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珍
摘 要: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需要帶領小學生對語文概念形成基本的認知能力,從而能夠為之后的語文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隨著教育的深入與發展,教育者也對自己所采取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更加注重帶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得到相關綜合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情境;創設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還沒有充分的判斷和認知能力,因此在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和啟迪之后,能夠得到相關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語文學科,雖然對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程度,但是通過對語文學科的學習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幫助小學生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過程中得到各種思維以及能力的開發。
1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學生對一門課程的興趣是讓學生主動學習這門課程,從而提升自身成績的重要條件。由于,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仍然被傳統教學思想所影響,在課堂上也會運用一些具有一定落后性的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沒有進行過多的交流以及互動。并且小學生本身所存在的年齡特點就容易愛動,愛玩,他們很難做到對一件事物進行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更何況以往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強的枯燥性,也就更無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當中集中注意力,甚至會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去運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健全品格的塑造。情境教學法是對學生進行知識以及情感的共同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情景創設的時候,要與自身即將教學的內容進行符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感受到身臨其境。同時還可以實現由淺入深的情感線路教學,促進學生進一步對教材內當中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真正思想,或者是文章主人公所具備的一些寶貴精神品德等等進行深入的理解,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可有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增強。傳統教學法的應用之下,小學生學習存在著較強的機械性,他們很少會主動進行學習,并且對教師的疑問解答也存在著一定的依賴性。而情景教學方法的運用卻對這種弊端進行了突破,給學生提供了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情景當中。而這些過程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培養,促使學生降低對教師的問答依賴。并且在上課的時候,也可以真正地做到與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以及步伐同步,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2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2.1 需要遵循認知發展規律,形成明確的教學目標
科學表明人的認知能力是逐漸發展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應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專注地進行知識學習,從而可以促使教師所講述的知識能夠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當中,進一步推動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教師還需要對自身教學目標進行明確,要讓情景教學法是為了教學目標而進行創設,去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增強,讓學生去學習教學當中的一些重難點。
2.2 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好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
老師與學生之間具有和諧良好的關系,可以促進情景教學法的使用。但是如果教師與學生關系過于僵硬以及疏遠,即使情景教學法創設得再好,也沒有辦法真正發揮情景教學法的作用,去調動學生參與到其中的熱情。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擁有著良好的師生關系。要讓小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共處,才可以促進情景教學法擁有一定的活力以及效果。再進行情景教學法運用的課堂當中必須需要教師對此進行引導,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地思考,參與到情景當中,讓學生改變自身被動學習的心理以及狀態。
3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創設有效的問題情景
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比較小,他們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缺乏人生經驗,會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產生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創設問題情景,有利于促進學生好奇心地迸發,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之前,首先應該對自身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去結合教學內容當中的一些重點以及難點,還有小學生所存在的自身思維特點去提取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以及問題解答。通過提問題可以讓學生去主動尋找答案,通過閱讀課文,課外搜集資料以及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等等。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為教師的課程內容講解降低了阻力。比如,教師在進行《神筆馬良》這篇課文的講解過程當中,可以給學生提出這個問題:馬良的神筆有什么作用呢?為什么只有馬良一個人才能夠運用這支神筆呢?通過提問題來設置一定的問題情景,可以促進學生在進行閱讀課文的過程當中帶著問題進行閱讀。
3.2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資源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學校所配置的多媒體設備進行運用,將多媒體擁有的聲圖文三者合為一體的特點,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內容講解可以促進教學的便利性提升,在節約課堂時間的同時,還可以促進教師所創造出的情景更加擁有生動性。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之前,可以先根據這些內容在網絡上搜集一些資源,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比如,當教師在帶領同學們學習《賣木雕的少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在網絡上搜索一些有關木雕制作的視頻或者是木雕的圖片等等。利用這些視頻和圖片來當作課堂導入的切入點。給學生們創造一定的故事情景,讓學生去想象賣木雕的少年經歷了什么故事。且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猜測提示詞:游客,少年,行李。學生可以對自身想象力進行充分地發揮,教師也可以適時地地告訴學生:通過接下來對課文進行學習,你們就會知道自己猜測的結果是否正確。提升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的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問題情景創設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但是教師也要認識到,如果引用的不符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則會導致相反的作用讓學生感到煩躁和無趣,所以,教師在運用這一方法時就要在備課環節,認真的考慮其引入的可行性和難易程度等方面的問題,確保問題情景創設教學法的應用是可以為課堂教學添光增彩的。
參考文獻:
[1]張華鋒.探討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6(8):77.
[2]雷秀英.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長江叢刊,2017(9):33.31D1DFB3-3A81-4CBA-9E63-CDAC813A31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