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增玲
摘要:當下德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學校都開始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級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身心健康進行管理,還要保證學生能夠樹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健康發展,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德育滲透;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效率
1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影響因素
影響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因素主要有三點:一是教師本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包括道德和教育兩方面,這是構成教師德育能力的基礎。班主任應該深入研究掌握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只有具備豐厚的知識底蘊,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二是教育觀念,這是構成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核心要素。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獨特的、發展中的人,要探尋適合每個學生的德育教育途徑。三是德育經驗,這也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要及時進行德育工作總結反思,積極與同行交流,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德育經驗,提升對于學生問題的敏感度。
2德育滲透,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
2.1情感交流,以愛護航
教師要用情感和愛進行管理,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教師如何去愛護學生。德育管理教育正如這句話。班主任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在管理過程中教師要用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比如,在管理過程中,教師要以情感作為媒介,及時、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增強彼此間的信任。以情感作為媒介是最有可能化解一切、交流溝通障礙的方法。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在遇到問題學生的時候要冷靜處理,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立即發火,高中學生自尊心強,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學生越來越極端。所以教師要學會冷處理,但是在第一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切忌一上來就長篇大論指責問題,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教師首先要學會傾聽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其次,班主任要以身作則。高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每一個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為了實現班級的有效管理,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高中班主任應該將道德教育滲透進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衛生管理方面和學生的個人素質修養方面進行德育滲透,這需要教師不定時與學生進行談話和交流,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以及家庭生活情況,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進而實現管理目標。
2.2建立有效互動模式,提升德育教育能力
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模式。在傳統的德育教育中,教師只是單向的傳輸德育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這樣的德育效果可想而知。為了能夠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需要在理解學生學習壓力和學習問題的基礎上,確立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并能夠建立起平等、主動的溝通關系,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來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其次,要對學生予以適當的鼓勵。通過賞識教育來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并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化發展情況給予學生個性化指導,而不是在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教學方式下教出“無差別學生”。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對待學生要用欣賞的眼光,只有付出真誠,才能打動學生,才能獲得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2.3增進情感
高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6~18歲,其對事物已經有一定的認知和想法,若教師一味地灌輸思想,很容易觸及學生的逆反心理,給德育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班主任兼具管理和教育工作,與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因此更加了解學生的想法。所以在學期初始階段,班主任需要了解學生的個人信息,掌握學生的家庭、社會關系、個人特征等,利用溫和、真誠的態度與學生相處,及時地關注和愛護他們,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家的溫暖,以此提升自身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例如,一些同學在繁重學業、生活瑣事的壓力下,會被外界的新鮮事物吸引,以此沉迷網絡、小說等,這樣一來會導致學習成績嚴重下降,甚至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或疾病,這時班主任就要及時了解同學的學習以及生活現狀,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幫助他們疏導自身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召開“學習與娛樂之間的關系”主題班會,讓學生針對該主題進行分析和探討,請同學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此互勉互勵,控制娛樂與學習的時間,通過開展真實有效的德育,增加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
2.4尊重客觀差異性,構建“個性化”德育新模式
由于客觀差異性的存在,學生之間由于在先天資質和成長環境上有所不同,就衍生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價值觀念,尤其是在邁入信息化時代之后,受到互聯網多元環境的影響,更加注重自我的個性化表達,彼此之間的差異性更加顯著。在此情況下,學生所面臨的人生困惑和德育需求更加多元,并且即便是同一錯誤行為,也會有著諸多不同的誘因。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的統一化德育模式,必然會導致教學需求和教學內容不匹配,無法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小明和小亮都沉迷于網絡世界,但其誘因和表現形式都不同,小明由于是留守學生,缺乏家庭關愛,只能夠沉迷在社交平臺,而小亮則是由于自控力較差,沉湎于網絡游戲之中,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需要立足于現實實際,遵循“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根據學生的特殊情況,設計出相應的德育計劃,從而保障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德育需求高度吻合 。
同時,當代學生的思想觀念與過去有了很大的改變,再加上年齡代差帶來的影響,導致班主任越來越難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把握住學生的心理脈絡。如果一個班主任連英雄聯盟與王者榮耀的區別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夠拯救一個沉迷網絡的學生呢。班主任唯有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
結論
班級管理作為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和身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高中班主任應該重視這個工作,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將道德教育滲透進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用心去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心態的變化,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另外,為了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班主任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引導學生從他律實現自律,使每一位高中學生都樹立起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參考文獻:
[1]張利娜.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的滲透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0).
[2]管玉紅.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9(39).
[3]趙習武.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的初探[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20(01).
[4]高賢良.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滲透有效措施探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