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柱
摘要:基于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能力顯得愈發重要。研究發現,數學閱讀因其自身豐富教育功能,對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大有裨益。因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研究成果與數學教學經驗,闡述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價值,探索與總結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希望可以推動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新高考;數學閱讀;學生閱讀能力;方法
1.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價值
在新時期,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已經成為數學教育工作者們關注與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但由于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當今數學閱讀的現狀仍不容樂觀。部分學校更關注讓學生們通過反復刷題來提高他們的數學水平,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大多數學生通常都只會把數學課本當作練習冊來用,從來不注重閱讀教材,更不注重閱讀數學課后素材;與此同時,在做題時,學生只注重快速做題,而不是認真閱讀與提取材料……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仍未有效提高,且無法得到自己獨特的見解,也無法領會數學的思想與方法,陷入數學復雜、枯燥、無味的怪圈。與此同時,大班教學、班級成員個體學習差異、教師工作任務繁重、家長監督不夠、學生學習負擔太重等多方原因,使得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成效欠佳。
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對數學材料中的每一個字、詞、句、表格、符號等進行反復閱讀與理解,既可以鞏固已有的知識結構,又可以促進自己形成獨特的數學思維,也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另外,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大有裨益。數學課堂也應該融入閱讀、理解、交流、表達與討論,更有利于學生闡述自己的數學思想,有利于對數學信息進行深加工,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成績。數學雖然是一門理科性的課程,但其中也承載了歷史中無數的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不僅僅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帶領學生感受到了文化之美,進而逐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在數學課堂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研究意識,促進學生終身學習。
2.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2.1夯實數學閱讀基礎,以真知增閱讀底蘊
教師與學生是數學課堂中的組織者與參與者。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并不斷提高其自身的數學專業素養,學習與研究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成功案例,方能總結出適合本班學生數學學習的教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基礎入手,反復強調文字、概念、圖形、符號語言等,規范學生數學用語的使用,引導學生正確轉化常見的數學語言,加深學生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基于高中數學的綜合性、應用性與系統性,教師也應引導學生立足數學教材,系統掌握數學教材結構,巧妙引用有趣的案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明顯提高,學生更樂于將有趣的數學題帶入小組討論,互相指正數學語言,優化數學解題方法,進而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
2.2把準閱讀重難點,以真懂解決關鍵問題
在高中階段,學生每天會閱讀大量的教學文本,很難抓住重點。因此,結合數學教學大綱,緊扣數學文本閱讀重難點,引導學生有重點的進行閱讀,更有利于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比如,在向量的學習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與理解向量的概念,重點引導學生閱讀向量的綜合運用,探究如何實現平面向量與幾何向量的轉化;如此突出重難點閱讀,將閱讀、理解與拔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更有利于解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2.3創設閱讀情境,以真學激發學生興趣
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語言更為嚴謹與晦澀,學生很難提起興趣。為了更好地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就離不開教師獨具匠心的創設科學的閱讀情境。比如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巧妙的將斷臂的維納斯、“卡特蘭數”、“1982年全美初級學術能力測驗”、“黃金切割率”等帶入課堂,不僅可以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打破學生傳統的數學思維認知,激發學生數學閱讀興趣。教師有意識地帶著學生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數學問題,促進學生形成“數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的新認知,進而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2.4拓寬新路徑,以發展提升閱讀能力
基于數學閱讀的特點,在數學課堂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理解每個數學符號、數學語言、數學信息塊、數學教材,層層遞進,初步深入;第二,將通讀與精度落實到每一課時,要科學安排精讀時間,嚴格檢測學生精讀內容的掌握情況;第三,教師要鼓勵學生讀寫結合。教師不僅要注重數學筆記的記錄與鞏固,也要提倡學生反復閱讀教材與數學閱讀文本,加深學生理解與記憶。除此之外,數學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學校、班主任、數學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配合。數學教師不僅要增加涉獵范圍,善于發現,將數學與周圍聯系起來,還要借助主題班會、家長會等,讓家長、學生了解到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提高。
2.5注重檢測,以落實促閱讀能力的提升
檢測與落實是提高數學閱讀能力的助推器。高中學業繁忙,部分學生對弱勢學科、不落實的課堂不夠重視。這就要求教師要嚴格落實與執行每一個環節、每一節數學課,認真批改每一份數學試卷,及時反饋學生在數學閱讀中的問題,做好教后反思。在課堂中,教師也可以實時檢查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的標注,善于使用“鞭子”與“扇子”,鼓勵閱讀標注認真準確的學生,鞭策不做閱讀標注的學生;與此同時,課下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總結,這樣可以降低下一次的出錯率,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結束語
隨著新高考的改革與實行,對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轉變教育理念,深刻意識到數學閱讀能力重要性,敢于探索提高閱讀能力的新路子,并將其巧妙地融入教育教學實踐中,促進學生快樂、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陳保軍,高中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評論,2020(4):68-74.
[2]孟卡麗,王國賓,王娟,張永春,李順芝,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數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九卷),2017.
[3]金立亞.閱讀學習法在高中生數學學習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