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曦
摘要:生豬在養殖過程中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發病幾率越來越高,生豬一旦沾染上病毒性疾病,不但影響自身健康情況還有可能導致死亡,嚴重情況下還會傳染給其他生豬,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本文通過防控技術手段以及應用技術的研究,以降低生豬發病率,提升養殖戶經濟效益。
關鍵詞:生豬;疾病防控;應用研究
引言: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生豬養殖已經成為很多農戶村地區重要的經濟來源,為我國農村發展增添了活力。所以更應重視生豬疾病防控措施,提前進行接種預防,科學養殖,為生豬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從而保證生豬肉產品的市場安全。
一、生豬疫病防控技術
(一)科學管理養殖環境
生豬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養殖場所,農業服務站的首要工作就是向養殖者宣傳科學養殖環境的重要性。生豬適宜的生長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要素:一是要把握好養殖場的環境溫度、濕度、空氣流通度等因素,防止因夏季溫度過高和天氣潮濕造成的局部細菌滋生問題,及時做好養殖場通風工作,為生豬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一般情況下冬季豬舍溫度不能低于12℃,夏季不高于30℃,在氣溫14℃~23℃、濕度50%~80%的條件下最適宜仔豬生長。二是選擇合適的飼養品種和飼養規模,針對生豬生長特點和生理階段來選擇合理的飼養方式和配套的飲水飲食,以促進生豬健康生長。仔細衡量每個區域的生豬養殖面積以及數量,避免因養殖數量過多造成生豬生長空間狹小的問題。同時還要避免一些野生動物帶來的影響,防止外部病毒侵入的風險。三是對生豬糞便要及時清理,防止因糞便堆積過多而滋生的細菌或病毒。四是利用現在飼養技術,搭建飼養環境檢測裝置,對空氣中CO?、O?濃度進行實時監測,防止生豬生長環境中的空氣出現問題,影響生豬健康生長。五是生豬養殖產地盡量遠離人口密集地區、公路干線等地,養殖場地勢要高,供水、排水便利,選擇背風向陽更利于生豬生長。
(二)規范接種防疫
要做好防疫工作,首先要制定防疫計劃。防疫計劃是指生豬一生中接受各種疫苗的次數、次序和日程,對生豬成長有著重要影響。防疫接種是預防生豬患有病毒性疾病的根本舉措,要積極開展生豬接種防疫,根據當地豬病流行情況,制定接種防疫計劃,保證防疫工作切實可行。對一些強制性接種的傳染豬病,如豬瘟、豬肺疫等,每年必須強制接種2次,并且是全面接種,不分育成豬和仔豬,接種間隔為一個月,來提高豬群防疫效果。如果當地常年沒有流行傳染病發生,也不存在外來種豬或仔豬帶來的疫病,可以不需要對這類傳染病預防接種。同群中無傳染病的病豬、體弱仔豬暫時不需要進行接種防疫。其次是做好防疫記錄,建立免疫檔案。每次接種后的生豬都應當立即進行記錄。在記錄好表格后,應當及時歸檔整理,避免遺失。同時要經常查閱檔案記錄,及時掌握好應免疫生豬數量和免疫日期,以確保及時接種疫苗,真正發揮檔案記錄作用。最后在疫苗接種時為了防止接種過程中傳播疾病,在注射接種過程中應當嚴格消毒、仔細操作。接種部位用3%的碘酒擦拭,避免影響疫苗活性,防止疫苗失效。
(三)做好對癥治療
首先在進行藥物治療病豬的同時,也要注重常規的治療辦法,及時地為生豬補充葡萄糖、維生素以及電解質等營養物質,排除病豬體內毒素,調理好病豬的腸胃功能。對因病毒引起的發熱癥狀,除了要做好對豬舍消毒隔離工作以外,還要采取抗病毒治療和常規療法來提高病豬抵抗力,也能避免其他生豬受到感染。其次應當合理使用抗病菌藥物和營養類藥物,對出現高燒癥狀的病豬可以選用中成藥進行退燒治療。在治療的同時要把握好用藥的劑量,可以適當使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提高治療。最后豬的病毒性疾病具有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點,很多病毒并沒有研制出針對性藥物,所以在治療之前要進行針對性治療,和其他疾病相比,豬瘟、豬偽狂犬病等疾病的傳染性更強而且危害更大,如果生豬確診患上以上疾病可以直接放棄治療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同時對其它豬群做好凈化工作,防止病毒殘留。一些病毒疾病比如輪狀病毒、流行性腹瀉等疾病,治療原則是加強豬自身的抵抗力。一般使用抗毒靈粉劑或者電解多維進行治療。這些藥物可以增強生豬的抵抗力,提高生豬身體素質,從而降低發病率,保證生豬早日恢復。
二、生豬疫病防控技術研究
(一)豬圓環病毒
豬圓環病毒在利用血清技術進行PCVD的診斷還仍然存在的問題,因為PCV2的病毒廣泛存在,而且PMWS感染和非感染豬的血清非常相似。所以,PCV2抗體動力學吸引了人們的興趣,因為在PCV2免疫檢測和評價母源免疫對疫苗接種中的干擾中可能起到作用。一般認為PMWS是因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使用pcv2疫苗可以對其檢測。在接種疫苗前,預防和控制要注重于消滅感染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PMWS的誘因。此外,根據報道,一些農場通過改變營養以實現對PMWS的部分控制,但該報道仍有爭議。研究發現共軛亞油酸(CLA)改善了pcv2感染對于免疫系統的作用。
(二)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
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用康復期和急性血清樣品進行血清轉化是診斷PRRSV感染的確定辦法。預防PRRSV是為了阻止PRRSV進入未感染的豬群,并且阻止新的變異毒株進入PRRSV新變異毒株感染豬群。目前主要舉措包括對來往運輸車輛進行檢測,保持清潔干燥,出入人員遵守人員進入程序。對于養殖密度大的地區豬群,預防PRRSV還可以使用空氣過濾系統。最好的方法是淘汰整個豬群,但其成本過高不適宜推廣使用。
(三)豬流行性腹瀉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是引起豬的一種病毒性、高接觸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仔豬嘔吐、腹瀉、脫水等癥狀,是目前引起仔豬腹瀉的主要疾病。加強對PEDV的診斷特別是PEDV變異毒株的診斷鑒別對PED的綜合防控尤為重要。感染PED的仔豬應當讓其自由飲水來防止脫水情況的發生,育肥豬應當停止喂料。
結論:為了保證生豬養殖場健康發展,防止養殖戶遭受經濟損失,必須重視疾病預防與治療工作,在日后的生豬養殖中要不斷總結病因,熟悉并掌握本地生豬的流行性疾病以及發展趨勢,了解病豬的臨床癥狀以早日發現,可以通過有效手段進行確診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同時在平時養殖過程中還要注意好豬舍的衛生防護,在出現病豬后及時進行隔離,并預留出足夠的場地以防止疫病的進一步擴散,形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養殖場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旭森.豬常見病毒性疫病防控關鍵技術[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1(05):132-133.
[2]顏邦斌,樊平,王懷禹.豬常見病毒性疫病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23):70-71.