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巧慧(華南理工大學)
近年來,我國石材產業發展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石材進出口年均增速保持在3%左右。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石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704億元。其中,廣東省云浮市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現已成為“買世界、賣世界”的著名石材交易中心,云浮市被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石材中心,其登記注冊石材市場主體6400余戶,石材年產值超300億元,直接從業人員20余萬人,近年來云浮市石材企業市場主體、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及稅收均逐年增長(詳見表1),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表1 云浮市石材產業發展情況一覽表
由于云浮市早期石材行業自發性較強、準入門檻低、金融扶持力度小,其石材產業個體戶、小作坊等經營主體占比較大,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偏低。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云浮市擁有了一批地域性骨干石材企業,但缺乏集團化、帶動性強的石材龍頭企業,石材產業總產值占GDP比重逐年降低(詳見表2)。
表2 云浮市石材產業總產值與GDP之比
近年來,云浮市銀行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及省市金融政策,為中小企業增加有效信貸供給。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云浮市累計為394家企業辦理貸款延期還本手續,涉及貸款本金超10億元。截至2021年7月末,云浮市銀行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余額342.05億元,同比增長13.8%;普惠小微石材企業貸款余額115.57億元,同比增長23.05%;小微石材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72億元,同比增長27.03%,“縣域普惠金融”項目共向全市45.71萬人授信92.2億元,累計向13.56萬人放款117.8億元。此外,云浮市存貸款余額均逐年上升,且貸款增速明顯高于存款(詳見表3),說明云浮市金融市場穩健,且金融放貸比較謹慎。
表3 云浮市金融金機構貸存款情況一覽表
雖然云浮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逐年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是石材行業貸款余額卻在逐年減少,石材產業金融規模結構指數由2015年的20.87%降到2020年的5.36%(詳見表4),說明石材企業享受普惠金融支持的力度在逐年遞減,石材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進一步加劇。
表4 云浮市石材產業金融規模結構指數
云浮市石材企業發展獲取金融支持的力度在逐年遞減,造成石材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原因,既有企業自身發展的原因,也有金融機構的原因。
一是石材行業需求收縮明顯。受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石材產品市場需求不斷萎縮。云浮市2021年上半年全市大理石板材產量同比下降21.8%,石材進口額同比下降14.1%,石材行業實現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分別同比下降24.4%和17.9%,整個行業下行,造成融資授信難度大。
二是石材企業整體技術水平低。云浮市高科技石材企業數量很少,3000多家規模以上石材企業僅有10家高新技術企業,石材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只有2家,新型研發機構只有1家。云浮市屬粵北欠發達地區,R&D投入占GDP 比重低并逐年下降,2020年全市R&D經費投入僅2.69億元,占比僅為0.27%,財政支持資金少,企業技術升級動力小、難度大。科技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就弱,金融機構放貸就比較謹慎。
三是發展粗獷環境污染大。石材粉塵和石材廢渣是云浮市環境污染的兩大治理難題,全市石材企業平均每天產生的石材廢渣約5000立方米,“石材廢渣圍城”問題突出,國家環保政策嚴厲,對環境污染企業都是嚴打擊、零容忍,金融機構要配合環保部門履行責任,對被環保部門處罰的石材企業基本實施零放貸。
四是品牌價值不高,經營理念落后。云浮市部分石材企業僅停留在加工、生產和營銷環節,沒有形成自主品牌培育產業發展氛圍,全市僅200家企業注冊了石材類商標,普遍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全市石材個體戶占全市石材企業總數超過50%。品牌價值低、經營理念落后造成市場競爭力弱、破產風險高,金融機構授信信心不足。
一是金融機構征信體系建設不完善,信用貸款授信態度謹慎。部分石材企業缺乏信用記錄,且個體石材工商戶及小微石材企業普遍規模小,財務管理不規范,銀行機構獲取石材企業的信用信息途徑較單一,許多尚未達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為得不到相應的懲罰, 法律維權成本較高,出于避險心理,金融機構發放信用貸款態度較為謹慎,金融支持石材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金融機構經營壓力加大,放貸空間縮小。為落實支持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國家政策,強化穩企業保就業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機構采取減免罰息、降低利率、捐贈保險等一系列減費讓利措施,金融機構利差進一步收窄,利潤空間縮小,金融機構對普惠型小微石材企業可讓利空間也隨之縮小,且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較為嚴峻,企業經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中小微石材企業能否挺過難關難以預見,銀行面臨較高的違約風險。
三是部分金融機構延期還本付息貸款集中到期,風險集聚問題凸顯。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云浮市轄內銀行機構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貸款余額33.7億元,該部分貸款2020年第三季度應該結清,但已延期一年,若該部分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本付息,將加劇銀行陷入放貸資金周轉困境。
完善征信體系建設,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要聯動公安、公用事業單位、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通信等非銀行業機構,完善用戶信用數據庫的基礎信息,穩步推動配套機制建設,確保征信數據庫信息準確齊全,并借助大數據與智能技術,完善企業信息共享平臺,加強企業信息和融資服務信息對接,加大企業信息披露,提供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數據,營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環境。同時,地方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要通過數字化手段及時發現和處理石材企業騙貸行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杜絕不具備資質的市場主體違法從事金融業務,為金融機構支持石材企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環境。
政府積極落實專項扶持資金,鼓勵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鼓勵扶持大中型石材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參股聯營等形式,助力石材企業組建大型石材企業集團公司,新培育一批規模大、工藝裝備先進、管理水平高、能源消耗低、環境保護好、競爭力強、具有知識產權優勢的重點龍頭企業,形成以大企業為骨干、大中小企業相互配套、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石材產業集群,并選取實力強的規上石材企業進行培育,支持其申請上市融資,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同時,政府要給予石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支持石材企業設備更新改造和品牌宣傳,全方位打造在行業中叫得響、有權威、有影響力的石材品牌,提升企業自身融資實力,實現從金融不理會到金融找上門的根本性轉變,為石材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鼓勵、引導云浮市轄區內擔保機構加入政府性擔保體系,擴大體系成員業務覆蓋面。加強銀擔合作,探索銀行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并行審批,簡化石材企業融資擔保流程和手續,提高貸款發放效率。探索建立政府性金融風險補償基金和風險補償,開展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工作,減小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和獲貸門檻,撬動提升企業融資額度,降低銀行金融機構在支持石材產業發展方面的業務風險。
多措并舉加強石材產業融資平臺建設,擴大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試點范圍,進一步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的作用。政府要支持社會化、專業化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機構,為小微石材企業提供認證服務,構建統一、開放、共享的小微石材企業融資平臺,建立批量營銷、批量授信和批量管控的融資模式,充分發揮典當行業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鼓勵典當企業增資擴股,采用生產資料質押、動產質押等靈活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同時,要加強石材企業特別是中小微石材企業的金融知識培訓,為誠實守信的企業提供簡化程序的綠色融資通道,給予誠信企業貸款利率優惠,逐步解決石材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