共性與個性產生的原因。還可以將歐陽修的詞作與其史論、散文等作品相聯系,結合歐陽修的人物傳記,從“知人”的角度開展作家作品的主題式研究。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尋找和確定對比維度,撰寫跨學科閱讀的小論文并組織班級論文評審等活動,加深學生對古典詩詞以及北宋詩詞文化的理解和研究。
此外,本次教學后續設計了諸多跨場域的實踐活動。如利用“朗讀亭”,將學生對兩首詞的配樂朗誦轉化為朗誦作品,在“閱讀園”定期播放;在“閱讀長廊”舉辦歐陽修作品誦讀雅集,現場展示學生設計的詩詞朗誦作品;根據兩首詞的不同情境創作故事劇本,以音樂劇或話劇的形式在“夢想劇場”組織表演,將詞意繪畫和解讀制作成海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