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秋 張麗楠 矯偉奇 胡世萍 劉 陽
(齊齊哈爾市精神衛生中心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在神經系統疾病疾病中廣泛性焦慮障礙是重要且常見的一類疾病,也是發病群體最多的神經類疾病之一,臨床中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儀器治療、心理疏導為主,廣泛性焦慮障礙臨床癥狀比較明顯,還可引發多汗、多尿、胸悶胸痛、亢奮、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食欲不振、睡眠障礙等。患者情緒消極,少言寡語,不愿意和別人交流,逃避人群,屬于一種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不良影響。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臨床治療中要配合心理護理措施,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促進患者預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飲食情況。心理護理是焦慮癥患者最適合采用的護理手段,配合以放松訓練,可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癥狀。本次研究選取了80例患者,時間跨度為1年,分析心理護理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的實際作用和臨床效果,現將具體護理過程匯報如下。
本次實驗選取了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精神衛生中心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廣泛性焦慮癥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0例。常規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為(46.35±3.12)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44.82±3.45)歲。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中關于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標準,患者出現手抖、心悸、厭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坐立難安等癥狀,排除臟器嚴重疾病患者,排除認知缺陷患者,排除妊娠期婦女。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
患者入院后,對所有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估,詳細記錄患者過往病史及治療史,詢問其用藥情況,建立患者檔案,這些資料,兩組患者無差異。對常規組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藥物治療,主要選取抗焦慮藥物,配合儀器治療等手段,觀察組患者在其基礎上實施必要的心理護理,結合二分法和放松訓練等方法,具體治療及護理措施如下:
1.2.1認知護理
護理人員要與患者積極溝通和交流,記錄患者發病時間及癥狀,患者焦慮時溝通其想法,觀察其是否出現手抖、心悸、心慌、坐立難安等癥狀,護理人員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這類疾病的發病機理和發病癥狀,了解具體的治療方案和主要采用的藥物,了解的副作用等,使患者正視這類疾病的治療,同時與家屬溝通交流,使家屬明確焦慮障礙是一種疾病,不是因為患者脆弱,要理解患者并給予支持。同時告知患者心理護理和放松療法的價值,提高其治療和護理配合度。護理人員要觀察患者心理狀態,發現異常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逐步養成良好的認知規律和自我調節能力。
1.2.2放松訓練
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實施放松訓練療法,使患者肌肉放松,緩解緊張的狀態,逐步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的癥狀,消除患者的消極請情緒。醫院科室要為患者創造優質的治療環境,要使患者感到輕松和愉悅,患者可以通過放松訓練的方式緩解患者的焦慮情況,可以看電視、聽音樂、深呼吸等,采取音頻指導患者進行放松訓練,開展養生健身操等,使患者逐步放松。
1.2.3森田護理法
森田護理療法是指不對患者過多的干預,讓患者順其自然,逐步消解患者的焦慮,患者臥床休息,護理人員不需要刻意采取緩解焦慮的措施,不要打擾患者休息,患者只做一些生理上簡單的事,如吃飯、大小便、洗澡等,患者一周內臥床休息。一周后,逐步從事輕體力活動,散步、寫日志等等,持續3-5天,患者可以進行一些大幅度活動,如戶外散步、打掃衛生、戶外慢走等等,患者可以隨意外出,保持好心態,過程中記錄患者的實際體驗。
1.2.4其他護理
(1)飲食干預: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容易出現厭食、食欲不振等癥狀,護理人員要結合實際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告知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用一些易消化、富含高蛋白和纖維的食物,不食用刺激性食物,減少對神經的刺激,避免病情惡化,逐步飲食與作息規律,進而保證病情穩定。
(2)用藥指導:針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要進行用藥指導,患者服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和一些調節睡眠的藥物,如文拉法辛、阿普唑侖、艾司唑侖等,護理人員要注意告知患者額用藥方法,結合患者病情科學給藥,告知患者不要自私刪減和增加藥量,不要擅自停藥,有一些藥物要按療程服用。患者出院后也要定時服用一些藥物,定期到醫院復查。
(3)環境干預:在住院期間,要保證病室潔凈,為患者營造優質的住院環境,本身焦慮癥患者心情煩躁,情緒低落,優質潔凈的環境會使患者感到舒適,從而提升治療的依從性。要保證病室和康復室的溫度和濕度適宜,鼓勵患者之間多溝通,鼓勵患者勇敢表達自我,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文娛活動,鼓勵全員參與,提高其社會功能和人際交往能力,逐步改善懼怕人群的特點,提高其交流的意愿。
實驗之后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A)量表對患者焦慮和抑郁情況進行評分,以14分為臨界,分數越高表示焦慮越嚴重,分數越低表示焦慮程度較輕。采用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劃分為3個等級,70分以下為不滿意,70-90分為滿意,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
數據統計采用SPSS22.0軟件,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數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價值。
經過差異化護理措施的實施,明顯觀察組患者的預后較好,采用HAMA評分量表,對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進行評分,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數越低表示焦慮抑郁狀態較輕。兩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價值,p值小于0.05。數據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組,觀察組滿意度為95%,常規組滿意度為72.5%,兩組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臨床中,廣泛性焦慮障礙使最常見的一種慢性情緒障礙疾病,現階段患病人數逐年增加,且逐漸年輕化,這種焦慮障礙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十分明顯,給其身心帶來巨大的痛苦,嚴重影響其社會交際能力和生活質量,幸福感下降,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研究認為,對廣泛性焦慮患者要采取適合的護理措施,配合臨床放松訓練方式,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癥狀,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中不能僅僅依賴抗焦慮藥物,還要配合使用心理疏導和心理護理,逐步引導患者學會放下和看開。
目前,患有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患者逐年增加,且年輕化趨勢明顯,主要原因是社會生活節奏較快,人們對于物質追求要求較高,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且受文化形式影響,導致部分人產生空虛和對未來盲目的感受,加之童年經歷、感情經歷、家庭經歷等刺激,廣泛性焦慮障礙普遍存在,占人群比例較高。近些年曝光的焦慮癥抑郁癥自殺事件不在少數,如果不進行科學的治療和護理,任其發展,將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后果。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要建立保健意識和防范意識,發病感覺不適就及時到醫院去治療,合理用藥和儀器,逐步調整情緒狀態和睡眠質量,進而保證正常的面對生活和工作。
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臨床治療中科學的護理十分重要,護理人員要針對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焦慮癥的危害,時患者正確認識這類疾病,要逐步學會自我調節,配合臨床治療,正視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護理人員要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學會傾吐心聲,內心對于自己的經歷有什么感受都可以說出來,減輕內心的負擔。患者如果過度焦慮會導致惡性循環,患者飲食、睡眠、生活都會受到影響,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提高其治療信心,使患者相信,通過系統的治療和心理疏導等綜合方式,焦慮癥是可以逐漸減輕的,患者要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本次研究中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經過實踐證明,經過護理,觀察組患者確實焦慮評分降低,患者心態逐漸好轉,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逐步改善,且患者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常規組,兩組差異明顯。科室還可以在心里護理的同時,鼓勵患者家屬開展親情護理,以親人間的關心幫助患者重建生活的信心。
綜上所述,針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采取心理護理配合放松訓練法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其睡眠質量,緩解焦慮癥狀,值得臨床中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