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楨 時敏 田煥欣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 海口 571158)
自1984年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化高爾夫運動的開始,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高爾夫運動也取得不錯的競賽成績。其中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馮珊珊取得了中國高爾夫歷史上的第一枚奧運獎牌,并在次年登頂世界第一的寶座。在高爾夫運動發展過程中,青少年群體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2020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巡回賽上,18歲的上海女孩殷若寧剛轉職業就豪取三連冠,獲得這些成就的背后與她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海南作為一個國際旅游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四季如春的高爾夫球場地,為海南開展戶外運動提供了天然的自然生態條件,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球巡回賽作為一個公益賽事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2020年共舉辦了六站,賽事的成功舉辦也為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運動參與動機是青少年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力,也是維持一項運動長久開展的有利保障。本文主要是了解海南省青少年參與高爾夫運動的動機,對青少年的參與動機進行分析,總結出運動動機的主要因素。為今后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運動的普及與發展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調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高爾夫這項運動當中,并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本文研究對象為參加2020年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球巡回賽的球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論文、期刊,對參賽球員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為本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2)問卷調查法。
①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本研究以運動動機量表(SMS)為參考對象,根據青少年心理特征和高爾夫運動特點,選擇制定合適的量表和問卷,并將高爾夫運動動機量表劃分為五個子量表。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主要通過網絡向2020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球巡回賽家長群發放網上問卷,發出70份,共收回68份,經過篩選和檢查排除無效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66份,有效率97%。
②問卷的效度檢驗
由表1可知,KMO取樣適切性量數為0.749,K值大于0.7,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的顯著性P=0.000<0.05,說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③問卷的信度檢驗
本文以克隆巴赫 a系數來檢驗問卷的信度,a>0.8時,表示量表信度很好;0.7-0.8之間,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如果是在0.6-0.7范圍內,表示量表也可以接受但需改進。本問卷在進行信度檢驗后,如表 2所示,a系數為0.852,表示本問卷的信度很好,具有可靠性。

表2 克隆巴赫a系數
(3)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與統計,運用Spss和Excel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用于海南省青少年參與高爾夫運動的動機研究。
(1)性別。
通過對參與問卷調查的青少年球員性別分布情況(圖1)可知,調查總人數為66人,其中男生46人,占總調查人數的69.3%,女生20人,占總調查人數的30.3%。由此可見,男球員顯著比女球員多。

圖1 青少年球員性別分布情況(N=66)
(2)球齡。
由圖2可知,在調查的球員中,球齡1-2年和2-3年的球員居多,這兩個年齡段占比69.7%,球齡1年以內和三年以上的球員占比較少,只占比30.3%。分析其原因:由于海南省青巡賽有設置淘汰線,單輪超過120桿的球員將會被淘汰,對于只有一年球齡的青少年球員來說,是比較容易被淘汰的,因此球齡在一年以內的球員占比最少,而對于球齡已經有三年以上的球員來說,省級比賽幾乎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水平,在賽程沖突時,他們更多的選擇是參加國內的高級別青少年或業余賽事。

圖2 青少年球員球齡統計表(N=66)
(3)年齡。

圖3 青少年球員年齡分布情況(N=66)
青少年比賽一般按年齡分為三個組別,13-18歲年齡段之間的為 A(U19)組,10-12 歲為 B(U13)組,6-9 歲為 C(U10)組。 由圖 3 可得,參加海南省青巡賽的球員主要集中在10-12歲這個年齡段,也就是B(U13)組的球員是最多的。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青少年學球時間較晚,且球齡短,所以參加比賽的球員年齡大部分都集中在10-12歲,另一方面是B(U13)組的球員處在過渡期,有剛從C(U10)組升上來,從坐球車轉變到自己拉球包打球,還有一部分球員是通過省級比賽歷練自己,進而轉戰到級別更高的賽場,所以這個年齡段的球員比較多。
(4)各分站參賽人員數量。

圖4 各分站參賽人員數量
由圖4可知,前三站的參賽人數都相差不大,到第四站、第五站比賽時參賽人數急劇下降,最后總決賽時參賽人數達到今年新高。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造成各種體育項目無法開展,下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全國陸續恢復比賽,所以前三站青少年球員的參賽興致都比較高,而到第四、第五站時,由于賽事舉辦密集,且與別的賽事賽程上有沖突而造成參賽人數有所下降,最后總決賽是全年賽事積分和級別最高的一場,因此吸引的參賽球員是最多的。

圖5 青少年高爾夫參與動機因素
本文通過整理有關體育動機測量表編制的資料,綜合海南省青少年球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研究中所使用的5個參與運動動機因素(自我表現、發展友誼、健康適能、技能發展、項目特質)。
(1)自我表現因素。
此項內容主要從參加這項運動可以提高個人氣質、獲得證書、獎品和獎杯、想通過大高爾夫來引起別人對自己的關注、這項運動能讓我有成就感,具體表現為青少年渴望展示自我和表現自我的一種心理。
(2)發展友誼因素。
此項內容主要從參加這項運動可以結交新朋友,擴大交友圈、和打球很棒的人建立友誼,成為朋友、高爾夫運動是我和朋友間維持良好關系的途徑之一、可以獲得更多和朋友、同學們在一起的機會,具體表現為青少年獲得友誼的一種方式。
(3)健康適能因素。
此項內容主要從參加這項運動能強生健體、提高注意力、調劑枯燥的生活、使自己變成堅韌和勇敢,具體表現為青少年保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4)技能發展因素。
此項內容主要有,通過高爾夫技能申請國內外大學、成為一名職業球員、父母從事高爾夫行業、能使我的高爾夫技術水平得到提高,具體表現為對未來的一種規劃。
(5)項目特質因素。
此項內容有,高爾夫運動比其他運動項目更有趣、與其他運動相比,對抗性不大、能獲得高爾夫運動相關知識和規則、高爾夫運動本身的內在品質和運動精神,具體表現為這項運動所具有的獨特運動品質。
根據分析出的運動參與動機因素,從整體角度對參加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球巡回賽的66名球員進行高爾夫運動參與動機的調查研究。
從圖5和表3可知,影響青少年參加高爾夫運動動機主要有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得分從高到低分別是:項目特質、發展友誼、健康適能、自我表現、技能發展。

表3 青少年參加高爾夫運動動機因素分析表
從得分上可以看出,青少年參加高爾夫運動最主要的動機是項目特質M=4.208,說明高爾夫運動有著它獨特的項目屬性,不僅在于這項運動本身不具有肢體上的對抗性、不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更多在于培養青少年堅忍不拔的品質、誠信自律的精神、為他人著想的美德。在青少年比賽中,超過10歲的孩子就需要自己拉著球包走18個洞,4-5h,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風吹雨打,這些小球員都能堅持下來,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歷練;排名第二的是發展友誼M=4.167,同組球員在一起打18個洞,可以相互的了解,平常共同練球,約著一起打比賽,也是發展友誼的重要途徑,說明青少年參加高爾夫運動能結交朋友的同時也是他們維持良好關系的途徑之一;排名第三的是健康適能M=4.087,綠色、陽光、氧氣是高爾夫運動的代名詞,也是青少年在緊湊的學習生活中一種解壓方式,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排名第四和第五的分別是是自我表現M=3.5000、技能發展M=3.242,說明自我表現和技能發展對青少年參與高爾夫運動的動機不強。
(1)參加海南省青少年高爾夫球巡回賽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10-12歲,球齡1-2年和2-3年的居多,球齡一年以內的最少;
(2)青少年參加高爾夫運動的主要動機是項目特質、發展友誼和健康適能,而自我表現和技能發展的動機不是很強。
(1)適當降低參賽標準,增加更多初級賽事,不設置淘汰線。
對于學球時間不長的青少年,賽事設置淘汰線,會影響他們參與高爾夫運動的動機,適當降低參賽標準,設置更多二級賽事,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
(2)關注青少年參加高爾夫運動的動機,培養終身體育。
現在青少年高爾夫群體越來越多,對青少年高爾夫的教育也更加重視,以往的父母期望孩子打球,把孩子送上職業道路,這對他們是沒有選擇性的,需要多關注到青少年參與這項運動的內在動機,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對他們長久的成長道路也是有非常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