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加強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使農業發展享受各方面科技發展所提供的便利,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部分農村地處偏遠,與外界的信息交流較為困難,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難以在這些地區推廣,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效率、農業種植技術水平的提升。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應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基于“互聯網+”,加大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力度。基于此,本文就“互聯網+”視域下的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路徑
實現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使“互聯網+”理論在農業技術推廣領域得到有效應用,有利于新型農業技術的傳播,尤其對于地處偏遠農村的新技術引進而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迎合時代發展,改變傳統推廣方式的過程中,可促進農業生產的科學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一、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意義
(一)合理利用資源
農業資源的分布存在較大地域差異,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對食品品質的要求與對糧食的需求,需要將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與互聯網結合到一起,使先進的種植技術不斷得到廣泛應用。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相關信息的快速傳播,讓各個地區都能夠及時了解到農業種植技術發展動態,從而獲取到更為本地發展的農業種植技術,這有利于促進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促進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二)提升農業種植的安全性
土地、河流的污染問題會直接影響農產品的品質,而且一旦問題出現則比較難以治理。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粗獷式發展所造成的土地污染、河流污染問題都需要得到有效解決。將互聯網+理念融入種植技術推廣,可將更多能夠持提升農業產品抗性的先進技術送到農民手中,促使其借助現代科技發展成果更好地提升農業種植的安全性,以及農業產品質量。
(三)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部分地區由于地勢原因導致經濟相對落后,農民豐收之后很難有相應的渠道進行推廣銷售,以此而引起的農產品的滯銷問題,會嚴重影響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甚至影響當地農業種植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將互聯網應用于農業產品的推廣,可有效拓寬銷售渠道,幫助農戶達到銷售目的。多數農戶學歷較低,掌握新型銷售模式比較困難,相關工作人員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幫助他們學習互聯網技術與網絡推廣銷售模式,從而確保各地農產品可以快速銷往全國各地。
二、基于“互聯網+”的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路徑
(一)加大推廣力度
各個地區相關政府部門為了加強大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應響應國家號召,通過互聯網途徑開展宣傳活動,幫助當地農戶快速全面地了解農業種植技術應用的重要性,以及農業種植技術的前沿發展,將綠色農業之花栽滿田間地頭。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還需要加強對綠色農產品的宣傳,讓消費者了解綠色農產品,對綠色農產品形成更為深刻的認同感。消費者的認同,可促使農戶在綠色農產品種植中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從而激發他們通過運用農業種植技術擴大生產規模的積極性,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鼓勵農業種植應用
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擬定針對性的互聯網推廣策略與扶持政策,促使農業種植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借助互聯渠道向農戶普及農業種植技術,讓越來越多的農戶意識到應用先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性,可促使他們轉變農業生產理念,形成升級田間管理與產品經營模式的意象,并已經獲得了一定成效。事實上,很多農戶是難以從傳統種植方式中轉變過來的,究其原因在于,應用農業種植技術所需資金成本較高,使得很多農戶難以承受。農業推廣中心要積極為農戶排憂解難,與上級進行溝通,針對當地農業實際發展情況,為農戶申請專項資金,鼓勵他們嘗試在農業生產中應用新型種植技術。
(三)打造農業示范基地
首先,要樹立先進典型,通過榜樣的力量帶動農戶應用農業種植技術,提升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程度。推廣中心要對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結合調查結果,在不同地區推廣適合的農業種植技術。確定該地區所要推廣的農業種植技術之后,推廣中心要主動將其應用到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并在此過程中,通過網絡渠道將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方案呈現給農戶,加深農戶對農業種植技術的了解。其次,在農戶充分了解農業種植技術及其成果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促進農業種植技術在農田中的推廣與應用,增強農戶的種植信心。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普及,為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中心要在互聯網+理論指導下,充分利用網絡之便開展各項工作,為相關農業問題的解決提供助力。農業生產向生態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是農業經濟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渠道,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生態化、綠色化農業發展目標,相關部分應重的“互聯網+農業”模式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湯愛明.新時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策略[J].河北農機,2021(12):99-100.
[2]祝春光,劉敏.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0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