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薇薇
◆摘? 要:體育教學在小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逐步對陳舊教學觀念進行優化。從教學內容、模式以及方式等層面進行創新,這是進一步實現體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體育;優化;教學方法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體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很多學校并沒有充分重視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應逐步優化和完善陳舊教學觀念,進一步實現體育目標。
一、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
(一)優化學校體育課程
當前校園中的體育課程大多以傳統的體育類運動為主,例如跑步、跳繩等等。這些運動雖然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對學生來說卻較為枯燥。對于那些沒有任何體育基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這些運動難度較大。例如跑步田徑,若不能掌握運動要領,則會對學生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對學生的生長發育不利。因此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這能夠完善學校體育課程,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充分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二)培養學生體育意識
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體育課程的設置歸根到底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日后保持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當前因為各類原因,學校安排的體育課程,無論是對學生心理素質提高還是培養學生的相關學習技能,都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素質教育的需要。而創新教學方法可以保障教師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帶給學生更好的體育鍛煉,也能夠吸引學生去熱愛運動,這有助于學生養成體育運動的觀念,對其日后生活產生重要影響。
二、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中心
體育課教學項目種類繁多,部分運動,如健身操等,比較輕松,但是絕大多數運動仍然需要一定的體能支撐,這就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小學學生由于身體發育尚不健全,在進行運動時往往會感到吃力,甚至由于運動的難度較高而對運動感到厭倦和反感,因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特點,有目的性的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當前的運動反饋對教學方案予以調整。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提高不同學生的運動效果,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運動方式,如筆者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組進行不同的體育活動運動,通過多種運動方式來增強學生的運動興趣,并且使運動能夠切實符合學生身體要求,以促進其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二)拓展學習資源
為了更好的對體育教學進行創新,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課,教師要對學習資源進行拓展,適當的引入新的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筆者主要采用民間體育游戲的方式來拓展學習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民間體育游戲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鍛煉學生身體,并且使學生在游戲中鍛煉,使熱愛運動的觀念逐漸在學生中普及。民間體育游戲對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運動場地、專業運動設備等沒有嚴格的要求。具有休閑性,大多數對時間、動作、場所要求不是很嚴格,兼具趣味性等特點。此外,相對于其他的體育運動來說,民間體育游戲運動形式較為多樣,相較于短跑等運動也較為緩慢,身體素質較差的學也能達到進行基本的體育運動。此外,民間體育游戲,如老鷹抓小雞等,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社交性,學生在進行時往往會與同伴進行溝通交流,在溝通中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三)優化教學方法
學生在這一時期表現出身心快速發展的特征,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勝負心強。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為了更好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深入研究相應的教育學理論,并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教師要在日常的體育上課之外,要花一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相關的體育教育內容,再對理論有深入的了解后,教師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鍛煉。并且教師在鍛煉過程中要將所學體育理論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根據學生的情況去,將科學的運動知識投入到實際的應用當中,做到理論和知識的有機結合,具體來看:
一方面,教師應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出發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規劃,使教學更具有趣味性。例如,筆者在體育教學中,往往將分組比賽法應用到教學放在,利用拔河等競爭項目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并且引導學生將基礎知識用于實際活動中,這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教師要保障學生運動安全,重視學生的運動恢復。這一時期的學生勝負心較強,在競爭性體育運動中往往會出現行為過激的問題,這會直接導致學生的身體負荷較大,如果不能很好的進行運動后的恢復,將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這一特點,對教學工作進行優化。例如,筆者帶領學生進行運動后,便會帶領學生進行400米的慢跑,在慢跑過程中,學生需要保持全身放松。身體的活動范圍不應太大。筆者也會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身體按摩。小學學生身體正處于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學生運動結束后,如果實際運動負荷較大,可以及時進行按摩和按摩放松。按摩能有效幫助學生消除高運動負荷引起的疲勞,及時調整身體機能,幫助學生迅速恢復體力。此外,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運動后的恢復,筆者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運動訓練,還要注意在運動過程后及時補充學生的營養,更好地幫助學生恢復身體機能。合理補充學生營養也是幫助其快速恢復身體機能、提高抗疲勞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筆者在學生進行運動后,往往會結合學生的運動強度、目標和身體素質,合理地與家長溝通,幫助其補充能量和維生素。
四、總結
為了能夠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體育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以及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從創新層面出發開展研究,進一步實現教學目標,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劉自強.中小學體育課創新教學方式的幾點做法[J].2021(2014-1):22-22.
[2]楊如兵. 對小學體育課堂創新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 新校園:上旬刊,2012(05):1.
[3]張迪.淺談小學體育課堂創新教學方法的研究[J].速讀(下旬),2019(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