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 張忠寶 黃慶濱

【摘要】全科閱讀教育是對智慧閱讀的實踐闡釋,秀雅學校基于對閱讀、閱讀教育的理解,通過開展全科閱讀教育,形成了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秀雅方案,促進了秀雅學校的內涵發展與品質提升,初步達成了辦家門口新優質學校的目標。
【關鍵詞】閱讀;全科閱讀教育;課堂教學變革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提出了“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廣州行動宣言”,作為廣州實驗教育集團的成員校,我們積極響應并付諸實踐。一年多的實踐探索,秀雅學校不僅在理念上有新突破,實踐上也有了新成果。
一、開展全科閱讀教育的緣起
(一)相關概念梳理
關于閱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獲取知識,從而可能改變命運。
關于智慧閱讀,我們可以這樣解讀:從手段看,智慧閱讀突破傳統閱讀方式,打破紙質媒介束縛,強調多媒體;從方式看,智慧閱讀強調多種方式混合使用,精讀與泛讀、略讀與跳讀,等等,依目標選取;從內容看,智慧閱讀包羅萬象,經典名著、科技作品、生活百科,等等;從結果看,智慧閱讀應該是高效的、有顯著獲得感的,突出了單位時間的效益。總之,智慧閱讀是伴隨大數據時代的產物,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廣州行動宣言”就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與此同時,廣州市教育研究院搭建了智慧閱讀平臺,為推進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提供了資源保障。
關于閱讀教育,我們可以這樣闡釋:所謂“閱讀教育”,就是通過閱讀提高兒童整體素質的一種教育。閱讀教育把閱讀稱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基礎教育的靈魂”,強調閱讀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閱讀教育旨在通過提升人的閱讀力,進而提高學習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就是基于對閱讀和閱讀教育的理解,以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為基礎理論支撐,通過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實踐,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開發學生的閱讀腦,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規范的閱讀品質,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具備融入社會的四種關鍵能力。全科閱讀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不同學科通過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進而達成提高學科教育水平的目標。
(二)秀雅學校背景陳述
廣州實驗教育集團花都區秀雅學校是2019年10月加盟廣州實驗教育集團的。學校2013年建校,占地28000平米,建筑面積14000平米,64名教師,800名學生,20個教學班,是一所城鄉接合部小區配套學校。學校秉承“雅行樂學”校訓,正在創建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加盟廣州實驗教育集團,不僅有強大的教研團隊支撐,而且有豐富的智慧閱讀平臺資源,這是秀雅學校內涵發展與品質提升的新機遇。
(三)開展全科閱讀教育緣起
秀雅學校是一所新學校,發展遇到瓶頸,加盟廣州實驗教育集團后,依靠強大的教研團隊和智慧閱讀平臺資源,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路徑,突破發展瓶頸,通過一個個生長點,創建一個個辦學新亮點,成就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逐步達成廣州一流、廣東知名的辦學目標。基于上述觀點,開展全科閱讀教育應該是達成辦學目標的一條新路徑,緣由如下:
1.基于閱讀習慣的養成,全面提升師生的學習力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就是創造一種閱讀環境,讓師生共同養成閱讀習慣。教師因為引領學生閱讀而主動養成讀書習慣,不斷提升專業成長的學習力,學生因為教師的示范引領而慢慢愛上閱讀、癡迷閱讀,就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進而提升認知能力。
2.基于閱讀量的積累,不斷提升師生的視野、格局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就是讓師生通過閱讀量的不斷累積,開闊視野、提升格局,達成讀萬倦書之功效,這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整體素質提高之方略。正如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幾個小時的訴說,卻包含巨大的信息量,那是他一年閱讀的豐碩成果。
3.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達成高效課堂的目標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就是讓各個學科教師都重視課堂閱讀文本、解讀文本、拓展文本,通過閱讀力的提升,保障課堂的高效,亦即深刻體會“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開展全科閱讀的關鍵所在。
4.開展全科閱讀教育,成就新優質學校的路徑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能提高師生的學習力,開闊師生的視野格局,保障課堂的高效,也就是全面提升了教育質量。這是新優質學校的核心內涵。
二、開展全科閱讀教育的秀雅方案
秀雅學校按照廣教院北部分院專家的指引,依據學校的師生狀況,出臺開展全科閱讀教育的秀雅方案并付諸實踐探索。
(一)落實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六個閉環結構
按照廣教院北部分院副院長楊和平的指引,秀雅學校全學科課堂教學引入六個閉環結構,讓師生對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有一個初步認識。這是全科閱讀教育的入門課,每個教師都要高度重視。六個閉環結構包括:課前開列閱讀書目;課中深度閱讀教材;課上個體閱讀分享;課堂拓展范例閱讀;課中個體閱讀反思;課后開列閱讀書目。入門的六個閉環結構是全科閱讀教育的開始,是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必修課。在實施課堂教學六個閉環結構的同時,我們普及了閱讀常識、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及廣州市智慧閱讀平臺的使用指南,形成了良好的閱讀氛圍。
(二)開展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實踐探索
課堂是課程實施的場所,是智慧閱讀的訓練場,它可以促進閱讀習慣養成、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能,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達成高質量課堂目標。
1.嘗試學科特點的實踐探索
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有著鮮明的學科性,不同學科的閱讀技巧、方法和關注點是有很大差異的。語文學科的智慧閱讀很專業,信息量大,要求高,并且有專門的閱讀教學單元,強調學生的閱讀習慣養成、閱讀技能掌握和感悟理解閱讀文本能力。在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北部分院的指導下,秀雅學校的語文學科組構建了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范式并且進行了第一輪課堂實踐,語文學業成績有很大提高,穩定在“公辦前三”的狀態。
(1)數學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從專題選擇到課堂內容模式探究都是在北部分院專家的引領下開展的,項目學習“玩轉數學”成為閱讀實踐的亮點,數學課中通過引入數學史,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精致閱讀教材文本,提升了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應用。在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北部分院指導下,秀雅學校的數學學科組構建了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范式并經過了第一輪的拓荒改進實驗,數學學業成績已經穩居“公辦前三”。
(2)英語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英語閱讀的基本技巧、語法應用和背景資料,特別是深度閱讀教材文本的資料及其文化背景。由于英語不是母語,其文化背景、語法使用和書面表達都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所以要特別強調閱讀的深度、廣度和基本技巧。在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專家的指導下,英語學科的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正在實踐研磨中。
(3)生物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單位時間內的高效率。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強調三個核心:一是教材文本要讀懂讀透,內心掌握關鍵點;二是形成性評價強調對試題題干文本的理解,強化習慣養成;三是課堂結尾質疑環節突出帶著問題去閱讀,一個學生說,貓科動物的爪都能伸縮嗎?教師就布置下去,帶著問題閱讀,下節課課前研討結論。
(4)物理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邏輯思維下的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要有側重:課前閱讀科學家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掌握一般物理規律發現的艱難過程及科學家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課中閱讀文本很重要,物理學難就難在“文本讀不透、解題思路不清”。結果,學生喪失學習物理學的興趣。久而久之,物理就成了最難啃的學科,導致一些學生懼怕物理、厭倦物理到想拋棄物理。基于此,物理學科的智慧閱讀課堂上要達到讀懂文本、厘清思路、找準方法的境界。課下智慧閱讀要基于考試命題,讀懂題干、確定解題路徑直到滿足所有得分點的要求,達成自律的閱讀境界。
(5)化學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基于現象看本質的精準表達。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要突出三個關鍵點:一是通過深度閱讀掌握基本的化學學習方法;二是基于課上的深度閱讀教材文本掌握本節課的關鍵知識點;三是基于課堂上的問題通過智慧閱讀平臺找出正確答案。化學學科的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也強調閱讀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和品質形成。
(6)地理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基本的時空概念、地域方位,突出課堂上解決問題。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要突出四個關鍵點:一是教學目標的深度閱讀;二是教材文本的深度閱讀;三是陽光評價的試題文本深度閱讀;四是基于課堂上問題的課下資料深度閱讀。地理教師不斷總結強化,就會大幅提高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
(7)歷史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以歷史事件為線索,通過關鍵人物典型事件佐證歷史觀點。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要突出三個關鍵點:一是通過深度閱讀明確本節課的目標;二是通過深度閱讀教材文本,掌握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三是基于課堂上問題通過智慧閱讀平臺自我解決問題。
(8)政治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要突出四個關鍵點;到哪里去找閱讀材料;怎樣從材料中找出政治觀點;教材文本的深度閱讀;帶著課堂上問題到閱讀材料中尋找答案。政治教師要從“四個意識”中堅定育人立場、要從“四個自信”中培育學生的正確“三觀”、要從做到“兩個維護”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合格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9)體育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要突出閱讀材料的新穎、鮮活并富有感染力,其根本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即學生的學習力。從六個閉環結構看,體育學科強調課前的視頻教育,包括模仿教學、要領強化和安全注意點撥等;強調課中的視頻評價,包括動作矯正、效果展示和打分評比等;強調課后的問題解答,包括體育精神學習、體育榜樣引領和體育文化傳承等。
(10)音樂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要突出音樂基本技能的學習、評價、展示。從六個閉環結構看,音樂學科強調課前的成果展示、作品欣賞和評價糾錯等;強調課中的教材文本解讀、創新和評價等;強調課后的課堂上問題解答、發展愛好、作品賞析,等等。
(11)美術學科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要突出鑒賞、嘗試與展示。從六個閉環結構看,美術學科要強調課前的個人作品評價、名作賞析和基本技能訓練;強調課中的教材文本的解讀、訓練和評價;強調課后的堂上問題解析、發展愛好、作品提交,等等。
(12)信息技術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要突出大數據時代的底線成長和創新。從六個閉環結構看,信息技術學科強調課前的當下科技成果、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強調課中的教材文本深度閱讀、教學目標達成和效果評價等;強調課后的作品創作、基礎訓練和技術革新等。
2.基于個人特點的實踐探索
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強調個性,突出高效。就每個教師而言,學科不同,教學風格更不同。有的教師基于組織力強大教學,有的教師基于表現力強大教學,還有的教師基于親和力教學,盡管方式方法不同,但教學目標達成都很到位。基于此,我們強調基于個人特點的實踐探索。組織力強大的教師要通過組織力促成學生閱讀習慣養成,表現力強大的教師要通過氛圍浸潤達成學生閱讀習慣養成,親和力強大的教師要通過情感交流化成閱讀習慣養成。
3.形成學校特色的實踐探索
(三)形成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秀雅方案
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秀雅方案,強調基本框架一致、突出個性發展、展現綜合素養提升。
1.強調基本框架一致,亦即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這是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入門基礎。六個閉環結構的解讀要有學科特性,也可以有個人特點。
2.突出個性發展,亦即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的發展,這是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實踐結果。可以突出六個閉環結構,也可以舍棄幾個閉環結構,關鍵是要突出學科特性和個人特點,把閱讀力轉化成學習力,提高學科整體質量。
3.展現綜合素養提升,亦即課堂教學的六個閉環結構的成果,這是基于閱讀的課堂教學變革的目標成果。從閱讀形式到內容、再到閱讀力的顯著提高,從而達成學生綜合素質的普遍提高。
三、實施全學科閱讀教育的效果評價
(一)從學業成績視角看
一年多的全科閱讀教育實踐,秀雅學校的學業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學校中考平均分第一次超過廣州市平均分,超過8.3分;學校中考平均分第一次擠進花都區公辦學校前三名;中考第一次有12人超過700分;中考第一次有3名學生被華師大附中錄取。這是一個歷史性飛躍。
(二)從智慧陽光評價結果看
從廣州市智慧陽光評價看,秀雅學校的七個維度指標均超過廣州市各項平均指標,如下圖:
表1? 學校綜合發展水平指數
每一個指標,都能讀出學校發展強大后勁,特別是學校認同指數,超過廣州市9個百分點,超過花都區10個百分點。
(三)從五育融合實踐效果看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以來,秀雅學校參加廣州市智慧閱讀之星比賽獲得一等獎,五育融合實踐成果在中國教師報刊登,受到業內人士首肯。
(四)從教育科研行動研究看
開展全科閱讀教育以來,秀雅學校教育科研水平顯著提高,科研興校的目標正在實現,目前在研省市區課題22項。其中,廣州市智慧閱讀小課題就有11項。學校基于行動研究的科研氛圍已經形成。
(五)從家校共育共治目標達成看
秀雅學校是花都區教育部人文素養家校共育共治實踐基地學校。兩年來,共獲得各級各類獎勵20余項。學校開展全科閱讀教育以來,人文素養家校共育共治項目實踐更加順暢、更加有實效。
參考文獻:
[1]王曉平,胡嬌.淺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2).
[2]張素艷.淺談農村初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2).
[3]朱小霞.初探地方化的特色群文閱讀初中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2(11).
責任編輯? 梁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