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姍姍
摘要:我國漢字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所以在語文課程中,識字教學占據著較為重要的位置,要想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就要將小學生的興趣充分地激發出,才能促使小學生主動去探究漢字。對此,本文對如何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識字教學;學生;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培育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是一項較為重要的任務,識字能力是小學生開展后續學習活動的基礎,培育小學生識字能力的前提就是興趣,只要調動起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才能促使小學生主動去探究漢字的奧秘,進而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就要將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最大化地激發出。
一、利用漢字構造,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就能借助漢字結構的特征,向小學生講解漢字的意義,以此將小學生識字的興趣充分激發出。這樣,小學生就能在興趣的引領下,主動去探究漢字中蘊含的奧秘,發現漢字背后所隱藏的故事。由于漢字間的區別較為鮮明,教師依據構造特征,將漢字劃分為以下幾種:形聲字、象形字以及會意字等。教師就能根據這些漢字的特征以及想要表述的事物,借助簡潔的線條對小學生進行描繪,引導小學生根據漢字構造來漢字,理解漢字的意義,進而提升小學生對漢字進一步的認知。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也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小學生播放漢字的演化歷程,將漢字與視頻、圖片相結合的形式,能將小學生的興趣有效激發出,進而強化小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休”字時,先將它的含義講述給小學生,接著再將“休”字劃分開來,左半部是“亻”,右半部是“木”,左邊代表一個人,右邊代表一棵樹,人站在樹下,就是在休息。應用這種形式可以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其利用漢字的拆分來識字,不能使識字的過程充滿趣味性,還可加深小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就能借助漢字構造,激發出小學生識字的興趣,從而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二、借助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的興趣
語文教學與生活聯系得較為密切,漢字也來源于實際的生活中,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識字時,就能與生活場景相結合,在促使小學生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同時,還可激發出小學生的興趣,這樣小學生便能將漢字有效掌握,深化自身對漢字的理解。在日常與家人交流、觀看動畫、出門游玩等,小學生就能接觸到大量的漢字,只不過小學生無法全部認識這些漢字,不了解這些漢字的意思,即便知道漢字的讀音,也不能將讀音與漢字有效匹配。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就能依據漢字特征將其與生活場景有機結合,以此激發出小學生的興趣。例如,就能將班級中的小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并給每個小組設置不同的生活場景,可以模擬超市購物、醫院看病、家人交流等場景,小學生可以回想這些場景中的對話,然后在小組內進行溝通,模擬結束后,教師在場景模擬中的高頻漢字展示出,引導小學生對漢字、讀音進行匹配,這樣不僅調動小學生參與識字活動的積極性,還能使小學生將日常用語有效掌握。所以,教師就能借助生活場景來開展識字教學,有效激發出小學生的識字興趣,進而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三、借助趣味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因為漢字的筆畫較多,結構有些復雜,小學生不能將其快速理解、掌握牢固,久而久之,小學生喪失了學習漢字的積極性,進而制約了識字教學的效果,要想調動小學生參與識字教學的積極性,就要將小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出。此時,教師就可借助趣味活動,激發出小學生的興趣,將識字與游戲有效地結合起來,創設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促使小學生主動去探究漢字,以此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可以以下趣味游戲開展教學活動,如,摘水果識字游戲,該游戲的規則是:課前,教師要將把需要認識的漢字放到水果形式的圖片上,再把這些提前粘貼到黑板上,先問問哪些小學生認識哪些漢字,請他們上臺來教不會的同學,并給予適當的鼓勵,然后教師帶領所有小學生把黑板上的漢字都認識學會,還可以給小學生分組,讓他們比賽哪個小組記住得最多,下課后把卡片放在教室角落的空桌上,方便小學生復習鞏固。通過趣味活動,能夠激發出小學生對漢字的興趣,進而在游戲過程中將漢字有效掌握,最終識字教學的整體質量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對小學生的發展較為重要,教師就要將小學生得到識字興趣激發出,有效培育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對此,教師就可借助漢字構造,生活場景,趣味活動等,調動小學生參與識字教學的主動性,將漢字有效理解、記憶,提升小學生識記漢字的效果,為小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永春.論如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小學),2019(09):184.
[2]宋在杰.在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文教資料,2018(35):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