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英
(肥城市中醫醫院 山東 泰安 271600)
現階段狀況下臨床糖尿病疾病是作為慢性疾病的代表之一,因此對此類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使用護理小組方式尤為重要。因此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患者積極面對治療,提升治療依從性,還能夠對于患者家庭管理水平進行提升,有效對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并防止了并發癥幾率的出現。因此本文通過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的方式,探究此方式對于臨床護理操作的具體效果[1]。
選取本院時間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78例患者進行研究,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應用情況,進行組內的劃分。其中每組共39人。其中對于實驗組患者,其中男女患者性別比例達到20:19.組內患者的年齡范圍區在間43-87歲。平均年齡為64.58±10.37歲。參照組的糖尿病患者,其性別比例納入為22比17。年齡最高值是87歲,年齡最低值是43歲,年齡平均值經計算為(64.63±10.40)歲。對全部的糖尿病患者年齡、性別數據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能夠實施統計學對比P>0.05。
參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患者初入院時,由護理人員進行關于醫院內部環境的介紹,針對患者及家屬所關心的醫院設置、科室介紹以及患者在住院期間所需注意事項進行詳細介紹[2]。作為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在各項治療中進行檢查事項的完成,并幫助患者做好應對檢查的各項準備工作,以此能夠有序完成檢查并減少檢查等待時間。因為作為患有糖尿病癥狀患者在面對治療階段需對藥物進行持續應用,因此作為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服用藥物的注意情況,并說明服藥后所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類型,使患者及家屬能夠心中有所了解[3]。因為此類疾病患者常不具備良好的皮膚破損恢復能力,所以常會存在發生創口潰爛情況,所以針對此問題,作為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家屬的知識知曉情況,引起其加強注意。引導患者樹立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皮膚的清潔,嚴禁穿戴粗糙的衣物,避免皮膚破損[4]。
第一,強化健康教育。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身高、體重等基本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控制方案,在此同時應由營養師做好飲食搭配,同時定時、定量做好配置工作,以此來加強糖尿病患者對于疾病控制以及預防的思想,并保證飲食總熱量的科學性,適當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做好對應的食譜,并打印處方,做好肥胖的危害講解,同時由患者記錄飲食攝入量等情況,并計算每日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情況,做好監督和糾正,并重新制定飲食處方,做好對應宣教工作。
第二,社區防控。首先將社區人群管理、質量標準作為基本準則,在根據社區居民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同時對糖尿病患者的進行評估。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同時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對于社區居民來說要落實健康宣傳,同時并做好相關計劃的準備。在將活動表發給相關人群的同時,定期進行糖尿病患者的檢測,并確保給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平臺。給予專業、固定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在進行糖尿病防治指南等的要求操作過程中,要考慮糖尿病患者的實際情況依據診療措施,并進行專業防治。一些抑郁情緒嚴重的患者,要保護隱私同時為促進糖尿病患者之間醫患關系和諧,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培養糖尿病患者的信任感。在此同時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及時更正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習慣、不良因素。
第三,規律服藥干預。通過做好建檔,并進行積極的宣教,強調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應讓患者堅持長期服藥從而避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并讓患者了解到遵醫囑以及按次數服藥的重要性。通過進行糖尿病的講座,并進行全面指導,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藥物,并進行用藥宣教。
第四,社區健康管理。進行社區健康管理。基于健康管理的需要,建立家庭責任簽約醫生制度。社區健康管理中,應針對亞健康人群進行篩查,根據常見、多發病癥做好管理工作,逐漸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全科醫生健康管理團隊,將糖尿病納入到健康管理中。(1)做好預防:通過進行一級預防,提升社區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識,增加戶外活動,培養良好的習慣。(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開展糖尿病篩查活動,做好二級預防,將糖尿病納入健康管理中。
78例糖尿病病案數據通過SPSS 19.0軟件予以計算,計量資料(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標及知識掌握分值)應用(均數±標準差)形式進行展現,采用t檢驗形式進行校準。如果組間差異呈現為P<0.05,則表明其統計學意義存在。
糖尿病患者護理前血糖指標具有一致性,P>0.05說明其差異相對較低。實驗組的糖尿病患者經由護理后,與參照組的患者護理后進行對比,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較低,P<0.05說明其差異相對較高。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在應用護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標[mmol/L]
糖尿病患者護理前知識掌握分值具有一致性,P>0.05說明其差異相對較低。實驗組的糖尿病患者經由護理后,與參照組的患者護理后進行對比,其知識掌握分值較高,P<0.05說明其差異相對較高。見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護理前后知識掌握分值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用藥依從性水平、血糖水平比較,P>0.05,干預后兩組均顯著改善,而其中實驗組用藥依從性水平高于對照組,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3.

表3 干預前后用藥依從性水平、血糖水平比較
糖尿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將會發展為糖尿病腎衰竭情況。一旦進入到,則會迅速發展,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目前針對低能量飲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進行研究過程中,臨床表明低能量飲食干預能夠有效保護胰島B細胞同時能夠改善分泌[4]。胰島B細胞功能障礙和2型糖尿病進展具有密切關系,在臨床研究中通過使用低能量飲食單藥進行治療能夠持久迅速控制,同時能夠延緩進展,并降低低血糖的發病率。在現階段社區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對于血糖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減輕體重,并不會產生低血糖情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開展飲食運動、胰島素注射慢性病管理中進行自救,在開展軟環境以及人性化的同時調整避開查房時間,同時做好住院環境的管理。通過以患者為中心做到規范,用于創建舒適的環境,在休息時加上相關知識管理,同時放置提示牌,避免摔倒。
國內外諸多研究表明,目前肥胖和高血糖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但缺乏具體的量化標準,因此應以肥胖為切入點,在做好飲食處方干預的過程中糾正不良習慣,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更好的形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改善不良情況。經部分學者研究表明,在多方面、長時間的飲食控制下,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水平也得到了對應的改善,體重也呈現下降趨勢。當前臨床糖尿病主要伴隨血脂上升,主要機理為:糖尿病會造成患者的免疫水平受到影響,從而造成胰島素水平降低[5]。除此之外外周靶組織在脂肪組織中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對于肝臟、肌肉以及脂肪組織等敏感組織機構來說,無法攝取到適量的葡萄糖,導致肝葡萄糖輸出抑制效果較差。
糖尿病為多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需增強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保證患者依從性及配合性提升,使患者積極接受臨床治療。本文所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是將時間用作橫軸,將護理干預措施用作縱軸,制作健康知識教育計劃表,對糖尿病患者實施全面健康知識教育,促使糖尿病患者積極接受治療[8]。除此之外,在開展護理操作過程之中,通過為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持久性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是為達到提升患者關于提高控制自身生活習慣的目的。伴隨疾病不斷變化發展狀況,進而隨時進行護理措施的改變,以此有效加強管理患者疾病[9]。
綜合以上結果,本文通過對患糖尿病疾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采用護理小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