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有梅
隨著經濟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人民對家政服務質量越來越高的標準導致從事家政人員的人數激增。因此家政人員的需求有著巨大的市場缺口,家政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面臨著新的挑戰,家政專業建設要獨具特色。
黨的十八大希望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把民生問題作為高頻詞,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重視民生,把握民生需求,關注民生訴求,堅持民生優先,努力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社會更和諧。作為服務民生的現代家庭服務業,是城市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
自二十世紀以來,我國公共服務業發展迅速,但仍存在高效供給不足、產業發展不合理、公眾滿意度低等問題。在保障人民生活,促進人民就業脫貧等方面,家政服務行業都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早在二零一三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濟南考察時就作出重要指示,“家政服務行業管理潛力巨大,要堅持誠信為本,增強敬業精神,以人為本。”
二零一七年,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部門提出了提高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和能力的行動計劃(2017年),提出“加強職業培訓;高中(含技校)開設相關專業。”
2019年《國務院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支持院校增設一批公民服務相關專業。每個區至少要有一所本科院校和一些職業學校(含技校)增加招生。
從國家的政策和相關文件可以看出,國家正在更多地考慮發展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因此,迫切需要培養國內產業的高素質人才,以促進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隨著社會發展,二胎政策的落地、三胎政策的實施,以及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人民對家政行業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
調查結果表明,二零一五年至二零二一年間,中國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逐年穩步增長,二零二零年達到八千七百八十二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六。有專家認為,在促進標準化產業發展、提高人口消費水平、顯著增加托幼養老服務市場需求等因素推動下,家政服務市場有擴大的前景。預計到二零二一年,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遠遠超過往年。
目前,我國有超過一百九十三萬家公司名稱或經營范圍涉及“管理”。據中央電視臺視財經報道,今年6月以來,殺菌、保潔、各季保潔等托管服務訂單同比增長600%以上。目前,中國家政服務業供需缺口大約一千七百萬,勞動力短缺的潛力也很大。
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準入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差,多為文化學歷層次低、年齡大的農村女性,80后、90后很少。

教育科學與文化部印發的《關于教育支持社會服務業發展提高培訓和緊缺人才培訓質量的意見》原則上明確提出:每市都要有本科提供家庭服務、養老服務和醫護服務項目課程,發展學前教育等相應學科,積極引導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進一步完善相應學科。
筆者認為,家政專業包括營養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護理學、中醫、家政、法學等; 功課技術手段包括產后、產后恢復、催乳、嬰兒護理、早教、推拿、營養服務、糕點制作、清潔、儲藏等上百種工作。新形勢下,雇主希望找到技能強、職業素養高的優秀的家政從業人員,因此家政服務專業建設是實現教育體制下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
“教有特點、學有特長”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深入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學校服務政策和區域經濟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主體工作的發展方針,強調人才培養技能,深化人才培養。開展“砸墻運動”,砸破了傳統的教室、砸破了傳統的教育理念、砸破了傳統的師生關系;砸出了新的職教模式、砸出教師的工作熱情、砸出了新時代背景下職教學生的學習熱情。“教有特點,學有特長”,以學為本,公司與學校合作,學校為公司解決問題,學生可以利用公司給的機會提升并鍛煉自己。 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的范圍和空間,了解現代主要經濟體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轉變。針對市場的需要,改進教學,使學生學有所長,有針對性的服務社會,建構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市場需求的特點,可以把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技能課程和實習實訓課程,具體課程名稱可參照表1。
突出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體系
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建構課程體系
在現代家政課程體系建設中,以家庭護理和管理的正常工作要求為基礎,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學制、專業資格計劃和法律為藍本。綜合考慮學科體系,按照:“職業狀態分析→提煉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行動狀態→學習領域設計→建立課程體系”,打破以學科為本的課程體系,建立以就業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為基礎的課程體系。使用行業特定的學習策略,強調課程的實用性和泛用性,注重培養實用技能。
2.把“1+X”證書納入課程體系
結合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培養目標與日常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考核相結合,學生通過完成學業可以獲得與職業崗位群、典型工作(如表2)相關的知識、工作內容和工作技能。為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課程體系建設的同時,也將相應的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如表3和表4)相關課程納入課程體系,為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和社會對現代家政服務業的人才需求,使學生快速上崗提供有利的保證。
實施“模塊式、項目化”的課程改革

基于工作過程為基礎的學習理論認為:僅根據工作過程中知識的發展來組織學習材料,就能盡可能地發展學生的工作技能。“項目化”課程改革,根據崗位(組)的要求,以典型的工作項目為參照,呈現專業技能培訓所需的教材,以項目為執行者,重構系統的工作流程,并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學習,強調知識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的工作過程。
現代家政服務業大體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日常家庭事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整理內務等;二、母嬰照護:產后恢復、催乳、嬰兒護理等;三、家庭保健:推拿、家庭按摩師、營養師等;四、家庭教育:育嬰師、家庭教師等。所以說現代家政服務業包含了上百種工作,基于此,同時結合專業的課程設置,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采用模塊化和項目化教學,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長效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多樣性的選擇,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有科學的定位。
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凸顯實踐教學特色
1.實施“工學交替”的校外實踐教學
“工學交流”的核心是產學研合作和合作教學。根據學習需要,安排學生到現代家政服務機構進行培訓或職業培訓,學習與培訓交替進行。通過校園知識學習與實際工作方法相結合,學生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實踐能力,以崗位能力為主導,充分考慮崗位對學生素質及能力的要求,使學校更加明確了人才培養的目標、開發有效的學習資源,從學生進校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中,全方位育人,強化學生的崗位能力的培養,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意義。

2.實施豐富多彩的課外專業技能比賽
校外工作是家政專業學生獲得技能、發展實踐技能和豐富校外生活的基本途徑。 進修與現代家政技能發展有機結合,舉辦各類技能比賽:講故事比賽、花飾比賽、服裝比賽、護理比賽、收納整理比賽、健康護理等。給學生提供校內創業平臺,不求經濟利益,服務學生成長,扶持學生成立小微公司,增強學生職業體驗,讓學生在服務中提升素質,以“服務”二字為突破口,以家政班為試點,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以“服務我系”為開端,樹立“服務學校”為目標,開展美妝站、洗衣中心、營養配餐、收納整理等服務,增長學生才干,培養出更多能夠獨立承擔經營活動的校園企業家,使我們看到了職業教育的魅力。
3.積極推行和辦好畢業匯演推介會
面向大三第一學期各年級學生,提供現代家政大考及展示,邀請區內家政服務部門及兄弟大學參加,展示綜合教學成果。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參與本項目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經驗,還增強了專業技能。
以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支撐
一個優秀從業人員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離不開一支非常有組織、有創新精神的全職和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不僅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學校著力培養專業帶頭人和優秀教師的同時,學校積極提高教學組織水平,精簡師資結構,從年齡、學歷、職稱、形式等方面提高教師的職業水準,組建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使職業院校的教師具備:一雙證書,除教師資格證書外,具有與本校專業相關的技能證書;二雙能力,既要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師;三雙融合,學校和企業雙融合,教師真正做到教學能力強,實踐能力強。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為學校的職業教育提供有利的支撐。
重科研以研促教
重視科學研究,樹立“以科研促教、為民”的理念,多方面措施一起實施以提高科研水平。 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推動教材創作; 大力推進科研隊伍建設,采取科研組的形式,完善科研體系,建立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科研興趣。 鼓勵校企合作和科研合作,力求幫助各類居家養老單位通過科研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家政專業的建設是新時代國家進行“職業教育改革”,促進“家政業提質擴容”的必然要求,結合市場需求、結合緊缺型家政人才的需求,在家政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立足自身,充分發揮學校的辦學職能,培養高素質家政人才,提升職業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煙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