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500)
籃球比賽是老少皆宜的體育賽事,在觀看籃球比賽中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各個籃球隊似乎都有自己的一套戰術,每一隊的隊員都能夠互相配合,為同伴傳球、運球、為投籃做輔助動作。從籃球運動員的角度來看,為了獲得更多的得分,需要加強對籃球隊伍內部的訓練,通過大量訓練使各隊員都能夠找到“擋拆配合”中自己的位置及負責隊友,靈活運用戰術,充分發揮“擋拆配合”戰術易于組織、殺傷力較高、快速進攻的優勢及團隊協作的魅力,提升籃球隊的整體實力。
我國籃球運動的開展距今已經有了120年的歷史,且逐漸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具有豐富的群眾基礎。籃球是我國重要的競技體育項目之一,也是奧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男女老少,均可以參與到籃球運動中。籃球不僅是專業性較強的體育項目,更是一種具有較強對抗性、挑戰性的體育項目,對于人的創造能力、競爭能力和潛能有較大的挖掘作用。籃球運動與競賽可以激發人們的進取精神,鍛煉人的意志力,提升人的團隊協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由此可見,籃球運動中,協作與配合是極為重要的。良好的配合與高效協作能夠提升籃球運動隊伍的整體實力,更有目的的防守或者進攻。“擋拆配合戰術”是籃球運動中較為常見的進攻戰術,也是籃球運動員上場之前需要熟練掌握的戰術技巧。
“擋拆配合”是一種常見的掩護型進攻戰術,是傳統掩護戰術的延伸與拓展。掩護是擋拆的基礎動作,進攻方掩護成功,則本方被掩護的隊友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進攻方法:(1)防守方換防不及時,自己的防守者被甩開,則果斷進攻,爭取得分;(2)對方換防及時,且出現錯位,要以高打矮,采用一打一的形式,結束戰斗;(3)若自己進攻受到威脅,需要找機會為隊友創造進攻的機會,球在手中吸引對方的防守,一旦對方做出夾擊行為,則及時傳球,無球時可以跑動吸引對方防守,為同伴減輕壓力。針對于掩護者,可以選擇如下三種方法:(1)隊友經過自己時,以迅速靠近籃球的腳為軸點向后轉身,擋住防守者。若隊友進攻,則掩護其迅速占領有力位置,為搶奪前場籃板做準備;若隊友進攻遭遇阻礙,則需要時刻準備向籃球籃筐發起進攻;(2)同伴從自己的身側經過,快速遠離球籃,以臨近球籃的腳為中軸后轉身,避開被掩護的防守中投。
籃球進攻戰術“擋拆配合”是一項對隊員之間默契度要求較高的戰術,良好的默契可以讓隊員在擋拆之前不需要進行目光接觸、語言溝通,若缺乏默契,則需要與自己的隊友進行交流。掩護開始時,掩護者要有目的的,合理的移動到守護目標的周圍,與被掩護者處于同一個移動路線上,同時與被掩護者保持相應的距離。在掩護過程中,要保證自己身體靜止、雙膝微屈,兩腳開立,兩臂彎曲貼在胸前,或者是讓兩臂自然下垂在體側。掩護者需要讓自己的上身微微傾斜,或者直立,不可以超過腳尖的平面,或者將重心落在兩腳之間;在占據位置之后,需緊緊配合同伴的移動軌跡,擺脫對方防守。此時,前期的擋拆配合動作完成。在掩護目標擺脫防守的瞬間,掩護者需要利用迅速靠近籃球的腳作為軸點,向后轉身,將被掩護者檔在身后,形成與同伴二打一的局面。
“擋拆配合”的整體動作過程不復雜,但是對掩護與被掩護兩人的默契度考驗較強。在實際過程中,需注意“擋拆配合”的如下動作要領:
若防守方采取半場緊盯的方法,單個成員無法輕易擺脫對方的防守,此時需要運用擋拆戰術,若中鋒不配合參與,則需拉到弱側的限制區域之外,空出籃下,以便于同伴切入。
在實戰過程中,之所以會發生大量的擋拆失敗情況,是由于掩護者發生了侵人犯規;或者是掩護者的掩護時機選擇失誤、掩護位置沒有選好;又或者是在掩護成功之后沒有及時跟進動作。因此,在擋拆的過程中,需要及時把握掩護者的占位時機,同時注意掩護時的身體姿勢,把握同伴的移動路線,及時跟進動作。
擋拆動作全套包括:判斷、快速移動、占位、跟進,在這4個環節中,判斷是最主要的因素,掩護者需要對場上的情況進行合理判斷,做出科學的擋拆決策。在做出擋拆決定之后,需要給被掩護的一方留出正常一步的距離,若處于視野始終,則需要盡量靠近被掩護者。在掩護的過程中,掩護者的身體處于靜止狀態,需要加強靜止與跟進動作的銜接,避免中間過渡時間較長而造成擋拆失敗。
根據籃球運動比賽中的實際情況分析,發現存在很多擋拆配合應用不良的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在籃球賽場上,掩護者對場上的形勢預估錯誤,沒有及時掌握擋拆的時機。在掩護時進攻犯規,與同伴的配合出現誤差,不僅沒有為同伴提供有效的掩護,還頻繁出現侵人犯規的情況;
第二,掩護者的時機掌握不良。在運用擋拆配合時,若對方的籃下防守比較緊,即使成功切入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很多籃球隊員在場上會出現“一發現切入機會直接切入”的情況,導致切入之后不能夠實現投籃,無法得分,還因此錯過了其他戰術的使用時機,造成“無效擋拆”的問題。由于球在人的對側,弱側的鋒、衛即使完成成功的擋拆配合,也容易被阻攔,無法成功得球進攻。擋拆配合實施中,不僅需要注意擋拆的技術細節,還需要關注自己同伴的移動軌跡、動作意圖,才能夠更好的實現配合,但是一些掩護者卻將自己的防守者帶過去了,造成無效擋拆;
第三,擋拆配合的掩護時出現進攻犯規的情況。在掩護時,掩護者的手臂沒有貼靠在胸前,也沒有自然下垂,而是下意識將手臂前伸,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在多人互動中推對方的球員,出現推人犯規的情況。掩護者在掩護的過程中,沒有正對被掩護者,導致發生接觸時,接觸不在軀干位置,一些被掩護者試圖擠過去時,掩護者還會出現伸展下肢等情況,這些行為均是犯規行為。
擋拆配合是籃球進攻戰術的基礎戰術、團隊協作的戰術,具有效率高、配合簡單、殺傷力較強的特點。
一方面,在擋拆配合的實施過程中,掩護者與同伴只需要極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擋”、“拆”的過程,成功切入,以此獲取投籃的機會,從而得分。籃球比賽的有限范圍促使任何戰術都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也是擋拆配合效率高、時間短、發揮較強的效果。通過一些比賽視頻分析,擋拆是兩名隊員互相配合的動作,通過一擋一拆的方法,搶占最有利的位置,搶奪進攻的機會。這樣的特性促使擋拆配合的實施較為簡潔,且得分效率較高;
另一方面,擋拆配合屬于進攻戰術,任何一種進攻戰術都是具有較強殺傷力的;而擋拆配合由于其簡潔的配合方、較短的過渡時間其殺傷力更強悍。在實際過程中,戰術實施人員需了解整個場上情況,利用高效快捷的特點給對手造成壓力,及時了解對手要使用的戰術,找到相應的“擋拆”策略。在己方使用擋拆配合的同時,哪怕對手已經知道如何規避,但是也很難找到可以切入的躲避路線,從而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之下,無法真正做到阻斷。由此可見,擋拆配合的殺傷力之強。
相較于其他進攻戰術,擋拆配合的戰術成功率更高,且更易于組織。這是由于這一戰術需要的配合人數較少,一般都是2人、3人的配合,且這個戰術的組織時間更短,需要戰術實施人員根據籃球場上的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隨時把握住擋拆的時機。一般情況5-10s的時間可以完成一組擋拆配合,這樣基礎性、時間短、即時性較強、配合便利的戰術,其成功率更高。在實際過程中實施擋拆配合,一般都是中鋒與后衛之間的配合,或者是前鋒與后衛之間的配合,這些組合十分容易完成。在全場球員進入狀態之后,兩名人員的默契度與配合度也會隨之提升,若遇到突發情況,兩個人也可以隨機應變,從而提升成功率。
擋拆配合的進攻戰術,是一種以強制弱的戰術。在籃球場上,己方人員需要有意識的尋找對方隊形的薄弱之處,尋找對方隊員的弱點,之后快速進攻,攻其不備,促使對方薄弱之處處于被動位置。在陷入“擋拆”之中后,被防守的隊員就只能盡可能的止損,完全做不到終止這種情況。只能夠通過適當的干擾為對方的投球造成影響,降低對方的投中率,但是無法讓對方失去投球的機會。
根據籃球的擋拆配合的動作要領與實際實施情況來看,扎實的籃球技術與技巧是順利推進擋、拆的基礎。因此,在日常訓練中,需要加強籃球隊員對基礎籃球技術的訓練,讓隊員熟練掌握不同難度的籃球技術,包括運球、投球、接球與擋拆,只有保證隊員熟練使用籃球技術,才能夠降低隊員在擋拆配合時出現失誤的概率。在實際訓練環節,可以加強對隊員如下技術的訓練力度:(1)拍球,讓隊員雙手持球,利用手掌大力拍擊球,每組10-20次,每日訓練5-10組,這樣的基礎動作反復練習,是為了讓隊員在拍球的過程中形成對籃球的手感,從而產生“使用幾分力度,球可以反彈多高;從哪一點拍球,球會向不同的方向飛去”等結論,加強隊員對球的熟練掌握度,讓隊員都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拍球力度與角度方法;(2)手指撥球,讓隊員分別在頭部上方、頭部前方進行快速撥球,通過這個動作練習提高手指靈活度,增強手指對球的控制力,促使隊員在緊急擋拆時可以在不得已情況下使用手指完成對球的觸碰,實現對球的控制;(3)大力運球,這一訓練的目的是讓隊員更好的掌握籃球掌控力,提升隊員運球時的穩定性,為之后的一擋一拆,靈活配合奠定基礎。
豐富的理論知識可以輔助籃球運動員采用更加靈活多變的擋拆配合戰術,同時將更多不同的戰術與擋拆戰術結合使用,進一步提升擋拆配合戰術的殺傷力。在實際過程中,隊員對籃球技術與擋拆戰術的掌握,不僅僅需要在實際訓練中進行加強,更需要隊員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能夠理解如何運用擋拆配合戰術。可以定期給隊員講解擋拆配合戰術的要領與細節,讓隊員思考“擋拆戰術的運用對敵方有什么作用?對己方有什么作用?”,從而提升隊員對擋拆配合進攻戰術的理解,讓隊員能在更合適的契機選擇使用這一戰術。在實際理論學習環節,可以將具體的擋拆戰術實施過程分解開來,給隊員講解,不同的“擋”分別如何做,上肢與下肢如何配合與控制,如何尋找切入角度等,讓隊員學習豐富的擋拆配合理論知識,更好的將這一戰術運用于實戰中,提升籃球隊伍的整體進攻能力。
實例分析是較為直觀的擋拆配合進攻戰術分析方法,也是提升隊員進攻戰術掌握水平的主要方式。在實際過程中,可以通過實際操作的示范與講解,讓隊員直觀的看到擋拆的瞬間變化,還可以通過“分解視頻”的方法,一幀幀播放擋拆全過程,給隊員講解擋拆的變化與規律,還可以同時展示不同形態的擋拆配合過程,進一步豐富隊員的擋拆認知,讓隊員可以掌握更多不同類型的擋拆方案。通過這樣的方法,豐富隊員的進攻戰術經驗,促使隊員在實戰中可以根據場上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擋拆配合方案,提升擋拆成功率。舉例分析,可以引入立陶宛男籃在奧運會中的經典擋拆視頻,采用視頻分解+畫圖展示的方法,為隊員呈現不同的擋拆方案。
方案(1)高位擋拆配合。圖1是2008年奧運會中立陶宛男籃的高位擋拆配合戰術示意圖,可以看出,A球員將球運到前場三分弧線位置,B球員迅速上提到3分線外附近,擋住防守者,之后下順,由A球員運球跳投,得到2分。這一戰術的運用清晰簡潔,是A球員根據自己的觀察與分析,之后采取的策略,其隊員反應較快,配合完美。

圖1 立陶宛男籃高位擋拆戰術示意圖
方案(2)擋拆傳弱側。根據圖2可以看出,其選擇了擋拆傳弱側的方案。A隊員在三分線外45°角位置持球,B隊員移動到A隊員的右側進行擋拆,之后立刻下順,A隊員與B隊員均沒有很好的投籃時機,此時C隊員切入,將球傳送給D隊員,D隊員抓住機會跳投三分。

圖2 立陶宛男籃擋拆傳弱側戰術示意圖
要想更好地發揮擋拆配合的戰術優勢,還需要加強對籃球隊員的思維模擬訓練。根據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在不同環境之下,隊員需要根據場上實際情況適當做出擋拆的決定,這對隊員的戰術思維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在日常訓練中帶領隊員回憶本隊親自參與過的賽事,分別回憶“成功的擋拆配合”、“失敗的擋拆配合”,讓隊員想象比賽當時的情況,在腦海中還原情況,通過不斷的模擬分析與調整,訓練隊員的思維。
綜合練習是進行擋拆配合訓練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訓練時,需明確本次訓練的規則,要求隊員“按照規則要求使用擋拆戰術”,讓隊員在訓練時可以有意識的注意比賽規則,主動規避各種違規行為,鍛煉隊員在擋拆時的自我控制意識,促使其在實戰中能夠盡可能的避免伸出手臂等違規動作。在訓練中,同時強調對隊員個人能力與團隊配合能力的要求,讓隊員反復做出擋拆的決策與行為,通過大量練習提升隊員之間的默契度。
綜上所述,“擋拆配合”是籃球進攻戰術中最基礎的戰術,但是其考驗的不僅僅是個人的籃球技術能力,更是籃球隊員之間的配合與默契,是高效完成配合度與熟練度的合理分工。良好的“擋拆配合”進攻戰術能夠輔助隊員完成一次次高效投籃,也能夠更好的防守對方的進攻。為了更好的發揮“擋拆配合”的進攻戰術價值,建議要加強對籃球隊員的日常訓練,定期組織籃球技術訓練,給隊員講解理論知識,夯實隊員的理論知識基礎,保證其能夠熟練使用各種基本籃球技巧,為之后的“擋拆配合”奠定基礎。之后,還需要組織籃球隊員進行梳理分析與思維模擬訓練,給隊員講解知名球隊在賽場上的“擋拆配合”戰術運用情況,組織開展綜合練習,充分鍛煉隊員的戰術運用水平,提升熟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