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陽陽
(臨汾市中心醫院呼吸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引言:
臨床上,慢阻肺,也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呼吸系統慢病之一,以氣道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特征,能夠給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精神壓力,若病情進展,也可導致呼吸窘迫亦或者是肺功能障礙,危及生命健康,容易誘發全身反應,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存在嚴重的影響。有部分的研究資料顯示,這一疾病處于緩解期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效果佳。為此,筆者選取了36例慢阻肺病患(2019年6月-2020年2月),旨在分析康復療法用于慢阻肺的價值,總結如下。
慢阻肺病患共72名,收治時間2019年6月-2020年2月。隨機均分2組。實驗組年齡最小50、最大76,平均(61.94±5.82)歲,涵蓋女性13名、男性24名。對照組年齡最小50、最大75,平均(61.43±5.17)歲,涵蓋女性14名、男性23名。2組年齡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冠心病者。(2)有精神病家族史者。(3)高血壓者。(4)支氣管哮喘者。(5)心臟病者。(6)糖尿病者。(7)過敏體質者。
2組都接受常規治療:氧療、多休息、藥物治療、多飲水和祛痰等。實驗組配合呼吸康復治療:第一,縮唇呼吸訓練,指導取端坐位,吸氣時用鼻子,讓氣體從鼻孔進入,這樣吸入肺部的空氣經鼻腔黏膜的吸附、過濾、濕潤、加溫可以減少對咽喉、氣道的刺激,并有防止感染的作用;呼氣時,縮攏口唇呈吹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形徐徐將肺內氣體輕輕吹出,每次呼氣持續4-6秒,然后用鼻子輕輕吸氣,要求呼氣時間要稍長一些,盡量多呼出氣體,吸氣和呼氣的時間比為1 : 2。每天練習3-4次,每次15-20分鐘。第二,腹式呼吸訓練,呼吸時胸部盡量保持不動,吸氣時用鼻深吸氣,將腹部鼓起,呼氣時則縮唇慢慢呼氣,腹部盡量回縮,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最大限度的向內收縮腹部。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左右,即深吸氣(鼓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氣(回縮肚子)3-5秒,屏息1秒。每次5-15分鐘,每天練習1-2次。第三,根據患者病情狀況,指導其做全身耐力訓練,比如:慢跑、有氧操、散步和太極拳等。訓練過程中,需嚴密監測患者心率,確保心率在60-90%的范圍之內。2組的療程都是1個月。
(1)耐力操與呼吸操。由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耐力訓練,訓練應以太極拳類型的有氧運動為主,訓練量及訓練時間需根據患者實際狀況決定,訓練量應隨著護理時間的推移逐步增大。由護理人員引導患者每日做呼吸操,其主要內容包括縮唇呼吸、腹式呼吸以及全身性呼吸體操鍛煉三種運動,每日于早晚進行。對采取家庭無創呼吸機干預的患者,向其推薦呼吸機、面罩型號,并指導患者家屬使用呼吸機,采取吸入劑方式對患者進行氣道干預,指導患者用藥。
(2)心理康復指導。由于慢阻肺病人長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如焦慮、抑郁、精神不振等。因此,科學地對病人進行心理康復指導也是必要的,與病人積極溝通、交流,面對面了解病人的心理顧慮,引導病人說出所需的幫助,并通過對病人宣傳資料的成功案例,與病人積極配合,促進病人的呼吸康復治療。針對慢阻肺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一套個性化的肺康復訓練方案,以幫助患者恢復呼吸通暢,具有重要意義
(3)家庭氧療。對呼吸功能較差患者進行吸氧干預,每天吸氧時間不得超過15小時,流量控制在1-2L/min,氧濃度為30%。
(4)加強營養支持?;颊咴谄綍r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少食多餐,能量的攝入不應過多或過少,確保適宜為主,同時還要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減少脂肪的攝入量,適當吃些魚類食物保證蛋白質需求得到滿足,如果患者食欲不佳,還可以配合服用促進消化,能夠增加食欲的藥物。營養呼吸康復治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營養搭配,能夠為患者進行運動康復訓練提供能量支持,還可以提高患者食欲,確?;颊呱眢w營養均衡。護士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及個人喜好制定飲食方案,指導病人多吃糙米、大麥、青菜、蘆筍、番茄等食物,以減輕呼吸負荷。要在飲食上多吃一些高蛋白、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瘦牛肉、檸檬、草莓、土豆、魚、奶油等。另外,要吃高纖維素的食物,比如玉米、芹菜、櫻桃、石榴、蘋果等,都可以防止便秘的發生。
采取登樓運動實驗法對2組治療前/后的運動功能進行檢測,得分越高,運動功能就越強。選擇對2組治療1個月后的肺功能進行檢測,包含: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s用力呼氣量),FEV1/FVC(用力呼氣1s率)。
利用ADL量表對2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作出評價,最高分100,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就越強。

在運動功能上,實驗組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治療1個月后,實驗組比對照組強,P<0.05。如表1。

表1 運動功能的分析表(分)
在FVC、FEV1和FEV1/FVC這三個指標上,實驗組都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2 肺功能的分析表
在ADL評分上,2組治療前對比并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治療1個月后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3。

表3 ADL評分的分析表(分)
COPD的發病率近年來不斷上升,它作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引起本病的主要因素是人體小氣道發生慢性炎癥,使其粘膜出現水腫、充血現象,導致其管壁增厚,氣道分泌物和氣道阻力增加,從而引起COPD,另外,環境污染、長期吸煙等因素都會誘發該病。目前,我國COPD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臨床積極研究各種治療方案,可以取得較好療效。慢阻肺的氣流受限制呈進行性加重,其主要原因為個人易感因素、環境因素等。慢阻肺會損害病人的肺功能,對病人的身體危害很大。慢阻肺分為急性期、緩解期,急性期需要通過抗感染、吸氧等對癥治療來控制病情,在進入到緩解期后要注意保養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加強治療可以通過腹式呼吸、縮唇訓練、全身耐力訓練等方法來提高病人的肺功能和抵抗力,減少肺部感染,從而避免疾病急性發作。
慢阻肺患者緩解期通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氧療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患者對該治療方案的滿意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在呼吸康復訓練中,呼吸肌訓練、呼吸阻力訓練都可以促進患者呼吸道肉疲勞的提高,腹式呼吸、縮唇呼吸訓練可以增加膈肌活動范圍,促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還可以增強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協調性,提高呼吸頻率。每天堅持長時間氧療能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缺氧癥狀,結合康復訓練,可以促進康復效果的提高。
雖說沙美特羅與N-乙酰半胱氨酸對于COPD患者來說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對于病情較為危重的COPD患者,往往治療效果不佳,且長期服用藥物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程度不一的藥物不良反應,這不僅加劇了其機體不適感,更是降低了總體預后效果。近年來,肺功能康復訓練在臨床中廣泛應用,其是指通過對患者進行心肺功能測試,根據患者測試結果來對其定制合理、有效的康復訓練方案,并嚴格實行。給予COPD患者肺功能康復訓練,可將其呼吸肌收縮、舒張功能有效改善,以大幅提升其呼吸肌耐力,并將肺泡通氣量增加,從而持續改善病患肺功能、呼吸基本功能及運動耐力,以確保整體治療效果,大幅提升病患日常生活品質。
呼吸系統疾病之中,慢阻肺非常普遍,以氣流受限為關鍵病理特性,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在呼吸衰竭的諸多病患中,由慢阻肺病情發展趨勢而造成的呼吸衰竭病患人數擁有了非常大的占比。
對本病人來講,其呼吸系統局部性防御能力顯著降低,且機體免疫能力也顯著減低,促使其治療效果有所缺乏。相關資料中談及,慢阻肺病患的氣道在各種病理關鍵因素的影響下的狹窄,促使肺中殘余了大量的氣體,對肺和胸廓的順應性都造成了直接影響,而且,異常的肺膨脹還能改變橫膈的活動范圍,造成肺通氣量顯著降低,從而對病患的肺功能和呼吸基本功能造成了損傷,這時,若不能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干預,將會引起呼吸肌疲勞亦或者是呼吸無力的情況,使得其運動耐力明顯降低。
慢阻肺是指患者由于慢性呼吸氣流阻塞導致的全身性疾病,長期患病會導致患者肺心病或呼吸功能衰竭。通過用藥治療、氣道干預等方式,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癥狀,促進患者正常生活。慢阻肺緩解期患者的病情相對穩定,對患者日常活動的影響逐步下降,能夠穩定患者的生命安全,延長其生存時間。但大部分慢阻肺緩解期患者對用藥治療與康復干預的依從度下降,導致患者病情反復,臨床為鞏固患者的治療成果,避免病情進展,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對患者開展肺康復鍛煉干預。尤其在家庭干預方面,肺康復鍛煉護理還能夠提高患者對家庭吸氧、運動訓練等干預措施的依從性,減少不科學使用呼吸機、呼吸面罩產生的不良事件,使患者積極配合長期、穩定的肺康復鍛煉,幫助其養成良好、科學的作息與運動習慣,改善其長期康復效果。
此研究中,在運動功能上,實驗組治療1個月后比對照組強,P<0.05;在FVC、FEV1和FEV1/FVC上,實驗組優于對照組,P<0.05;在ADL評分上,實驗組治療1個月后比對照組高,P<0.05。通過上述研究結果也不難發現,實驗患者在對癥支持治療基礎上開展肺呼吸康復治療后,患者臨床療效更為顯著,患者的肺功能各項指標也明顯改善,治療后總滿意率也較高,這在治療慢阻肺疾病方面有積極指導意義。
綜上,常規治療期間,采取康復療法對慢阻肺病患進行救治,利于其運動和肺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