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軍
(煙臺魯東醫院 山東 煙臺 265500)
在鼻科疾病中,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較為常見,多發于老年人患者,與老年人機體免疫功能較差有著密切聯系[1]。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通常合并存在,有著反復發作、病程遷延等特點,會導致患者出現鼻塞、頭痛、膿涕、嗅覺障礙等表現,會對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治療造成影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進行干預,而手術切除病灶屬于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需要對其進行探討[2]。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老年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均為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收治,以此來分析鼻內鏡手術治療的價值,現報道結果如下:
將我院接受治療的75例老年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收治,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其中常規組患者37例,年齡為61-84歲,平均年齡為(68.25±1.57)歲;觀察組患者38例,年齡為62-83歲,平均年齡為(68.63±1.42)歲,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組間數據比較,P>0.05。
納入標準:(1)均符合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診斷標準[3];(2)知曉研究并簽署同意書;(3)臨床資料完整者。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2)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3)麻醉禁忌證者;(4)合并其它呼吸系統疾病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常規組患者接受傳統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鼻內鏡手術治療,使用鼻內鏡將鼻內息肉合理切除,術后用膨脹海綿將術腔填滿,48h取出海綿,并用0.9%氯化鈉溶液進行清洗。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鼻腔鼻竇結局測試、鼻內鏡檢查量化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效果: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改善情況,將其評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者明顯緩解)、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和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治療有效率=(總數例-無效數例)/總數例*100%。
鼻腔鼻竇結局測試:通過SNOT-20評分[4]對患者鼻部癥狀、睡眠障礙、情感結局進行評估。
鼻內鏡檢查量化評分:根據Lund-Kennedy評分量表[5]對鼻竇及竇口鼻道復合體進行評估,分數高則差,分數低則優。
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鼻腔粘連、眼瞼腫脹、繼發性出血。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X2檢驗;計量采取(x±s)表示,T檢驗;當P<0.05時,則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兩比較有差異,且觀察組患者療效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兩兩比較有差異,且觀察組患者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x±s)
兩兩比較有差異,且觀察組患者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鼻腔鼻竇結局測試比較(x±s)
兩兩比較有差異,且觀察組患者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如表4所示。

表4 兩組患者鼻內鏡檢查量化評分比較(x±s)
兩兩比較有差異,且觀察組患者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如表5所示。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慢性疾病的一種,有著發病率高、病程長、難以徹底根治等特點,而且該疾病暫未明確病因,可能與感染、變態反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相關[6]。變態反應會導致患者出現鼻粘膜腫脹、鼻竇口狹窄、竇腔分泌物引流異常,最終會導致患者出現炎癥表現。比如膿性分泌物會長期刺激竇腔,使得患者鼻腔黏膜血栓性靜脈炎、黏膜水腫等,最終會發展成鼻息肉,主要臨床癥狀為頭昏、頭痛、鼻鼾、鼻癢、鼻塞、流鼻涕等,保守治療是能夠對患者癥狀進行緩解,但無法對其進行徹底根治,而且以往的治療方法有著復發率高、治療周期長等特點[7]。手術治療是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隨著微創理念、鼻內鏡技術的不斷提高,鼻內鏡手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該技術是能夠解決解剖變異與異常,并且對正常解剖沒有英雄,能夠對盡快解除患者竇口阻塞,并且能夠建立起接近正常或者正常的通氣引流,對患者鼻竇內纖毛功能恢復有著重要作用[8]。除此之外,鼻內鏡手術是能夠對竇內機械性氣壓以及氧分壓進行恢復與改善,能夠盡可能保留正常結構與黏膜,有助于患者康復與預后[9]。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鼻腔鼻竇結局測試、鼻內鏡檢查量化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常規組患者,P<0.05,該結果能夠充分說明鼻內鏡的重要作用。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是因為鼻內鏡有著創傷小、手術視野大、并發癥少、復發率低,以及能夠徹底根治的特點,是能夠有效清除患者病變組織,屏氣能夠將患者鼻腔功能有效保留。除此之外,鼻內鏡手術是能夠對鼻竇通氣以及鼻竇引流方面起到良好改善作用,同時能夠幫助患者恢復鼻竇內黏膜纖毛功能,不僅能夠恢復患者嗅覺功能,并且能夠對患者臨床癥狀起到改善,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復[10]。
綜上所述,鼻內鏡治療是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并且能夠降低患者手術時間與術中出血量,對患者鼻腔鼻竇結局、鼻竇及竇口鼻道復合體有著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將其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