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悅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系統掌握語文知識、深化對語文的理解的一個重要的階段,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反思性教學是一種啟發學生語文思維的教學方式,適合學生思維的發展的階段性需要,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知識能力水平。筆者在本文從“教學目標反思”、“教學內容反思”、“教學方法反思”和“反思性教學本身”四個方面進行反思。
◆關鍵詞:高中語文;反思性;學習方式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領悟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嘗試著在教學中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試圖找到適合自身教學的有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我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經驗,在實踐探究中得出反思性教學能夠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反思性教學能采用更適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的教學目標。
一、反思性教學的概念內涵
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通過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對整個教學的組織過程、探究過程以及理解知識的過程形成客觀性認識,采用最佳策略優化教學步驟,帶領學生習得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反思會對教學目標有清楚的認識,結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步驟和方法,實現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獲得知識的素質教育目標。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模式的選擇等進行反思,能指導教師調整教學步驟和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反思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目標能指明學生學習的方向,能明確學生能力把我的要點。在教學之前如果沒有設計好清晰的教學目標,則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變為無目標的“一盤散沙”,無法發揮教學目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導向和控制作用。在反思教學目標的設計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反思,如果教學目標過高,輕則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重則導致能力點的把握失當,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教師就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賞析情與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同時還要理解通感的寫作手法。學生要主動加工語言,對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意境進行精準把握,在探究中理解文本主題,形成客觀性認識。如果只關注了情景交融的意境體會,沒有探究文本的主題,那學生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如果只關注主題的探究,對文章中通感這些修辭手法的應用沒有探究,那么講解是不充分的。教師在反思中精準設計教學目標,會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方向,理清教學思路,實現更好地理解文本。在反思過程中,教師要精確把握教學目標,同時又要反思每一個過程,才能提高學生、鑒賞文本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的反思
就教學內容而言,其反思就是利用自身的思維方式、自身所掌握的知識體系,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反思如何用邏輯架構的教學內容,串聯知識體系,引導學生認知、體會、理解、把握的過程。首先要反思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切忌不能面面俱到,學生知識的增長不是簡單地擴大知識層面,而是要挖掘知識的深度,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例如在學習莊子《逍遙游》時,教師首先要反思莊子思想本身的深度,文言文語言的抽象,以及與學生的距離等問題。從而設計符合學生學習層次的教學內容,以文言文的基礎知識為主,有利于學生厘清逍遙游的文脈,整體把握莊子對逍遙的認知,如何到達逍遙境界:精神的絕對自由。反思中,教師要認識到文言文教學要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循序漸漸地理解知識。學生要有堅實的文言基礎,在理解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探究,鑒賞各種修辭手法的應用,體會比喻、夸張、擬人的應用。同時學生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文本豐富的想象,意境開闊的藝術特色以及文本思想和主旨的把握。教師反思自己的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會更精準地帶領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探究,促進學生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進行鑒賞。例如文本中有很多的通假字、古今異義字和一詞多義字,還有文言特殊句式,教師要帶領學生主動分析,認真體會,只有學生了解了這些詞的用法,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在探究中感受作者想要闡述的觀點,理解作者所造的大鵬形象,獲得啟示。
四、教學方法的反思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和實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在原有的教學方法加以改進提升,來與新課程標準下的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相適應。教師要主動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采用能夠帶動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主動加工語言知識,鼓勵學生思考語言的含義,形成客觀性認識。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教學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并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切換,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教師在反思教學方法時要關注學生的體驗和參與,要帶領學生通過思考和分析的方式來理解知識,讓學生在探究中主動質疑,主動思考,形成積極課堂互動。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思維活躍,主動加工就會更好地對語言進行鑒賞和分析,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五、反思性教學本身的反思
教師采用反思性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地反思,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狀態進行反思和調整,在反思中主動總結和歸納,優化教學步驟,調整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主動地反思能不斷地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思考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法,并且主動總結有效的教學經驗,形成更加科學的教學方式。教師的反思會找到適合班級特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利用有效的技巧來帶領學生體驗語言的美妙,感受學習本身的興趣,提高語言技能,得到知識積累的滿足感,最終在教師的帶領下不斷地提高語言素養,提升綜合能力。
六、結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模式已難于滿足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要求了。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主動反思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使之適應新時代下高中語文教學發展的需要,筆者認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反思性教學是最佳的教學模式之一。
參考文獻
[1]段倩倩.高中語文教師反思性教學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7.
[2]畢彩霞.高中語文反思性教學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鄧明洋.高中語文課堂反思性教學運作芻議[D].福建師范大學,2003.
[4]陳珍華.淺析高中語文課堂反思性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