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東
摘要:伴隨網絡技術條件不斷升級和轉型,我國逐步邁入大數據時代,為我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課堂轉型創造了契機。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思想動態,如何有效、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創新思政教學理念、豐富思政育人內容、革新育人手段,圍繞當代大學生發展需求、構建教學新模式,成為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基于此,本文立足大數據背景,結合大數據技術應用價值,提出思政改革有效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大數據技術、云技術、新媒體的融合發展,為社會各個行業領域創新發展注入了活力,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理念因大數據出現了新變化。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領域的應用,既能夠為教師科研活動開辟豐富資源通道,還能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多新資源。當代大學生屬于“00后”群體,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更十分樂于通過網絡渠道獲取信息資源,了解社會動態。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學生可訪問諸多網絡信息平臺,其中難免存在誤導性信息和內容,但由于尚未構建完整的價值體系,容易受不良信息影響。對此,高校思政教師要根據學生思想、行為動態,發揮大數據技術在思政課程中的優勢,利用先進、優質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思政育人環境,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念。
一、樹立大數據思維,提升教學技術水平
要想切實提升大數據技術應用水平,首先,高校必須要加強培訓工作,組織思政教師了解大數據技術,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思政教學競賽,激發思政教師創新教學活動形式、課堂內容的動力,促使其樹立大數據教學思維,掌握更多大數據的教學應用方法。其次,建設大數據教學隊伍。大數據的優勢集中體現在數據搜集、整理方面。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教師可通過獲取量化信息數據,針對、客觀地分析實際問題。因此,高校不僅要引入具備大數據素養的計算機人才,好重視教師數據搜集能力、處理能力培養,組建具備大數據應用能力的思政隊伍。此外,綜合開發大數據應用優勢。為保證思政教學與時代教育發展的同向性,教師要促進大數據技術與思政課程的融合,通過發揮大數據技術的資源搜集、信息整合、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優勢,引入符合當代學生需求的思政教育內容、創新大數據應用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發展的自主性,拓展學生思維,打造具有生命力、吸引力的思政教學環境。
二、發揮大數據優勢,豐富思政教學內容
當前,憑借移動智能手機和終端,大學生可從網絡中了解熱門社會主題,對此,教師不應一味地圍繞教材內容授課,而應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勢,挖掘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熱點事例、熱門話題,圍繞熱點信息開展思政研討活動,吸引學生參與討論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使其能夠積極運用思政知識看待社會現實問題,站在正確思想維度提出問題解決辦法,既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思政素養。其次,利用大數據平臺和技術手段,教師可獲取學生日常了解的思想、行為、心理等多方面動態,關注學生近期感興趣的話題。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靈活選取搜集新穎資源,從微博、微信、豆瓣等平臺獲取最新的信息,將傳統教學方法與新媒體融合起來,創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幫助學生理解思政知識,培養其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此外,根據課程教學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外搜集時代主題相關的信息,拍攝相關主題的微電影、小視頻,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時政要聞,使其通過玩樂、課外實踐的方式塑造正確價值觀,提升其媒介素養。
三、拓寬教學平臺,實施個性化教學
大數據技術已經在各大網絡平臺中展現出了應用優勢。對此,思政教師應利用多種網站、信息交流平臺,拓展思政育人、思政理論教學的渠道,將先進的思想觀念、思政知識融入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首先,將思政教育融入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對于學生感興趣的時政熱點,教師可通過發布話題討論,引導學生從思政維度分析問題,了解思政理論與時事政治的關系,在互動中理解和掌握思政內容。每完成一次課外互動,教師可專門記錄額外加分項,為師生和諧互動、線上交流創造良好條件。同時,教師可利用微信思政工作站,分享具有思政教育意義的內容、信息和文章,引導學生關注網絡信息安全、心理健康、道德素質等方面的內容,發揮先進人物、事例的正向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其積極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此外,教師可利用慕課開展線上、線下交融的思政理論課程,或思政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在課外登錄慕課網站,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教師推薦的電視紀錄片、聆聽錄音,積極在線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互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大數據平臺和技術手段推動高校思政教學改革創新,關乎思政教育工作質量、高校辦學水平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高校和教師要重視和挖掘大數據技術的價值,通過樹立大數據思維、豐富思政育人內容、拓展教學平臺等方式,將社會鮮活的教育范式引入思政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分析現實問題,激勵其主動學習新知識、了解新思想,成為具有高尚道德素養、良好個性品質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陶濤,畢亞琴.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J].平頂山學院學報,2020,35(1):16-19.
[2]胡濱亭.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20,34(3):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