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強
(武城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檢驗科 山東 武城 253300)
臨床實踐發現,行血常規檢驗時,檢驗結果均存在一定誤差,產生誤差的原因有很多,如采血位置、患者情緒、血液標本靜置時間、采血方式等[1]。檢驗誤差會對后續治療工作產生一定不良影響。因此,為減少誤差、提高檢驗精準性,醫務人員需盡量避免與排除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2]。當前,臨床關于血常規標本臨檢前混勻靜置時間與檢驗結果間關系方面的研究較少,為探究血常規標本臨檢前混勻靜置時間對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影響,本次研究選取6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對比靜置不同時間血常規檢驗結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檢驗科接收的6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2020年3月-2021年3月)。60例患者中,男女人數分別為35例、25例,年齡范圍18-69(43.81±5.67)歲。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次研究。
納入標準:(1)依從性高;(2)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黃疸疾病者;(2)患有精神疾病者;(3)溶血功能異常者;(4)存在暈血癥者;(5)拒絕配合本次研究者。
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抗凝管、計時器、配套試劑等展開血常規檢驗,具體內容:抽取60例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各10ml,隨后展開抗凝混勻處理,將每個血液樣本平均分為5份,每份2ml,5份分別靜置30min、60min、120min、180min、360min,之后展開血常規檢驗,每個時間段均檢查3次,計算3次檢查結果的平均值,檢驗工作均于25℃環境內完成。
記錄比較于血液標本混勻靜置30min、60min、120min、180min、360min后各項血常規指標檢驗結果,血常規指標包含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3]。
靜置180min內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以及中性粒細胞比值差異不明顯(P>0.05);相比靜置180min內,靜止360min血小板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更低,白細胞計數更高,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靜置30min、60min、120min、180min、360min后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
血常規檢驗為臨床最常見與最基本的檢驗方式。通過血常規檢驗,醫生可了解患者血細胞內各項指標,并以此為依據,可判斷出患者某些疾病,便于更深層次的診治,因此,血常規檢驗極為重要[C組、D組四組,A組檢驗標本靜置時間為10min,B組靜置時間為30min,C組靜置時間為60min,D組靜置時間為120min,比較四組血常4]。當前臨床多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展開血常規檢驗,此種檢驗方式可對血常規各項血細胞狀況予以清晰反應,并且此種檢驗方式重復性較高、操作便捷、準確性較高[5]。但在實際檢驗過程中,諸多因素均會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如實驗室溫度、采血位置、采血方式、血液標本存放時間、檢驗試劑等,其不利于后續診療工作的開展,因此了解、消除影響血常規檢驗結果的因素非常重要[6-8]。
陳杰等[9]等選取接受血常規檢查的160例檢查者作為研究對象(2017年4月-2018年5月),所有檢查者的檢驗標本均抽取外周靜脈血,血液標本共計160例。全部標準抗凝處理后,以靜置時間為依據分為A組、B組、規各指標檢查狀況,結果顯示,測定后,四組于紅細胞指數、白細胞指數、血紅蛋白指數、紅細胞指數及紅細胞壓積指標等指標方面差異不明顯(P>0.05),而隨靜置時間延長,血小板指標逐漸增高名組間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中性粒細胞指數B組最高,A組、C組、D組中性粒細胞指數更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由此可知于血常規檢驗中,血液標本靜置時間對血常規檢測結果影響較大,檢驗人員需加強對此方面的重視,從而提高檢驗的可靠性與科學性。喬萬超[10]選取接受血常規檢查的120例檢驗者(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抗凝處理后,混勻靜置儲存,靜置時間分別為1h、3h、5h、7h、9h以及11h,隨后展開血常規檢驗,對比分析不同時間段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系統間的差異。結果顯示,于不同時間段中,WBC、PLT、NEU%數值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于不同時間段中,Hb、RBC、LYM%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知在血常規檢驗中靜置時間長短對其檢驗結果存在顯著影響,對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中性粒細胞影響最為嚴重,因此檢驗人員于檢驗中需加強此方面的重視。上述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相同。本次研究中,臨檢前血液標本混勻靜置30min、60min、120min、180min血細胞各項指(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變化較小,靜置過程中血液標本產生微小氣泡并呈上浮趨勢,與試管底部相距5mm左右時氣泡消失,穩定性較高,檢驗精準性較高。隨靜置時間延長,受細胞比密影響,部分細胞沉降速度提升,對檢驗結果影響越發嚴重。本次研究顯示,靜置180min內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血小板計數差異不明顯(P>0.05);與靜置180min內相比,靜止360min血小板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更低,白細胞計數更高(P<0.05),表明于血常規檢驗中,混勻靜置時間的差異對檢驗結果影響較大。
綜上所述,血常規檢驗中,不同混勻靜置時間對檢驗結果存在較大影響,因此檢驗人員應對靜置時間予以合理掌握,從而保證檢驗結果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