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蘋
摘要:解數學題對從事數學教育的教師而言并不困難,但是對認識面仍不廣的中學生而言就是一個難題。怎樣利用課堂培養中學生的解題能力,對目前中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學案導學的教育模式成為一項基本的教學方法,在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該種教育模式不但能增強中學生的自主意志,還能有效地提高中學生的分析解題才能。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怎樣充分運用學案導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分析解題才能等問題,展開了淺要研究。
關鍵詞:中學數學;學案導學;解題能力
引言:中學階段是一個人創造力與求知欲最高的發展階段,若能在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解題能力,將可以極大地推動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學案導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較強的協作意志,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數學課堂品質,通過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團體協作的意志,可以提升數學課堂效果,使老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所以,由于學案導學模式在數學教育中的廣泛運用,可以促進學校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變革,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有著極大的價值與意義。
一、高中數學“學案導學”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預習環節的鞏固與學習負擔的增加
在中國傳統的課堂中,盡管也有預習環節,但該環節卻很難受到教師和學生雙方的關注,因為它不像作業一樣能夠受到教師的批改,也不像“自習”一樣能夠得到教師的監督,當學生不情愿去預習的時候,教師也無能為力。更主要的是,即便存有個人意愿自主預習的中學生,也面對著“不知預習是甚么、如何預習”的問題。所以,中國傳統教育的學前、課中和課后三種發展階段,學人往往面對著學前環節被教師忽視、課中環節被教師強調、課后環節被作業所取代的困局。而預習顯然是最有利于學生素質提高的,因為一旦學員經過預習并掌握了必要的知識基礎,課堂的效率與效益都可以大大提高。
2、學生主體性的凸顯與教師主導作用的缺失
課堂教學中被老師所指導的時候,便產生了具體的教育步驟和方法,按照這種步驟和方法,老師可以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地學會學生原來不會、不了解的東西。在這種過程中,即使有些不必要的錯誤被避免,由于孩子們天性所造成的拖拉、應付課堂的現狀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減少了,既可以確保教師教學過程的科學合理,又能夠維護學生課堂教學的內在邏輯規律。而在“學案導學”的模式下,由于學生利用集體討論來形成認識結果的比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權也就更大量地傳遞到了學生身上,老師便無法再指導學生課堂教學。而在學生的思考中沒有老師的引導,對于復習的進程又沒有必要的干預的時候,也很難說有利于質量的提升。
3、“學案導學”模式的特點
“學案導學”是圍繞著學案進行的,一般是以導學模式為基本方面,以教師指導學員為重點方面,從而使學員自己形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互動式教學方法,并以此訓練學員的綜合教學素養與能力,從而提升了教學效果。而學案導學通常都有學員在上課時前的預習、老師在和學員的課堂中的討論、學員在課后的匯總這3個重點環節,都要求設計師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差異能力,比要求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而且老師還必須在對學習者有足夠認識的基石上,進行有層次、有協調的分析。當然,讓學生共同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所提高,所以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同步學習與發展能力當作產品設計與實施時所關注的重心。
二、“學案導學”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把握的重點
1、學案導學解題課與傳統解題課的對比
傳統的解題課堂,教師費力地講解,學生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課堂上要不就是學生愣愣地看著題,教室的黑板上寫滿了解題的各種思路和解題步驟,學生的本子上要不是黑板的復制品,要不就是空本子。而學案導學下的解題課堂,因為學案配學習目標指導,加上它是教師精心設計的,題目的梯度性、層次性、變式性等性質均具備。學生通過先做后教,已經把思考的過程完整地保留下來,至于無法解決的步驟,借助老師的點撥,他們也能繼續寫下來。與傳統的解題課相比,學案導學解題課具備了資料的完整收集,方法的完整體現,同類型問題的歸納,以生為本等優勢。
2、注意問題的解決方式
針對數學中一些相對枯燥和抽象的內容,首先要分析出怎么研究出知識的規律,以便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與理解力,然后針對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在復習中所出現的問題,越普遍性的內容越要首先給同學們一些時間去集中思想,之后再去點撥學生,和同學們互動教學,去指導學生從合理的思維方向上去解題。當然有一部分是相當高難度的問題,這部分就必須去詳細地去介紹了,以滿足同學們的興趣。但是也必須要明確思想,進行徹底的剖析,進而舉一反三,使同學們去自己解決新的同類問題,才知道可以完全掌握這種問題的思路。
3、精講總結,完善學生知識體系
在“學案導學”模式推進過程中,教師應賦予每個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以使每個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能力得到更有效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老師除針對每個學生的課前預習、探究等過程加以合理引導以外,還要針對每個學生所面臨的爭議問題作出深入的分析,并指導學生根據研究結果作出深入的修正和總結,讓每個學生弄清楚不同基礎知識點間的明確聯系,從而完善了每個學生基礎知識架構系統的形成。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對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別式定理的逆定理進行深入介紹,使學習者更加完整深入地了解到判別式定理與逆定理之間的關系,并了解△>0、△=0、a<0等各種情況下方程組的實根分布情形,可以使得更加全面的滲透知識點。
結束語:作為一門全新的教學模式,學案導學能夠帶動學習者邏輯思辨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習者重建知識結構,使學習者更好地掌握和認知所學知識。同時,老師也要對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以支持和指導學生數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而學案化導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運用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推動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是值得深入應用探討的一種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周 麗.程新展數學導學案引導問題的類型及其設計[J].教學與管理.2021-03-29
[2]徐軍華.初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下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華夏教師.2019-03-15
[3]周春艷;王新民.學案導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情況調查及分析[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