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紅 張良忠
(1 淄博市中醫醫院/檢驗科 山東 淄博 255300 2 淄博市周村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 山東 淄博 255300)
尿常規檢驗是臨床上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可對輸尿管、腎臟、膀胱功能等進行全面的檢查,還可判定患者機體是否出現感染、出血、炎癥等情況,為臨床疾病的治療提供可靠性支持[1]。尿常規檢驗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顯微鏡檢測、尿液干化學方法等,不同檢測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檢測方法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檢測結果[2]。其中顯微鏡檢測法主要應用顯微鏡,對樣本中細胞數量、形態進行檢測,尿液干化學分析法,主要對患者血紅蛋白、白細胞酯酶進行檢測,各有利弊[3]。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自動化檢測儀器被臨床應用及推廣,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主要應用流式細胞技術檢測,具有明顯的價值[4]。但目前,臨床關于不同檢測方法的對比研究并不深入。本文隨機選擇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進行尿常規檢驗的90例患者,旨在進一步探討不同檢測方法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以整體樣本抽樣法,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進行尿常規檢驗的患者中抽取9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齡23-60歲,平均(41.50±4.12)歲,體質量17-24kg/m2,平均(20.50±2.12)kg/m2。本文研究符合《赫爾透辛基宣言》。
納入標準:擬進行尿常規檢驗者;年齡>18歲;均知情此研究且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嚴重血液性、免疫性、感染性疾病;認知功能、意識功能不全者;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臨床資料不完整;依從性不佳者。
1.2.1標本采集
于清晨,收集受檢者(均知情同意)10mL第一次的中段尿液,應用一次性潔凈塑料尿杯進行存放,保證于采集后2h內送檢。由醫院專業醫生,對尿液標本進行分裝,等分為兩份,分別進行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測、顯微鏡檢測。
1.2.2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測方法
檢測前,對樣本進行多次檢測,以控制樣本質量。之后,將尿液標本放置于離心機中,以1600r/min的轉速,對其標本進行離心處理,持續20分鐘。操作人員手持離心管,并保持45°-90°的傾斜角度,倒出離心處理后的上層清液,選取0.5ML的沉渣,將其進行充分震蕩,混勻后,應用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生產廠家: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LX-5000),按照儀器說明書的操作步驟,將其探頭插入,開啟操作開關,儀器自動吸取尿液標本,進行多次檢測,持續記錄多次檢測數據,取平均值。
1.2.3顯微鏡檢測法
以同樣的轉速、離心處理時間,選取第二份試管內上清液標本,將其充分震蕩混勻后,置于清潔的載玻片中心,將其制成標本玻片,應用顯微鏡(生產廠家:濟南來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CX31)對白細胞、紅細胞的數據進行檢測,并詳細記錄,檢驗時間保證在采集后2h內完成。
應用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顯微鏡檢測法,對患者進行尿常規檢驗,分析檢驗結果并對比。
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測結果判定標準:白細胞正常范圍:0-25μL;紅細胞正常范圍:0-25μL;若白細胞、紅細胞超過正常范圍則檢驗結果判定為陽性[5]。
顯微鏡檢測結果判定標準:白細胞含量:0-5個/高倍鏡,紅細胞含量:0-3個/高倍鏡;若超過正常人群尿液含量范圍,則判定為陽性,反之為陰性[6]。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本文研究數據,以[n(%)]的形式表示定性資料,數據差異對比采用X2檢驗,以(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定量資料,數據差異對比采用t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Kappa<0為一致性極差,Kappa處于0-0.2為微弱,0.21-0.40為弱,0.41-0.60為中度,0.61-0.80為高度一致性,0.81-1.00為極強。
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顯微鏡檢測白細胞與紅細胞的陽性率對比,P>0.05。數據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種檢測方法的檢驗結果
對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一致性進行Kappa檢驗,Kappa值為0.862,表明兩種檢測方法一致性較好。
尿常規檢測是臨床應用頻率較高的重要基礎性檢測方法,通過此種檢測方法可較為準確的反映出患者白細胞陽性率,還可有效診斷出患者部分臟器、全身性病變引起的膽囊疾病、肝臟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等,可為臨床醫生后期確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性依據。相關報道顯示,尿常規檢驗在診斷血液生化指標引起的腎小球腎炎、腎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7]。一般情況下,尿常規檢驗項目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計數、蛋白質等,可對臨床上多種疾病進行初步篩查,且所檢測的白細胞、紅細胞數據,還可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但尿常規檢驗中具有多種檢測方法,不同檢測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及優勢[8-10]。
傳統尿常規檢驗中,最常見的為顯微鏡檢測方式,主要利用顯微鏡,對尿沉渣中管型、細胞、鹽類結晶的數量及具體的形態進行觀察,準確率較高,檢測價值明顯[11]。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方法為顯微鏡檢測法,但該方法操作較為繁瑣、耗時長、耗力大,在尿常規檢測的發展中不具有優越性[12]。但顯微鏡檢測方法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如細胞被破壞、丟失、檢驗人員水平差異等,從而極易導致出現假陽性的結果,影響尿常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近些年來,自動生化儀器的深入研究及不斷發展,尿液檢測已逐漸向自動化方向發展[13]。尿沉渣分析儀具有自動化、精準度較高的優勢,采用尿沉渣分析儀進行檢測,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常規顯微鏡檢測的工作量,且還可有效避免手工復檢率、人為誤差,保證檢測結果的客觀、準確性,以促使尿液檢測結果更加趨于標準化。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對紅細胞的檢測,主要可分為混合型、非均一型、均一型,對于非腎性、腎性血尿,具有顯著的診斷及鑒別價值。但應注意的是,檢測完整的紅細胞,為此儀器的檢測原理,在檢測的過程中,若患者尿液中存在真菌孢子、脂肪滴、細菌等,則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極易導致假陽性的結果,因此,檢測尿液中RBC時,結果會受到一定干擾,單純采用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診斷準確性有待提高[14]。此外,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主要檢測原理為:應用細胞胞質中的酯酶,對標本中白細胞的數目進行檢測,若患者尿液中具有較多的細胞成分、分泌物,則極易導致假陽性結果的出現[15]。此外,若患者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會導致出現一定的酯酶反應抑制作用,從而會對檢測結果中白細胞的數量產生影響,亦會導致假陰性結果的出現。由此可見,對于腫瘤、結晶、尿液滴蟲等常規檢查,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并無法完全代替顯微鏡檢測方法。
本次研究中,應用LX-5000型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主要通過流式細胞技術、熒光散射強度等,對尿液中的有形成分進行客觀分析,結果更加準確,且該技術操作十分簡單快捷,檢測速度也較快,誤診率較低。于有核細胞染色通道,主要檢測白細胞、上皮細胞、細菌等尿沉查中含有核酸的成分,且該通道可將散射光脈沖寬度、散射光信號波形面積、熒光信號波形面積等,進行一定的組合分析,從而有助于提高對細菌等微小成分的檢出率。由此可見,LX-5000型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可對患者疾病進行及時確診并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情況具有重要意義。此外,LX-5000型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于抗結晶干擾方面,也具有較大的改進,可進一步提高對白細胞、紅細胞的檢測準確率,有效降低標本的復檢率,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檢測效率較高。但該種技術極易受到肌紅蛋白、細菌等因素的影響,會降低檢測特異性,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造成不良影響。本文研究數據顯示,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檢測白細胞、紅細胞的陽性率分別為34.44%、31.11%,顯微鏡檢測陽性率分別為33.33%、32.22%,數據無明顯差異,提示兩種檢測方法在尿常規檢驗中具有基本相似的檢測效果。主要是由于,血紅蛋白的含量,極易受到溶血性貧血等疾病的影響,會使其含量明顯增高,致使無法較為準確的反映紅細胞的數量,出現假陽性的結果,影響診斷結果。而白細胞特異的酯酶活性,極易受到多種因素的不良影響,導致陽性率降低,從而無法準確的檢測出尿液中白細胞,促使出現假陰性。此外,若患者尿液中,細胞成分較多或者分泌物較多,則極易導致假陽性結果的出現,因此,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并無法取代傳統的顯微鏡檢測方法。研究結果還顯示,對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一致性進行Kappa檢驗,Kappa值為0.862,表明兩種檢測方法一致性較好。提示兩種檢測方法具有高度一致的檢測效果。但由以上分析可見,兩種檢測方法具有不同的弊端,若兩種檢測方法聯合應用,可相互補充,進一步提高檢測效果。
綜上所述,于尿常規檢驗中,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顯微鏡檢測白細胞與紅細胞的陽性率差異不明顯,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且兩種檢測方法聯合可進一步提高檢測準確率,降低誤診率。臨床進行尿常規檢驗中,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檢測方案。但本文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所選取的樣本數量較少,樣本研究時間較短,不良影響因素較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結果的客觀性。關于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顯微鏡檢測法的價值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