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艷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柳堡鎮衛生院/內科 山東 濱州 251900)
腦卒中患者很容易出現抑郁,尤其對于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由于患者自身肢體功能出現明顯的下降,患者生活質量普遍下降明顯,患者承擔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巨大,因此面臨著更大的抑郁風險[1]。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和護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社區護理在這一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的社區護理干預,可達到較好地調節患者抑郁狀態的目的[2]。本文即擇選本社區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80例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就社區護理的護理效果,進行了探討和研究,現匯報如下:
在我社區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所有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為研究對象,按雙盲隨機分組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患者,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3:17,年齡在41~70歲區間,年齡均值(55.48±9.17)歲,病程均值(3.86±1.85)d。研究組40例患者,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1:19,年齡在40~72歲區間,年齡均值(56.74±9.24)歲,病程均值(3.91±1.92)d。分別就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中進行對比,差異全部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檢查,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患者;②所有患者無意識障礙;③80例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均大于等于20分。
排除標準:①排除腦卒中后意識嚴重障礙患者;②排除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③排除存在精神藥物依賴的患者;④排除資料不全者。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家庭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家庭護理基礎上,行社區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社區健康宣教。社區健康宣教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即肢體功能鍛煉指導和生活方式指導。前者負責為患者和家屬講解正確的肢體活動方法,通過與家屬的積極配合,引導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排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恢復患者的肢體行動能力。后者側重于對患者日常生活行為的糾正。腦卒中屬于行為方式性疾病,給予患者必要的行為矯正,對于促進患者康復,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另一方面,社區護理人員應根據不同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患者及家屬科學的護理指導,在初級階段應將重點放在患者體位和姿勢的調整方面,要叮囑家屬每2~3h進行一次體位調整,避免壓瘡等問題。患者運動應從大關節開始,由家屬和護理人員協同進行功能鍛煉,如患者為早期痙攣,或軟癱期患者,應積極幫助患者進行抗阻夾腿、交叉上舉、患肢捏擠等活動,逐漸提高患者的主動運動能力和意識;②社區心理護理。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自身承擔的生理和心理壓力較大,較容易出現抑郁等不良心理,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必要。社區要充分借助現代信息工具,通過微信等渠道,加強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和聯系,要積極宣傳正面的案例,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同時要了解患者的內心問題,排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對于一些心理已經出現嚴重問題傾向的患者,應重點加強護理。社區護理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要鼓勵患者走出家庭,通過組織社區集體活動等方式,加強患者與患者間的溝通和聯系,為患者自身情感的表達搭建平臺,利用集體的力量,消化患者不良心理,建立患者積極向上的心態,使其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分別就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HAMD評分進行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HAMD評分對比結果,見表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HAMD評分對比表
肢體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較為常見的一類并發癥,患者受疾病影響,自身肢體功能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并因此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生活質量的下降[3]。在多方面壓力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患者較容易出現抑郁的心理問題,這不僅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還可能影響患者的行為,造成多種不良后果[4]。對此,給予患者科學的護理,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具有重要的意義[5]。
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社區護理在這一過程中起到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6]。社區護理的優勢就是與患者的距離更近,對于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有著更強的適用性[7]。本文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均接受社區護理,通過社區健康宣教和社區心理護理,患者的抑郁狀態有了明顯改善。具體來說,健康宣教中的肢體鍛煉指導和日常生活指導,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水平,同時社區護理可以近距離指導患者和家屬的護理行為,可以保護患者避免壓瘡癥常見并發癥,從生理層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而心理護理則可以給予患者直觀的心理幫助,可以加強患者的內心表達和交流,科學排解患者不良心理,建立患者積極的心態,兩方面的護理都可以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支持,可以共同達到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的目的[8]。此外,社區護理可以通過集體活動加強內部的患者溝通和交流,為患者之間的溝通搭建良好平臺,患者之間本身同處一個社區,擁有一定的感情基礎,也有利于交流的進行。患者之間的交流,更容易引起患者間的共情,可以激發患者的表達欲望,從而可以更好地完成個人內心的表達,這對于排解患者不良心理,建立患者康復信心,減少患者抑郁等心理問題,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的HAMD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HAMD評分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行社區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狀態,促進患者康復,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