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先梅 黃海蓉
摘 要: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也成為學校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板塊。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而且還應當注重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注重學校與家庭二者之間的結合,匯聚成一種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本文簡單闡述了家校合作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義,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性教學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所采納。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伴隨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深入影響,對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但是,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方式存在單一、固化以及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等一系列問題所致。從小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學校和家庭是其生活以及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場所,故家校合作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良好選擇。因此,身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從家校合作的角度出發(f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建立完善的溝通機制,就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進行共同探究,尋找科學高效的應對策略,促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長以及發(fā)展。采取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勢必能夠實現教育質量的新發(fā)展與突破。
一、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義
在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工作相比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其更加注重對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的互動。就教育環(huán)境方面而言,良好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場所。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實現教育環(huán)境的相互補充以及教學內容方面的相互延伸,進而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得養(yǎng)成;而教師對于學生的靈魂塑造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家校合作可以發(fā)揮出家長以及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引導作用。其不僅有利于促進教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發(fā)展,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還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鍛煉并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有效策略
(一)注重因材施教,采取針對教學措施
由于每個學生在生長環(huán)境以及個人經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其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此,教師必須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每一位學生解決遇到的心理問題,促進每一位學生得到良好的成長與發(fā)展。例如,很多小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者不滿時,習慣性地將情緒帶入到課堂學習中,也有一些學生習慣于向家長傾訴自己在學校中的遭遇……家長與老師二者獲得的信息內容具有一定的互補性特點,雙方及時交流溝通,將其融合并進行匯總整理,便可以從更加全面的角度掌握學生的當前心理動態(tài)。因此,教師應當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將其實時共享給學生家長,相互之間傳遞、分享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共同探討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只有這樣施行,才能實現對不同學生開展針對化教育,才能將家校合作的特點與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化。
(二)注重家校溝通,構建良好合作機制
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當處于主導性地位,其應當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注重采取多樣化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進而構建出一種完善的合作機制。第一,采取家訪的形式。對于一些在校悶悶不樂或者心情憂郁的學生,教師可以先主動與之進行交談,鼓勵其敞開心扉并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表達出來。如果效果不佳,教師則需要直接與其家長溝通,上門拜訪學生家長,這是一種最直接以及最有效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解決效果。第二,采取電話溝通的形式。身為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建立學生家長通訊錄,當發(fā)現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能夠隨時隨地與之進行聯系,幫助家長快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三。采取網絡溝通的形式。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可以借助一些聊天軟件,如QQ、微信等等,及時將學生的在校表現傳送給學生,與學生家長進行線上化的溝通……通過上述多樣化措施,可以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對于提升家校合作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效果意義顯著。
(三)注重方法傳授,完善家校共育平臺
經過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很多家長在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存在迷茫以及無所適從等現象。因此,學校應當發(fā)揮出自身的主導性作用,向學生家長傳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與技巧,提升家長的教育水準,進而將家庭教育的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首先,學校可以組建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也可以向家長普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小技巧,讓學生家長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獲得進步;其次,學??梢越柚谧陨淼墓倬W平臺,委派一些具有充足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骨干教師或者邀請一些知名專家學者對家長進行定期授課,在線為家長解疑答惑并向其傳授系統(tǒng)化的健康教育方法;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為家長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鼓勵其相互之間分享教育經驗,在相互學習以及借鑒中實現共同進步。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屬于基礎教育階段,不能僅僅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還應當注重加強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貫徹全面教育的指導方針,為學生今后的成長以及長期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應當積極加強與家庭之間的合作,從注重因材施教,采取針對教學措施;注重家校溝通,構建良好合作機制;注重方法傳授,完善家校共育平臺等方面著手,共同努力并促進學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必定可以達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惠芬.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方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78):1-3.
[2]姜瑞.信息化時代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探究[J].數碼設計(下),2020,9(9):185.
[3]余欣欣,楊靜,張月.信息化時代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探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4(6):94-99.
[4]葉玉蔚.淺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學周刊,2018(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